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重要,談錢更重要!財商教育,越早開始孩子越受益

CCTV2財經頻道報道《起底網絡“套路貸”》節目中,有這樣一個案例。

做生意的小麗因為著急用錢,便尋找各種途徑。在網絡上看到某平臺只需要簡單註冊、認證身份後便可借款,滿腦子想著錢的小麗“中了圈套”。

滿以為問題得到解決的小麗萬萬沒有想到,這只是所有煩惱的開始……

借款的3000元,扣除各種費用後到賬只有2400元,而14天后,小麗需要償還的仍舊是3000元。

到了還款日,對方卻一直以各種理由稱小麗還款失敗。隨後讓小麗把錢轉入一個支付寶賬戶,當小麗轉賬後卻又以未填寫備註信息需要再轉一次。

幾次重複還款下來,小麗銀行卡上僅剩的12000元全部轉完了。無奈之下,小麗只好又從其他平臺借錢。

小麗說,她之所以在多個平臺借款,主要是因為這些平臺的還款期限都太短了,資金週轉不過來。而一旦未按時還款,就會收到各種催收的電話、短信,讓小麗每天精神崩潰,幾次準備自殺。

一年多的時間,小麗從網貸平臺共借了80萬元,實際到賬40多萬元,但各種費用算下來卻要還120萬元。

錢重要,談錢更重要!財商教育,越早開始孩子越受益

CCTV2 財經頻道 《起底網絡“套路貸”》

近年來,類似的事件頻頻爆出,當事人的絕望,家人的無奈,這3000元的貸款足以毀滅一個家。

羅伯特·清崎的著作《窮爸爸富爸爸》中有這樣一段深刻的描述:“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有其他人取代你教訓孩子,這個人是誰?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很多父母一定會有疑問:既然財商教育如此重要,為何不納入教育體系?

事實上,2015年底,國務院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著重提出,要“加強普惠金融教育”,並在廣州市36所中小學試點開設金融理財知識教育課程。

然而就像“思想品德課”一樣,我們不能奢望通過一門課就形成孩子的良好品質,這一定是父母、老師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

財商教育亦如此。家長才應該是孩子財商教育的“主力軍”,由淺入深、由小及大,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開誠佈公地與孩子討論與“金錢”有關的話題。

錢重要,談錢更重要!財商教育,越早開始孩子越受益

孩子“練攤”,練財商

01 “財商”概念的由來

1999年4月,美國房地產和小型公司投資人羅伯特·T·清崎和註冊會計師、資深經理和諮詢專家莎倫·L·萊希特兩人合著了《富爸爸,窮爸爸》一書,首次提出了財商概念,轟動了全美和世界。

所謂財商是指理財能力,特別是投資收益能力。財商是一個人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是理財的智慧。

它包括兩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二是正確應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富爸爸,窮爸爸》中的“窮爸爸”就像我們大多數的父母以及現在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一樣,希望孩子成績好、上好的大學、做一個穩定的工作、組建一個幸福的家庭,為了“錢”而工作;而富爸爸是作者的好朋友的父親,一個高中沒畢業卻善於投資理財的企業家,他給了作者全新的財富理念,教會他讓“錢”為自己工作。

作為父母我依然不奢望孩子大富大貴,但也認識到財商其實是一項很實用的技能,這不僅關乎對“金錢”的管理,更是正確的價值觀的傳承。

無論是否給孩子留下鉅額資產,我們所構建並傳遞給孩子的健康的價值觀,都將成為留給孩子最重要的財富。

錢重要,談錢更重要!財商教育,越早開始孩子越受益

你的價值觀是什麼?

02 家長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

傳統的教育教我們“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似乎只要談論“金錢”就成了“小人”。

再到後來的教育告訴我們,“無私奉獻”、“舍已為人”,似乎只有“付出”才是“好孩子”。

然而,面對孩子的教育,父母更應該做的是面對現實!

我們從不讓孩子“管理零花錢”卻奢望孩子一畢業就知道理財;

我們從不告訴孩子家裡的財務狀況,卻理所應當地覺得孩子應該“懂事”;

我們從未體驗過賺錢的不易,卻要孩子“節儉”;

……

我們把太多跟孩子談錢的機會“拒之門外”,卻希望孩子“一夜長大”。

家長為什麼要跟孩子談“錢”?因為這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而父母是最好的“導師”。

就如《反溺愛》所言:

為了養出正直與善良的孩子,我們必須敞開心胸暢談這些(金錢)話題。

一、談錢不是問題,不談錢才是問題。

“媽媽,為什麼我們不能買遙控汽車?”

“爸爸,我們很窮嗎?”

“媽媽,我們什麼時候可以買像叔叔那樣的大房子?”

對於孩子的問題,父母總是一笑而過,敷衍了事,彷彿我們不回答這些問題就不復存在。

然而,孩子的好奇心就像一顆種子,你不正面面對,他便會尋找其他途徑“滿足自己”。

他們或許求助於網絡,或者與同齡的孩子討論,而相較於得不到答案的更深層次的傷害,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

父母親自關閉了與孩子談“錢”的門!

與其事後懊悔,倒不如調整好心態,保持客觀公正、冷靜、理性地與孩子談“錢”。

錢重要,談錢更重要!財商教育,越早開始孩子越受益

財商教育,從談錢開始

二、不談錢就不會用錢。

現在的“月光族”、“啃老族”並不少見,我們在批評他們的同時,是否也曾想過,他們一直缺失這樣的能力。

從未管理過“錢”的孩子,當擁有自己的收入後一定是儘量滿足自己,有時候甚至他們想要合理規劃自己的錢卻無從下手,因為,他們從未有過這樣的經驗。

知乎上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題主的父母從他上初中住校開始就一次性把一年的錢都給他讓他自己管理,一開始,忐忑的並不是他的父母,而是題主,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麼合理地使用這些錢。於是,他每週都向他的父親“報告”錢的去向,而他大氣的父親只回復一句:“以後你不需要向我報告,自己做好計劃就好。”

到現在,題主已經研究生快畢業,不僅很好地規劃自己的生活,甚至有了儲蓄,做了投資,賺了第一桶金。

初中開始管理自己的“錢”,再怎麼多,一年的生活費不過幾萬,而他學會的不僅是管理“錢”更是自我管理的能力。那個階段,即使“出了狀況”還在父母可控範圍之內,這相較於日後“逼父母賣方賭博”、“無知陷入‘套路貸’”的後果,要好得多。

我們期望孩子們會管理錢,那就必須教會他們一些必備的工作,讓他們避開一些甚至困擾著我們成年人的“財務陷阱”。

三、錢很重要,談錢更重要。

探討金錢的問題至關重要,而且很基本,然而,大部分家長對此卻選擇沉默。

家長們害怕經常討論金錢會培養出貪婪的孩子,而與父母的擔憂不僅錯誤,且不實際。

有這樣一個高二的孩子,在面對一場2000多人的演講中,呼籲成年人不要對孩子提出的金錢問題不理不睬。

“對孩子而言,這麼做完全不負責任。我們總被教育‘你是未來的主人翁’,但如果你們現在不教給我們有關金錢的智慧,我們要怎麼成為國家‘未來的主人翁’?”

四、談錢就是談價值觀。

跟孩子談“錢”,除了談“錢”本身,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財商品質,比如:珍惜、節約、慷慨……而這些財商品質不正是我們希望孩子養成的價值觀嗎?

事實上,每一個金錢的問題都與價值觀相關:

用零用錢培養孩子的耐心;

通過捐贈教會孩子慷慨;

讓孩子“工作”培養孩子的毅力;

教會孩子“聰明消費”知道節約;

……

正如《反溺愛》中所說:

只要對擁有的事物心懷感恩、願意與別人分享、在讓自己最快樂的事物上理智消費,不管孩子比別人擁有的多還是少,都不需要感到羞愧。

這對孩子來說就是金科玉律,對我們大人來說也一樣。

錢重要,談錢更重要!財商教育,越早開始孩子越受益

談錢就是談價值觀

03 家長如何開始跟孩子談“錢”?

金錢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孩子們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與其讓孩子用各種可能的方法找出“他們認為對的”答案,倒不如家長們開誠佈公地跟孩子談。

對於孩子“我們沒有錢嗎?”“你賺多少錢?”這樣苛刻的問題,有時候家長會感覺無力招架,那麼,怎麼樣才是正確的跟孩子談錢的方式呢?

一、不要回避有關金錢的問題。

家長對於孩子提出的關於金錢的問題常常回避或轉移話題,還美其名曰“保護”孩子。

家長們之所以這樣做主要與以下幾個原因:

一部分家長被孩子們突如其來的金錢問題嚇到了,根本不知道從何說起;

另一部分家長因為擔心自己賺得不多,所以採取迴避的態度;

還有一部分家長很清楚地知道字賺得不多、花得太多,或者有其他財務上的問題,所以,因為羞愧覺得自己沒有以身作則,從而轉移關於金錢的話題。

《天生買家》一書的作者認為:

“在這種情況下的‘保護’可能是‘假裝’的同義詞。孩子活在這個世界上,就一定會在電視與平板電腦上看到五花八門的東西。因此,如果你幻想著能用什麼方法保護孩子,就必須讓孩子做好準備。這才是最好的自我保護。”

錢重要,談錢更重要!財商教育,越早開始孩子越受益

不迴避關於金錢的問題

二、不要對孩子撒謊。

面對孩子無理的購買要求,家長的態度要麼無原則地妥協答應,要麼態度堅決“不能買”。

作為父母,其實可以採取更坦誠的態度、更友善的方式,跟孩子解釋為什麼不是所有的錢都用來買玩具或者糖果,因為我們還需要購買大米、蔬菜、水果,還需要有一部分儲蓄。

別以孩子小不懂為藉口對孩子撒謊,這甚至會引起孩子的“恐慌”。

為什麼我們家沒有錢?為什麼爸爸媽媽買不起棒棒糖?是不是爸爸媽媽也沒有錢給我交學費?

各種疑問縈繞卻不法從父母那裡得到解答,久而久之,即使孩子再出現關於金錢的問題,可能也不再來問父母了。

面對孩子關於金錢的提問,放下手邊的事,回答她的疑問。

家長為孩子提供的解釋不僅是一種教育,更是一種保護。

三、鼓勵孩子提出問題。

孩子會提問能產生多大的能量,通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伊西多·拉比的例子就可以看出。

他曾說:“是我目前無意間把我變成物理學家的。”

因為,當他還是孩子的時候,每天放學,別的父母總是問孩子:“今天學到了什麼?”而他的母親責問他:“你今天提出好問題了嗎?”

也就是說,問好問題,讓拉比成為了科學家。

孩子能提出問題是孩子好奇心、求知慾及思考後的表現,假若父母能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認真對待,那麼,這將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刺激孩子不斷思考,內化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

錢重要,談錢更重要!財商教育,越早開始孩子越受益

鼓勵孩子提出關於金錢的問題

四、瞭解孩子提出問題的原因。

要相信孩子之所以會提出關於金錢的問題,一定不是故意找茬,一定是有某些“與他有關”的原因導致他這麼做。因此,找到孩子發問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跟孩子談“錢”。

根據《反溺愛》作者的研究,孩子對於金錢的提問的原因,不外乎兩種:來自與同學的閒聊或者是來自某種恐懼。

當孩子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就避免不了一些交流溝通,而或許是某個孩子抱怨自己的父母丟了工作沒有了收了,或許是某個孩子說出的“家財萬貫”都會讓孩子們疑惑:“我的爸爸媽媽會不會失業?”“我家有多少錢呢?”

父母如實地回答孩子,打消孩子的“疑惑”即可。

有時候因為對家庭狀態調整的不知情會引起孩子的恐懼,比如原本全職帶娃的媽媽要去上班了,孩子被送到爺爺奶奶家,這時候的孩子敏感脆弱,還會心生恐懼。“為什麼媽媽以前不需要工作,現在需要去工作不管我了,是不是家裡沒有錢了?為什麼我要被送到爺爺奶奶家,爸爸媽媽工作比我更重要嗎?”

與孩子聊天,通過反問,找到孩子焦慮的源頭。

比如例子中的孩子並不是真的想知道錢的是,而是在乎爸爸媽媽是否還愛他。

對於孩子的提問多問幾個“你為什麼這麼問呢?”能更好地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開篇案例中的小麗已是成年人,也許是“套路貸”的套路太深,也許是小麗涉世未深。但是,假如在她還是孩子的時候有接觸到一些財商方面的教育,父母曾經認真地告訴她過“錢的問題和其他問題一樣,可以跟父母商量著解決”,她是不是就不會因為3000元而陷入惡性循環的“套路貸”了呢?

父母是孩子的容器,

父母是孩子的港灣,

對於財商教育也是如此。

別讓“錢”成為父母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

錢重要,談錢更重要!財商教育,越早開始孩子越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