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辛集:從“筆尖”落到“心尖”的“民情賬單”

 【基層實踐】

翻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田超英用紅筆認真寫下這樣一段話:“問題擺一擺,差距曬一曬,幹得好與孬,群眾來評判……”

這是一個正16開大小的棕紅色筆記本,每頁由黑紅兩色圓珠筆書寫而成,黑筆摘抄的是個人日常的學習記錄,對應的紅色字跡是自身感悟、存在問題以及今後的思路打算。在河北省辛集市馬莊鄉,百餘名鄉村幹部和田超英一樣,結合鄉情民意拉出一本本雙色“賬單”。

“一邊學習領悟,一邊體會反思,改變的是字跡顏色,清晰的是工作差距和群眾期盼。”作為鄉黨委書記,田超英創新筆記形式,不等群眾來“討賬”,帶頭向自己“要賬”,激勵鄉村幹部勤政謀事、主動作為。“為民服務解難題,停留在筆尖上可不行,一定要落實到群眾心尖上。”田超英說。

今年9月,由於機械調配不足,小型挖坑機數量少,趙古營村改廁工程進展緩慢。瞭解這一情況後,鄉里馬上為村民增調了3臺操作機械,實行人歇機不歇24小時作業,加班加點趕上進度。

這兩天,村幹部來到村民魏運峰家中,一進院,他們沒有客套寒暄,而是直奔西南角的廁所,去查看改廁的效果。“機械開來了就是快,俺家的沖水廁所三兩天就改好了,和城裡人一樣乾淨衛生啦。”用上新廁所的魏運峰一臉高興。

像魏運峰一樣,如今,馬莊鄉已有3505戶村民使用了新式廁所,改廁工作基本完成。田超英翻開筆記本在改廁部分畫上了一個大大的紅圓圈,表示這項工作“銷賬”了。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辛集市為每名黨員幹部配發了專用學習筆記本,學習思考、工作差距、改進的重點……隨著筆尖流暢地書寫,一本本筆記成為黨員幹部心中隨時更新、時刻牽掛、即學即改的“民情賬單”。

為豐富主題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辛集市還在國慶節前後,組織開展了帶頭學習、帶頭調研、送文化下鄉、送科技下鄉、個別訪談徵集、約談交心徵集等“六帶頭六下鄉六徵集”活動。圍繞各自的“民情賬單”,黨員幹部每人確定一個主題,深入農村、社區、企業基層一線,宣傳黨的惠民政策,傾聽記錄群眾心聲,共同把脈發展路子。目前,全市累計徵集意見建議1500條(次),解決群眾實際難題260件,技術創新、違建拆除、老舊小區改造、市區小學建設等群眾關注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正在抓緊解決。

“我們始終將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圍繞群眾需求,在主題教育期間集中力量解決一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提升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讓基層群眾切身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辛集市委書記王現坤說。

作者:光明日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光明日報通訊員 董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