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馆藏文物精品,洪武到崇祯青花瓷代表作|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真知堂:最近开始写《明代青花瓷器鉴定精要》,已经更新了两节,第三件是明代官窑瓷器的概况,如无意外,明后天能写出来。图为洪武官窑青花云龙纹“春寿”瓶,上海博物馆古代陶瓷馆文物。此器为洪武时期罕见的铭文器,是非常出名的一件宝贝,高清图难得一见。

瓷器鉴定真知堂:明朝是276年间,分为十四世纪末期,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早中期几大块。和国内研究者不同的是,海外研究人员一般按照上述时期来研究中国瓷器。十四世纪末期,就是朱元璋建国的1368-1398年,年号洪武。洪武一共31年,其青花瓷器在整个明代,风格独特。具体内容请看专栏。图为永乐青花花卉纹窝盘。

瓷器鉴定真知堂:洪武之后,是建文朝,一共四年。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朱棣发动了军事叛乱,建文四年,1402年建文帝战败失踪,朱棣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洪武,建文瓷器一般不予区分,统称为洪武瓷器。图为明宣德青花花卉纹大碗。


瓷器鉴定真知堂:朱棣继位后,改年号为永乐。永乐瓷器早期,以甜白为主,后期由于郑和下西洋带回来大量彩绘青花原料苏麻离青,所以青花瓷取代甜白瓷成为主流。永乐青花瓷一般无款,目前仅见馆藏四件压手杯杯心有永乐年制篆书款。图为空白期正统青花人物纹梅瓶。

瓷器鉴定真知堂:宣德青花瓷器,虽然也采用了苏麻离青彩绘,却出现了国产料,混合料,进口料不同的现象。和永乐瓷器比,宣德瓷器多数有橘皮纹。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橘皮纹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永乐青花瓷没有呢?请看专栏,首次揭秘。图为空白期青花鱼藻纹大罐。

瓷器鉴定真知堂:永宣之后,明代瓷器进入一个短暂的黑暗期。此时正统皇帝年幼即位,不久兵败于瓦剌蒙古,皇帝被俘。其帝景泰帝在大臣们扶持下临危受命,继承皇位。后来,正统帝被放回,景泰帝不可交还帝位,于是软禁了正统帝。不久,景泰病重,大臣们又拥立旧帝即位,是为天顺。三朝历史太乱,瓷器也陷入低谷,目前馆藏文物未发现带有年号款瓷器。图为成化青花高足杯。


瓷器鉴定真知堂:天顺帝死后,其子成化帝即位。改变了明代瓷器自从开国以来的雄辉面貌,变得纤细柔美。成化以小器著称,据说是因为皇帝宠爱万贵妃的缘故。研究瓷器鉴定,必须要对皇帝性格进入分析,才能搞清楚其存在的时代特征。具体内容请看专栏。图为明弘治青花婴戏纹碗。

瓷器鉴定真知堂:弘治时期,皇帝尚简。瓷器烧制不丰富。一般以外,弘治青花瓷的风格类同于成化。到了正德时期,青花瓷却发生了大的变化。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呢?请看专栏。图为明正德青花缠枝莲纹香炉。

瓷器鉴定真知堂:正德荒唐,死得很早,没有后代,于是由他的堂弟嘉靖即位。嘉靖帝由于是半路上当上皇帝的,因此对于正德帝很忌讳。嘉靖青花改变了正德时期的面膜。形成了新的风格。目前,对于嘉靖青花瓷研究收藏很不到位。图为嘉靖青花朵花纹象耳瓶,北京通州明墓出土,北京首都博物馆文物。


瓷器鉴定真知堂:隆庆一朝是个过渡朝代,只有短短几年。为什么隆庆瓷器改大明隆庆年制为大明隆庆年造呢?这事还真是一个迷、隆庆青花瓷,属于稀罕物。图为天津博物馆藏明隆庆款青花仕女抚婴图长方盒。

瓷器鉴定真知堂:明代青花瓷进入万历时期,又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由于万历中期后,麻仓土绝,改用高岭土。进口回青也用完了,改用国产青料。所以万历时期早中期和中后期瓷器风格迥然不同。对于瓷器鉴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鉴定,请看专栏。图为明万历青花婴戏纹盘。

瓷器鉴定真知堂:万历死后,泰昌帝只有一个月,天启皇帝也只有几年,就到了崇祯。崇祯一朝,外有满清,内有农民起义,可谓内忧外患,焦头烂额。但崇祯时期的青花瓷,却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粗糙。图为明崇祯青花瑞兽图炉,上海博物馆古代陶瓷馆文物。


瓷器鉴定真知堂:《明代青花瓷器鉴定精要》专栏,是笔者三十多年收藏和研究明代瓷器的心得体会,结合了传统眼学的宝贵经验和当代物理化学烧窑知识,很多要诀首次公开,对明代瓷器收藏有兴趣的朋友,欢迎购买。购买了专栏的朋友可私信笔者一下。最后这件青花瓷,你看是什么朝的东西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