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論幣-吳忌寒的BCH去年分叉,今年分家,明年呢?

最近幾天,幣圈最大的瓜就是“吳老闆重掌比特大陸”。

流浪論幣-吳忌寒的BCH去年分叉,今年分家,明年呢?

吳忌寒,男,北京人,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

流浪論幣-吳忌寒的BCH去年分叉,今年分家,明年呢?

吳老闆是站在數字貨幣領域這個食物鏈的最頂端,雖然年紀輕輕,但已經身價百億。

2019年8月,獲2019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1511名。

2019年胡潤百富榜排名第214位。

2019年10月28日,胡潤研究院發佈《2019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吳忌寒以170億元排名第7。(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在外界眼裡,一直以來聲名在外的吳忌寒都被視作比特大陸的當家人,然而事實上,從股權層面上來說,詹克團才是名副其實的老闆。

吳忌寒與詹可團的矛盾原因很多,冰凍一尺非一日之寒,外界傳言也是眾說紛紜,有說是利益分配不均,有說是雙CEO制度導致,還有的說是詹可團執掌比特大陸以來業績下滑厲害,導致資本方不滿等等

其實在2018年11月份,詹可團可以說是春風得意,當時比特大陸出現工商變更,包括吳忌寒在內的4名人士退出董事會,吳忌寒身份由“董事”變更為公司“監事”,而詹克團從“董事長”變更為“執行董事”,只不過這條信息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在幣圈老人心裡,吳忌寒不僅僅是比特大陸的代言人,更是BCH的最大利好。

流浪論幣-吳忌寒的BCH去年分叉,今年分家,明年呢?

BCH的發展是離不開吳忌寒支持的,當時因為理念不同,許多技術團隊萌生了在BTC基礎上進行二次改造的想法,因此誕生BCC、BCH等分叉幣。

由於BCH是可以使用ASIC礦機進行挖礦所得, 而當時的比特大陸是ASIC最大生產廠家,為了鼓勵大家支持BCH,從而可以銷售更多的ASIC礦機。

其實邏輯很簡單,

  • 大量購入分叉後的幣(BCC/BCH),拉高市值
  • 大量的礦工(採購礦機)湧入挖礦
  • 賣出礦機回收買幣的錢,繼續囤幣
  • 如果有大量的散戶跟進,可以一直無窮循環以上流程
  • 如果沒有大量的散戶跟進,幣價會緩慢下跌,套牢住礦工(等於無息獲得礦工貸款)

數據顯示,比特大陸在2017年底減倉近萬個BTC,進行購買BCH,在2018年初的時候比特大陸公告顯示,持有BCH達到110萬左右,BCH最高達到4400美金左右。

在進入2018年熊市後,BCH價格一路走低,隨著澳本聰對BCH進行硬分叉BSV,BCH達到近幾年最低點75美金,市場上可以說是哀鴻遍野,深度套牢一大波BCH持有者。

流浪論幣-吳忌寒的BCH去年分叉,今年分家,明年呢?

BSV的誕生,導致了後面的澳本聰與吳忌寒的算力大戰。

算力大戰沒有贏家,在進入2019年後市場小陽春的到來,BCH最高漲到500美金上方,可以說在這一波的小陽春中表現不俗,後面一直維持在200-300美金價格區間內波動。

本來流浪認為,今年應該不會再有BCH的瓜了,沒想到在最後一個季度竟然爆出一幕吳詹分家的大瓜,讓我措手不及。

自從爆出吳忌寒重掌比特大陸後,BCH應聲而漲,從220美金幾日內衝到300美金上方,從市場反應來看,大家對吳忌寒認可度非常高。

託吳老闆的福,流浪在10月26號鬼使神差的建倉的BCH竟然也小有收穫,這真的是巧合,流浪向大家都保證我真的不認識吳老闆。流浪的減倉真的是瞄準明年減半去的,沒想到讓吳老闆精準扶貧了。

流浪論幣-吳忌寒的BCH去年分叉,今年分家,明年呢?

最後,流浪想說,隨著監管越來越正規化、明朗化幣圈必然也會進行一個大洗牌,所以流浪想問BCH明年想幹點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