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樹什麼時候剪枝好?怎麼剪

在葡萄生長過程中,除了基本的水肥管理外,還要對其修剪,以促進樹勢生長,而葡萄的修剪可分為春剪、夏剪和冬剪,所以在修剪時,一定要掌握好時間

葡萄樹什麼時候剪枝好?怎麼剪

在葡萄生長過程中,除了基本的水肥管理外,還要對其修剪,以促進樹勢生長,而葡萄的修剪可分為春剪、夏剪和冬剪,所以在修剪時,一定要掌握好時間,那葡萄樹什麼時候剪枝好?怎麼剪?

葡萄樹什麼時候剪枝好?怎麼剪

葡萄樹什麼時候剪枝好?怎麼剪?

葡萄樹修剪時間

一般葡萄自然落葉後2-3周開始冬季修剪。河南省東中部及南部地區,葡萄冬季無須埋土防寒,多在元月份冬剪,此時葡萄樹體內的有機營養已向蔓和根部轉移,可使冬剪枝條損失的營養減少到最低程度。河南省北部地區(如安陽附近,為我國葡萄埋土防寒與不埋土防寒地區的交界處),常因低溫來得早而發生凍害,為便於埋土防寒,可在埋土前,進行預剪(11月中、下旬),剪去成熟不良的纖弱枝及不需要保留的枝蔓,待來年春季出土後,再進行1次全面修剪。

葡萄樹什麼時候剪枝好?怎麼剪

修剪方法:

1.針對一年生枝的修剪:當年抽生的新梢落葉後稱為一年生枝,來年可抽生營養新梢(營養枝)或帶有果穗的結果新梢(結果枝)。它可以作為擴大架面的延長枝、安排結果部位的結果母枝。依其冬季修剪時所剪留的長度,習慣上分為:極短梢(留1個芽)、短梢(2-3芽)、中梢(4-5芽)、長梢(剪留6芽以上)、超長梢(10芽以上)。葡萄的枝條,尤其是一年生枝,只有在節的隔膜處才是實的,修剪時應在隔膜處下剪,可以使剪口芽得到保護,免受傷口過近、低溫、乾旱、大風的危害。具體運用時,要根據以下情況區別對待。

(1)品種:歐亞種群中的一些品種,如龍眼、美人指、克倫生無核等,作為結果母枝用時,應以中、長梢修剪為主,修剪時母枝要多留些芽;反之,生長勢較弱的品種,如玫瑰香、維多利亞、黑彼諾等,結果母枝的修剪可以少留1-2個芽,以短、中梢為主。

(2)枝長的粗壯程度:理想的結果母枝的粗度應為0.8-1.2釐米,並不是枝條越粗越好!因為太粗的枝條,往往是徒長性的,其上所生長的芽眼發育會差些。在同一個品種中,較粗壯的枝條修剪時應多留芽,反之,較弱的枝條則留芽少。

(3)枝條著生的部位:處於架面外圍,並有發展空間時,應長留;如處於結果母枝(部位)下方,採用雙枝更新作為預備枝時,必須短留。對於單籬架架面上部的結果母枝,無需再擴大架面時,再壯的枝也應短留,以免結果部位迅速上移。在多年生蔓上,由隱芽發出的枝一般比較纖弱,培養作結果部位時,應短剪保留(1-2芽),使其由弱轉強。

(4)夏秋的天氣狀況:夏秋季節正是葡萄花芽進一步分化的重要時刻,如值連陰,雨水多,花芽形成的節位會提高,為保證第2年的產量,冬季修剪時,就應考慮適當多留1-2個芽。

(5)葡萄園的立地條件:土壤瘠薄,肥水條件較差的葡萄園,冬剪時應適當少留結果母枝和芽量;反之,地壯,綜合管理比較到位的葡萄園,母枝可以多留和長留,但不能太多和太長,過量會適得其反。

(6)樹勢:一般而論,壯樹可多留、長留,反之,弱樹應少留和短留。但是葡萄是一種特別敏感的樹種,對於弱樹,只要今後善待管理,當年就會有較好的轉機。

葡萄樹什麼時候剪枝好?怎麼剪

2.對多年生枝蔓:多年生蔓是葡萄的骨架,枝蔓組織比較疏鬆,枝條剖面顯示,其髓部佔比重大,對疏枝反應特別敏感,連片疏枝很容易削弱樹勢,尤其對多年生蔓切忌出現對口的傷疤!葡萄的修剪應掌握“宜堵不宜疏”。並根據蔓的生長情況區別對待。

(1)蔓齡:1-2年生的幼蔓,生長勢較旺,為擴大架面和增加結果部位,可以適當多留枝、長留芽。而蔓齡在5-6年生的蔓,應著重注意利用蔓後部的壯枝進行回縮更新或利用萌櫱培養成蔓。

(2)蔓的生長姿態:在一株葡萄樹上,直立生長的蔓生長較強旺,而水平生長的蔓,往往比較中庸或弱。為平衡全樹的樹勢往往採取弱蔓直立,讓其轉強,而對於強蔓可以加大其角度,使其由強轉弱,進而使全樹生長勢平衡。

(3)蔓上母枝分佈狀況:在多年生的蔓上,如其後部有壯枝,可以採取回縮的方法進行更新復壯。但在生產中更多的是蔓的先端還有較壯的枝,而在蔓的下部或後部已經出現光禿,對於這種弱蔓,可以將後部光禿部位的蔓壓入土中,讓其長出根系(增加根量),到冬季可根據樹體生長狀況,將其與母體分離或繼續保留培養。

葡萄樹什麼時候剪枝好?怎麼剪?

(4)疏蔓:已明顯地失去經濟效益的衰禿主蔓,應徹底疏去。疏蔓時,鋸口要在地面以下,鋸口要光滑,可用鋒利的刀削平,最好能塗以保護劑。

葡萄樹什麼時候剪枝好?怎麼剪

3.葡萄修剪的特殊點:葡萄是一種蔓性果樹,年生長量大,喜光,但它沒有強大的木質部,而髓部卻佔很大的比重,這就決定了葡萄修剪與眾多其他果樹的不同點。簡而言之有3點,即“單位架面的留枝量宜稀不宜稠;對枝蔓的修剪宜堵不宜疏;修剪一年生枝時,應從節上隔膜處下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