廣州地鐵萬聖節扮“鬼怪”或被罰,異裝出沒是狂歡還是跟風?

10月30日,廣州官方發佈消息稱,萬聖節臨近,望“過節”的市民不要化“恐怖”妝面或扮“鬼怪”乘坐地鐵,或者在地鐵場所搞“行為藝術”,以免對其他乘客造成不適和恐慌。地鐵工作人員會對這類乘客進行勸阻,不聽勸的人將依法處理。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在萬聖節前夜將自己裝扮為“鬼怪”模樣歡度節日,商家的氣氛營造也讓更多的人參與這一“盛宴”,因“扮鬼”而驚擾到他人的情形時有發生。小觸不禁想問,萬聖節異裝出沒,究竟是一場狂歡,還是盲目跟風?

廣州地鐵萬聖節扮“鬼怪”或被罰,異裝出沒是狂歡還是跟風?


廣州萬聖節扮“鬼怪”或被罰

“trick or treat? ”西方的小孩會在10月31日萬聖節前夜,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挨家挨戶地索要糖果。在國內,不少人也會在這一天裝扮成“鬼怪”模樣過節。


廣州地鐵萬聖節扮“鬼怪”或被罰,異裝出沒是狂歡還是跟風?

不過,小觸發現,廣州最近發佈的一則消息,對扮“鬼怪”這一行為進行了限制。

10月30日,廣州公交警方發佈消息稱,西方節日“萬聖節”臨近,地鐵站及車廂內曾出現穿著奇異服飾的乘客聚集、逗留,造成群眾圍觀,甚至令不知情的乘客受到驚嚇,擾亂了車站的秩序。

廣州地鐵萬聖節扮“鬼怪”或被罰,異裝出沒是狂歡還是跟風?

消息中提醒到,望市民勿化“恐怖”妝面或裝扮“鬼怪”乘坐地鐵,也不要在地鐵場所搞“行為藝術”,以免對其他乘客造成不適和恐慌。

地鐵工作人員屆時會對這類乘客進行勸阻,如果不聽從勸阻,或者對公共秩序、公共安全造成不良後果,將會依法處理。


萬聖節常有人著異裝出沒

在英語國家的習俗中,10月31日萬聖節前夜,眾人會展開一場全民扮演“吸血鬼”“巫師”“殭屍”以及“科學怪人”等“鬼怪”的盛宴。這一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就是主題。

廣州地鐵萬聖節扮“鬼怪”或被罰,異裝出沒是狂歡還是跟風?

參與者在這樣的氛圍裡,不僅找尋到驚嚇他人所帶來的刺激感,也讓自己在這獨特的“鬼魅之夜”得到了放鬆。小觸覺得,或許正是這樣的原因,歷年的萬聖節前夜都會見到不少異裝之人。

不過,在一些公眾場合,萬聖節的怪異裝扮卻帶來了不少麻煩。

南方網曾報道稱,一衡陽男子楊某在萬聖節前夜前往酒吧消遣,不料當酒吧員工全某穿著清朝“殭屍服”出現在他面前時,他因害怕便掏出一把摺疊刀連捅對方三刀。

2018年10月31日,青島地鐵2號線上驚現兩名穿著中式婚紗,面部被化妝為慘白中帶有血絲的年輕人,眾人都不敢靠近,甚至有大叔當面怒斥。

廣州地鐵萬聖節扮“鬼怪”或被罰,異裝出沒是狂歡還是跟風?


“扮鬼”是狂歡還是跟風?

當萬聖節逐漸流行於年輕人甚至是一些年齡稍大的群體中時,我們不時能在街區、商超、娛樂場所甚至是餐廳見到種種萬聖節的元素,這也反過來讓更多不知情的人加入到這場“扮鬼盛宴”中。

廣州地鐵萬聖節扮“鬼怪”或被罰,異裝出沒是狂歡還是跟風?

恐怕對於很多人來說,參與這場“盛宴”更多的是出於一種追隨潮流的心態:既然大家都玩得這麼嗨,我也來試試吧。至於這個“節日”所代表的文化,很多人並不知曉。

正因為這樣,萬聖節的“鬼魅”裝扮才會被不明所以的跟風者拿來在公眾場合吸引他人的目光,用“營造節日氛圍”的說辭來為自己對他人造成的驚擾進行開脫。

廣州地鐵萬聖節扮“鬼怪”或被罰,異裝出沒是狂歡還是跟風?

小觸想說,在思維觀念本就比較傳統的國內,很多人對“鬼神”懷著一種敬畏之心,萬聖節的“扮鬼”玩法極有可能招致反感。它的確可以成為部分人的“狂歡”,但那些為“過節”而過節,跟風作祟的人,應該適可而止了。

廣州地鐵官方發佈的消息,給這場“盛宴”潑下了涼水,卻為更多人營造了良好的生活秩序。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