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二中班主任谈话:很乖,学习又好,我情愿你和父母吵一架233

这是一个典型的学生,如果看自我介绍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乖巧、听话,一点就透、团结奉献。长得眉清目秀,做事稳稳当当,平时说话不多,安静的像个小姑娘。

自己缺点介绍,缺乏自己的思想,没有创新能力,心态较差。

对高三想法是从头开始重新做人,付出比常人的多努力,尽量让自己变得深刻,拥有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为自己人生留下一个回味无穷的美好时光。

内心对自己要求高,但是成绩都多少令自己失望,但是我相信,有了高三的踏实努力奋斗,自己成绩会稳中向好。

对父母,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会有一些分歧。

而根据家长所描述,缺乏持久性,高二下班学期出现叛逆成绩下滑,目标并不明确。最大特点懒散,十八岁成人仪式哭的撕心裂肺。

看着眼前的材料,脑子快速把自己对小F过了一遍,一个画面展示,小男孩把自己封闭在小屋,渴盼着外面的风景,但又无力推开那扇门。

把小F叫出来,安静,是我对小F的一个评价,太安静,容易出问题。

和小F的谈话并没有说多少,大部分时间小F只是安静的听着,时不时的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针对小F问题谈了几个方面

第一、小时候乖巧是否由大人暗示所致,我见过很多带孩子家长,总是夸别人孩子或者自己孩子乖,听话。而对于小孩来说,自己的行为如果表现的更乖巧,就会得到家长或者亲戚的夸赞,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小孩的行为、言语在大人面前处于一种弱势,孩子与其他人接触比较少,所有的成长经历来自父母的言行,模仿父母、按照父母的暗示去做事,中间孩子并没有感觉到任何抵触,天经地义。

乖巧这个词形成越早,在心里印象更深,产生的影响就会越远越深刻。而孩子长大后,自己的独立思想隐约与大人有所不同,似乎长大了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看法。但是长久的乖巧按照父母的指示去做事,让自己缺失了完整做一件事的能力,这在早期并没有显示出来,而是在与周围同伴交流中感到焦虑,这种优越感无法建立起来,往往把自己封闭起来。

乖巧的孩子小时候确实话少乖巧,大了想说话但是不知道说什么。大人习惯了处处安排照顾,孩子达到乖巧的表扬会按照大人安排做事,缺乏长久训练,自然难以具备独立的思想与自由。

第二、内心是有渴望的,渴望释放自己,渴望自由的空气包裹自己,外表越乖巧内心越狂野,从内到外都是处处乖巧之人要么大善要么大恶,起码我看来,能够达到圣人的地步应该是极少的,大部分人会外表骂娘,内心温柔,有的外表很乖,内心狂野,有的表面老实,背后坏心眼一大堆。

就算我自己,生气了也会摔个茶杯,小区做半夜,平复一下心情该干嘛干嘛。对于学生内心浮躁、不满,应该要做的是倾听,然后帮助学生宣泄负能量,或者跑步或大吼或聊天或吃一顿,发泄完之后再分析来龙去脉。

孩子出了问题只会用大道理去解释,只是强压住孩子内心的疯狂想法或者暂时性宣泄负能量,从根本来说,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

关于叛逆这个词,其实来自家长看法,只是孩子看待事情的角度、程度超出了父母的预期,家长还没来得及改变,就被孩子铺天盖地的各种奇葩思想冲击,出现代沟,家长扣上青春期叛逆大帽子。

叛逆是必须的,是孩子独立思想与外界社会的一次碰撞。小F的乖巧在自我强压下变得像一个不稳定的火山,一旦遇到某个画面或某件事,会集中爆发,而且会很激烈。高二的叛逆来的晚了一些,但是迟早要来一次。

第三、无人懂自己,这句话放到哪个人、哪个学生身上都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遗传基因、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等,对世界万物的看法自然也很难一致,所谓知己难求,无外乎俩人对事情看法相同。

当我对小F说到这个词的时候,小F的表情有些异样,知道这句话刺疼了。

昨天和一个学生聊天所说为什么现在可以和家长怼,自己说兜里有钱了,我则补充了,你小时候不到一米,自己感觉弱小,兜里没钱,吃喝都要靠父母,哪能反抗?长大了,兜里有钱,个子变得比父母也高,自然内心对父母的敬畏减少了。

父母大部分40左右,一般工作稳定,也未必能够坚持天天学习,补充新知识。父母未变,孩子长大了,孩子学会了用挑剔的眼神看待逐渐落伍的父母,父母在懂得越来越多的孩子面前慢慢的变得寡言少语,生怕说错了话。这种把自己看事情的高度强制压倒父母身上,这不可取。

第四、坦然面对自己真实情况,是善良也好,邪恶也罢,乖巧也好,疯狂也罢,都需要你努力去做事,你想寻找到的存在感需要你提升自己的实力,提高做事水平,而非去跪求别人给你面子,实力才是一切。

做一个弱科安排,不管成绩变好还是变差,都要坚持做下去,你想要的独立思想是需要不断用做事来形成、强化、提升。

衡水二中班主任谈话:很乖,学习又好,我情愿你和父母吵一架233


对每个时间点做什么做一个计划并且坚持做下去。对于内心发泄,如果感到不爽,可以大声口号、操场快速跑两圈、上课快速回答问题、吃一顿好的来及时宣泄出去并调整负面情绪。这样在现实自己与过去自己的斗争中不断前进,当然要向前进,必然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

对于小F来说,能够看出来,听进去了,对一个一直乖巧的孩子来说,家长、老师说什么都会听进去,但是最后能做多少,要看孩子自己对事情提炼了多少自己的东西。

让小F进去后,我坐在外面很难平静,还有很多类似小F的学生,在父母过度表扬、安排下缺失了独立精神。我倒是想走进班级,振臂一呼,想和父母吵一架的来,我估计怎么也有三分之一跟随。

但是更多估计看我和看神经病没什么区别,能够和长辈进行真正争辩的孩子,往往在成长中都更具有潜力。实验班中真正学习优秀的能够就一个问题和老师认真的探讨,一般的学生只是老师教自己听,成绩差一些的则自我习惯并没有培养出来而出现心理毛病。

乖巧孩子与经常与父母争辩和孩子,就父母来说,是喜欢乖巧的。但是如果置换一下父母和祖辈,那到底是希望与祖辈商量还是秉承父母必须听祖辈,而做一个乖巧的父母。乖巧孩子的长久压抑之下的爆发力,一旦出问题伤害必然是极大的。

当父母为孩子顶嘴在申辩时候,是要讲究以理服人(三岁以后),因为孩子说出的理由是站在孩子自己出发的,大人看问题比较全面,中间是有误差的,不要孩子一说自己理由就觉得孩子不听话,要叛逆,罪大恶极,而应该把握机会把它当做对孩子的一种训练。

父母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做到提前预防和解决。这样长久下来,孩子依然会反驳不乖巧,但是回答父母的话经过了思考过程,这是一个逻辑培养过程,而乖巧孩子则会更多选择不反驳,欠缺自己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