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專家對低油價對經濟的影響有分歧?

路漫修遠上下其索


低油價對於國際市場有很大的影響,石油也是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特別是沙特和俄羅斯對於國際油價影響非常大,而美國雖然產油量比較大,但是美國還有很多頁岩油,而頁岩油的成本基本都在40-50美元每桶,所以成本高油價低就會有很多公司撐不住,

對國內的影響就是中國可以低價儲油 ,目前來說中國頁岩油還沒到大力開發,影響不是特別大。


東辰文化


油價的高於低,大致有這麼三種人的三個情況。油價低了,對於眾多像我這樣的普通老百姓來說肯定是好事。而那些不差錢的土豪則肯定是無所謂的樣子。但是,對於油價高了受益而低了有損的群體來說,自然不是好事。

低油價,意味著國民汽油消費價格下降,但是專家卻頻頻預警低油價的害處。這是因為國民消費受益,對比通縮危害的先後順序和感受不同。事實上,“專家”的確是正確的——低油價損害經濟增長!

對於普通民眾,無法理解,油價持續下調,帶來居民汽油消費價格持續下調,從而給消費者帶來實惠,不好嗎?事實上,這種“實惠”很快會因為國際油價下跌帶來的通縮而影響全體居民的收入和未來就業的損害——因為油價下跌帶來的通縮,會引發世界經濟的衰退和蕭條!

第一,油價過低會會影響新能源產業的開發

我們都知道新能源行業這幾年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我們常知道的比亞迪汽車,這幾年比亞迪的混動汽車已經賣到了歐洲,之所以這幾年新能源這麼火,實際上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年來油價持續走高。

石油價格太高,自然大家都會想盡辦法研究比石油價格更低的新能源,現在油價這麼低,很可能現在的石油價格已經比新能源成本價格還要低,那麼從資本逐利方面來說,肯定是不利於新能源的開發的。

第二,形成壟斷,經濟命脈被產油國控制。

全球的石油開採成本是不均衡的。沙特的開採成本理論上只有5美元/桶,俄羅斯因為被制裁開採成本理論上也低於10美元/桶,美國頁岩油氣商的成本至少在40美元/桶以上,其它國家基本在20美元/桶上下分佈。

如果價格過低,很多高成本產油國的石油工業就會虧損最後倒閉,這樣就會形成壟斷。少數幾個產油國控制了全世界的石油產量,就可以通過石油供應控制消費國的經濟。

1973年第一石油危機,就是沙特聯合中東其它產油國對西方國家發起石油禁運,3美元石油拉昇至13美元。石油提價大大加大了西方大國國際收支赤字,最終引發了1973~1975年的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

第三,低油價不利於環保。

如果油價過低,對於居民出行成本是降低了,但是大家都要買車出行,城市交通就要擁堵不堪。鑑於國內成品油質量遠低於歐洲國家標準,所以,過低的油價會導致各大城市的空氣質量就要受到影響。

前幾年,一到冬季京津冀地區就會產生連續的霧霾天氣,主要就是汽車尾氣排放造成。此外,低油價還不利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只有較高油價才能促使新能源汽車在社會上的普及程度。

實際上,國際油價不管上漲還是下跌,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如果油價長期下跌,對於開採成本低的國家來説,只是少賺點錢而已,而對於成本較高的國家來説,就會出現虧損。如果油價長期下跌,會使得其下游化工行業受到傷害是很大的。

當然,對於我國來説,由於人口眾多,油價還是調節人們出行成本、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利器。所以,正確的應該是國際油價應在合理的價格區間內寬幅震盪,避免大起大落,這才是最好的結果。

總的來說,高油價不好,低油價也不好,油價穩定在一定的區間才是最好的。畢竟在一個合適的區間,國家可以規劃發展,普通人可以規劃未來,一切的計劃都在可控的範圍是相對最好的。


油緣來聚


為什麼專家對低油價對經濟的影響有分歧?

其實油價方面,最近的確影響很多,雖然期貨市場暫時沒有出現上次事件的價位,但是還是另大家望而卻步的。

為什麼專家對低油價對經濟的影響有分歧?那也是肯定的,看問題的方面不同,自然就會有不一樣的見解。

這個本身沒有對錯的問題,因為很難可以全面的分析到影響。

解題本身,就是一個有意思的情況。

事情的結果,本來就很難預測,只是大家發表看法而已。

不過,還是可以根據目前的大市場去判定未來的大概走勢,以及對經濟的影響程度如何而已。

原油方面,歐佩克公佈報告顯示沙特、俄羅斯已按要求完成減產目標,並預估航空業需求到2023年才能恢復。

EIA庫存報告顯示,美國庫欣的周度庫存繼續下降。但是受美聯儲主席發言的悲觀論調和需求端短時間難以改善的影響,油價短期上漲又回落。

布油價格回調更深,由於現在中東的原油無法運往美國,庫存壓力加大。布油價格未來還可能繼續下跌,下方支撐位看26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