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承父業,46歲鄉村鐵匠花4天時間鑄出“青龍偃月刀”


西安長安區韋兆村,鐵匠楊榆安的名字遠近聞名。與家傳手藝同時被人稱道的,是他身上鮮明的個性——每位來訪者,只要話不投機,他便擺手送客,一點不留情面。即便是熟人,他也甚少聊起與“打鐵”無關的事。“他一生的尊嚴、自信,都是高超手藝所賜予的,”徒弟說,師傅有一股定力,一旦幹起活,“不說話,不喝水,一口氣能幹到天亮。”

楊榆安46歲,長安區人,他的父親就曾是當地頗有名氣的鐵匠。10幾歲時,楊榆安跟著父親學藝,以一間打鐵鋪發家,贏得立身之地。“父親脾氣不好,但凡某個細節沒做好,二話不說,直接把東西給你扔掉。”這種對技藝的嚴苛要求,深刻影響了楊榆安,後來,不少人慕名尋他拜師學藝,他都會立下嚴格規矩,“性格木訥不收,幹活不講究不收,務虛名玩花樣不收。”

農耕時代的關中農村,鐵匠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很吃香。大到鐮刀、鋤頭,小到菜刀、斧頭,每打造一件農具,要經過燒火、捶打、育彎、培刃、成型、淬火和打磨等十多道工序。尤其是掄大錘,一天下來,全身痠痛,背後的苦和累是常人難以承受的。


打鐵是個苦差事,比力氣更重要的,是悟性。區別於正規的課堂,這種家庭式的作坊中,師徒之間所有的技法傳承,都是口傳心授。比如鐵器燒的程度,敲打的力度、節奏以及淬火的時間都有技巧,一個環節沒做好都會影響成品的質量,所以需要長時間的琢磨與摸索。

“每一件農具,都需要有圖紙,但這種圖紙,都是儲存在大腦中的,需要不斷實踐,不斷總結。”11月1日,楊榆安介紹說,早些年鐵匠鋪主要打造農具、生活用具,後來,隨著機械耕作的普及,一些傳統的農具都通過工業化流水線生產,很多鐵匠都改行了,只有他堅持了下來。

這種堅持背後,既有發自內心的情感歸宿,也有篤定的匠心堅守,“不能讓手藝失傳。”最近幾年,楊榆安開始鑽研仿古兵器製作,做出了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近20多種,希望以此展現打鐵技藝的觀賞性魅力。


這些仿古兵器,以大量歷史小說中的描述為原型,並融入了他自己的設計和想象。“在所有的仿古兵器裡,他最喜歡的是一把青龍偃月刀。“僅刀頭就有近20斤重,做了四五天,”楊榆安說,他利用純鋼加鐵,反覆摺疊鍛打,通過不斷的淬火來改變刀身的金屬韌性和結構,復原傳統兵器之美,展現東方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