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全面推行“關鍵少數法”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常德市:全面推行“關鍵少數法”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天不遺忘的地方》黑頭巖(精品芙蓉王菸葉基地育苗)。

常德市:全面推行“关键少数法”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 海市蜃樓 》•移民新鎮——維新鎮 。

常德市:全面推行“关键少数法”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送醫下鄉。

常德市:全面推行“关键少数法”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澧縣留守兒童學校的書法課堂。

紅網時刻常德11月1日訊(通訊員 楊成)經濟學上有個“二八法則”,是說起關鍵作用的少數,通常決定整個事情的成敗。脫貧攻堅戰打到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對絕大多數貧困人口而言,各項扶貧政策和幫扶措施都得到了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做足脫貧攻堅的成色、實現高質量脫貧,必須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今年以來,常德市高度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持續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問題清零”行動,全面推行“關鍵少數法”,在個別貧困對象去向難找實、政策難落實、措施難做實的“三難問題”上,想新招出實招,查漏洞補短板,取得了明顯成效。

教育扶貧:從3歲開始找去向,不讓一個貧困學生輟學。為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教育部門專門建立了一單式信息系統,把6-15週歲的接受義務教育的貧困學生均錄入到系統裡。但從農村實際情況來看,未滿6週歲讀小學一年級、超過15週歲讀初中三年級的現象仍然存在,一單式信息系統對這部分學生就有可能遺漏。同時,教育助學政策覆蓋幼兒園到大學,也要全面掌握義務教育階段外的貧困學生信息。為了做到一個都不少,常德市發動鄉村兩級對3-23歲貧困人口進行全面摸底排查,並且分春秋兩季定期排查。通過摸底排查,哪些在讀、讀的是哪個階段、是否落實了相應的教育資助、哪些完成義務教育沒有繼續讀書、是否有沒完成義務教育的、哪些需要送教上門、哪些不知去向等等,都可以全面清晰地掌握。以此為基礎,市縣教育部門以及各個學校開展縱向比對,教育部門與扶貧部門開展橫向比對,梳理和彙總問題數據,採取針對性措施整改。重點找四種對象:一是找在外的。對到縣外就讀的貧困學生全部發函提示,縣外省內的由學籍地落實教育資助,省外就讀沒有資助的全部由戶籍地落實教育資助。二是找輟學的。加大“三幫一”勸返復學力度,教育部門、鄉村幹部、結對幫扶責任人形成合力加大找尋和勸學力度,做到真返校、防反覆,堅決杜絕因貧失學輟學。三是找厭學的。對極個別深度厭學的、頻繁逃學的,由基層幹部反覆上戶對學生和家長做政策宣傳和說服工作,並由當地教師實行“一對一”包保,深入開展心理輔導和思想溝通,幫助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四是找失聯的。對於處於失聯狀態的貧困學生,比如沒在校、沒學籍、沒聯繫方式、沒確定去向,發動幫扶幹部、教師和社會力量廣泛查找。澧縣小渡口鎮中學2名教師,輾轉湖南、湖北、廣西等地,歷時兩月、驅車2000 多公里,只為尋找失聯學生梁夢琪,在社會上一時傳為佳話。目前,全市建檔立卡義務教育階段就學適齡人口33968人,經過清查比對沒有一例失學輟學情況。

健康扶貧:對新生兒備案登記,不讓一個貧困人口漏保。讓所有貧困人口參加醫保是全面落實基本醫療保障政策的前提和基礎。這方面突出的問題主要有,貧困戶家中的新生兒或者婚嫁等新進人口,由於沒有及時上戶,導致參保不及時;個別高齡、身殘、臥病在床等行動不便的貧困人口,一直沒有辦理身份證,導致戶籍信息與扶貧人口信息不一致,或者沒有辦理、更換殘疾證,沒有享受醫保相關優惠政策;戶口外遷、死亡、參軍、參加職工醫保、學生醫保、外地參保等“六類人員”參保情況,核實起來有難度。常德市在落實健康扶貧政策的過程中,針對這些特殊對象的特殊情況,創造性地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新生兒。對貧困戶中的新生兒由醫保部門先期備案登記,讓其一出生即獲得參保待遇,享受健康扶貧相關政策,登記的同時即函告縣級扶貧部門和有關鄉鎮,由當地在2個月之內幫助辦理好新生兒的戶籍,完成正規醫保手續。二是外遷人口。對從市外遷入的貧困人口,在實行動態調整時對醫保情況一併核查,沒有參保的由幫扶幹部催促其及時在本地補繳保費。三是沒辦證的人口。由縣市區公安部門設立“移動窗口”,進村入戶為這類特殊群體辦理身份證;由殘聯部門聯合相關醫院,以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為集中點,全面開展疑似殘疾人上門評殘和辦證服務。四是“六類人員”。對“六類人員”建立專門臺賬,逐人核實是否參保,未參保的抓緊辦理補繳手續,已參保的提供參保佐證材料。目前,我市扶貧部門核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共346992人,其中參加城鄉居民醫保344322人,另外“六類人員”有2670人,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率達100%。同時,全面落實健康扶貧綜合保障措施,全面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結算,對所有貧困人口實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力保證了貧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的好病”。

住房安全:把放棄戶作重點戶,不讓一個貧困戶住危房。“住房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讓貧困人口不住危房。前段全市對沒有實施過危房改造的“四類對象”全面開展住房危險性鑑定,發現了一批CD級危房和無房戶,今年將完成6168戶“四類對象”危房改造任務。除了列入危房改造的之外,還有一些“四類對象”因為種種原因放棄了危房改造。但調查發現,其中有個別對象還繼續住在危房裡。所以在存量危房改造大力實施的情況下,放棄危改戶住危房的問題成為了“住房安全有保障”一個最為突出的問題。所以常德市把放棄戶作為重點對象,制定並實施“放棄戶三原則”,核心就是必須確保“不住危房”。第一,必須要有貧困戶自願放棄危房改造的承諾書,而且一定是其真實意願的表達,但“因為無資金無勞力”不能成為放棄的理由,更不能出現“因為是危房或者無房而放棄危房改造”等邏輯混亂的理由。第二,必須從危房裡搬出來且有地方可住,要提供租房協議,或投親靠友協議,或村裡安排住房的證明,即使是住在兄弟家裡或者子女家裡,也要簽署長期居住的協議。第三,必須現在住的房子也是安全的,要提供現有安全住房的影像資料。同時,為了把“四類對象”危房情況精準鎖定,全市大力開展了住房危險性鑑定和質量安全排查“回頭看”;加快危房改造工程進度,10月底前將完成154戶已脫貧戶危房改造、11月底前完成所有存量危房改造任務。這樣在全市範圍內,不管貧困戶有沒有實施危房改造,都實現了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

飲水安全:緊盯3個特殊問題,不讓一個貧困戶沒水喝。常德是洞庭魚米鄉、“水窩子”,2015年即率先全省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今年以來針對部分農村水廠水質不達標、供水不正常、管理不規範等問題,全市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三年提質改造行動”,新建和改擴建萬噸規模以上大水廠34個,覆蓋人口381萬人,全部採用江河水或大中型水庫等優質水源,提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水質達標率。按照“讓所有農村人口喝上放心水”的保障要求,雖然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從大面上已經解決,但常德仍然沒有放鬆,緊緊盯住、著力解決一些特殊問題。一是特殊地區。主要是石門縣、桃源縣、澧縣的偏遠山區,農戶居住分散,集中供水和取水都比較困難,重點採取修水窖、打深井、接山泉水、加裝淨化設備的方式,儘量實現適度連片供水。二是特殊人群。主要是孤寡老人、體弱病殘、留守兒童等,極少數是分散供水和人力取水,重點採取安裝水管直流、縮短取水距離、送桶裝水等辦法解決,並對五保戶、特困戶實施水費補助。三是特殊年份。比如去年年底的冰災,凍壞了大量水錶水管,今年採取了更新設施、深埋水管的辦法,確保今後不再發生類似問題;為應對今年年中長期不下雨,造成一些地方飲用水源取水量不足甚至水質下降的問題,採取了增加應急補充水源、便攜泵車集中送水等辦法,確保了全市農村人口都有充足水喝、喝安全水。

動態調整:實行“3+1”前置核查,不讓一個問題進系統。今年全市新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457戶1044人。在嚴格落實“兩評議、兩公示、一比對、一公告”程序的同時,對擬納入對象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3+1”)情況進行全面核查,先由村裡上報、鄉鎮審核,再報縣級扶貧部門確認和彙總,將“兩不愁三保障”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相關行業部門,確保在第一時間精準落實保障政策,儘量讓新納入貧困對象不帶一個問題進入扶貧信息系統。同時,加強數據比對工作,將醫保對象、教育資助對象、危房改造戶、扶貧就業人員、低保對象等數據信息進行全面比對,做到所有行業部門的數據同扶貧信息系統的數據一致,特別是實現貧困人口身份信息全面吻合,確保各項扶貧政策精準到戶到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既要看數量,更要看質量,不能到時候都說完成了脫貧任務,過一兩年又大規模返貧。當前,常德在全面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基本政策的基礎上,又把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密銜接,以“六大鞏固提升工程”為重點,制定並實施了年度脫貧攻堅鞏固提升行動方案,特別是把抓好產業扶貧、激發內生動力作為兩項根本性舉措,抓產業、促就業、幫創業、扶志向、提能力、振精神,奮力書寫高質量脫貧的時代新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