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的海四達:一顆歷久彌新的“吉星”

百年品牌是眾多企業孜孜以求的目標,

如今位於中國長三角地區啟東市的“吉星”海四達,正閃耀著璀璨奪目的光芒,以追星趕月之勢飛向她的百年目標,到2019年她已經走過了整整50個年頭。

回望半個世紀的崢嶸歲月,海四達人始終堅守一顆執著的信念,一路走來歷經風雨與滄桑,可以說海四達人不僅見證了40年改革開放的喜人成就,其自身也是中國企業成長的一個縮影。

據瞭解,“海四達”名字的創意來源於“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和吉星高照的英文“HIGH STAR”諧音。“我們期望她生意通達四海,前途一片光明。”海四達集團董事長沈濤無比憧憬地談到。

半個世紀的海四達:一顆歷久彌新的“吉星”

圖為海四達集團董事長沈濤

當前,海四達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其電池產品。而實際上,海四達最初緣起於1969年成立的啟東化肥廠,當時主要生產農用碳酸氫銨,產品比較單一。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市場經濟的大潮洶湧而至,海四達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突破,最後逐漸轉型為以二次電池為主營業務的現代化的新能源企業。

目前,海四達產品廣泛應用於電動工具及小家電、新能源汽車、儲能、武器裝備、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用沈濤的話說就是:“海四達已成為中國二次電池行業內歷史最久,品類最全、產業鏈最長的企業,我們的產品上天遨遊太空,入地穿梭城市,飄洋過海造福世界人民。”

上世紀90年代是個意氣風發的時代,改革的春風吹拂著神州大地。因為敏銳捕捉到未來能源利用和變革的趨勢,早在1992年海四達就進入到化學電池領域,成立海四達化學電源公司。“在這不平凡的三十年裡,海四達應運而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參與並見證了這個行業興起和勃發的整個過程。”談起過去的不凡歷程,沈濤不禁感慨到。

沈濤表示,海四達生逢其時,雖不是行業裡最閃亮的一顆星,卻是一顆歷久彌新的吉星。在這風雲際會的大時代,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產品迭代層出不窮,設備升級週期愈短,面對蜂擁而入的競爭者,海四達能堅持到今天,除了有點運氣,主要依賴全體員工不懈的努力和堅持的毅力。

半個世紀的海四達:一顆歷久彌新的“吉星”

圖為海四達電池產品應用展示

據瞭解,海四達目前擁有方形磷酸鐵鋰電池產能1.6GWh,每天能夠生產1.5萬隻100AH的電池;擁有圓柱電池1 GWh。今年10月,海四達電源全資子公司海四達動力科技如期開工。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將新增4條鋰離子電池全自動生產線,主要為新能源電動汽車、中高端電動工具、電動摩托車及家用電器等提供動力來源,可年新增銷售收入20億元。

目前,海四達擁有多種型號規格的磷酸鐵鋰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循環壽命長等諸多特性,目前主要配套通信基站儲能、工商業電網儲能等。據瞭解,2018年海四達儲能電池產品出口額達4000萬美元,主要市場包括印度、馬來西亞、越南、日本等亞洲國家。

電動工具市場,一直是海四達重要的戰略方向。據悉,電動工具對電池性能要求很高,特別是需要高功率,同時電池還要具備高能量密度,還要有良好的抗振動性。在此領域,海四達無論是產品還是企業聲譽在國內企業中的美譽度都很高。

海四達目前已經向國際工具巨頭TTI批量供貨,對博世和百得的產品認證工作也已經基本完成。

半個世紀的海四達:一顆歷久彌新的“吉星”

圖為海四達電池產品

沈濤表示,生產軍品電池是海四達的一個亮點,充滿了光榮與艱辛。從最初的鎳鎘電池,到鎳氫電池,再到鋰電池,多年來海四達始終是軍品二次電池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已成為國家級軍用電源保障基地。

“以科技為先導打造核心競爭力,是我們堅定的選擇。”沈濤談到,海四達每年投入科研、新產品開發和技改的經費超過銷售額的10%。目前海四達擁有一支涵蓋產品研發、工程設計、測試驗證、生產製造等領域近200人的研發團隊,先後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攻關、國家火炬計劃等科技項目40多項,在二次電池及管理系統領域擁有幾十項國家發明專利。

談到企業的價值、未來的發展,沈濤表示,“我們希望的海四達不在乎規模大小,發展快慢,是內在的好!好就是對社會有貢獻,對客戶有價值,對員工有擔當,對股東有回報,這才是企業存在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