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探訪中原紅色地圖之新鄉“四十七烈士殉難處”:捐軀為家國 浩氣幹雲霄

在新鄉市鳳泉區有 一塊

“四十七烈士殉難處”的石碑靜靜矗立。

黝黑的碑身上,

密密麻麻的文字記錄著

當年47位烈士在此英勇犧牲的事蹟。

為何被敵殺害?

65歲的羅榮用了幾十年時間找到了答案。

10月31日,

河南日報關注新鄉陳堡村“四十七烈士殉難處”,

向您揭秘石碑背後的愛國故事。



河南日報探訪中原紅色地圖之新鄉“四十七烈士殉難處”:捐軀為家國 浩氣幹雲霄

△河南日報10月31日版樣




捐軀為家國 浩氣幹雲霄

1944年春,太行軍區第七分區一支48人的偵察隊從河西村向南出發,深入日偽控制的地區偵察敵情。在晚上宿營秀才莊時,因為偽保長魏化明通風報信,陷於反動武裝之手。

在多日的殘酷審訊中,偵察隊員們誓死不屈,日軍想從他們口中獲得情報的幻想破滅。因害怕八路軍中途劫持囚車,兇殘的敵人在途經陳堡村北時,將偵察隊員殘忍殺害……

出新鄉市區,沿新輝路北行約7公里,來到鳳泉區大塊鎮陳堡村北,穿過大路右側一條彎曲的小衚衕,眼前豁然開朗,青翠的田野中間,一塊“四十七烈士殉難處”的石碑靜靜矗立。黝黑的碑身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記錄著當年47位烈士在此英勇犧牲的事蹟。

“由於偽保長魏化明告密,47位八路軍戰士全部被日軍殺害!”10月25日,提起當年的事件,83歲的陳堡村村民張學勤依然痛惜不已。

望著眼前的石碑,張學勤的思緒又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河南日報探訪中原紅色地圖之新鄉“四十七烈士殉難處”:捐軀為家國 浩氣幹雲霄

△位於新鄉市烈士陵園的四十七烈士紀念碑。任娜 攝


1943年8月,太行軍民發起林南戰役重創日偽軍,抗日根據地由林縣(今林州市)北部擴展到林縣南部和輝縣北部山區。在這種形勢下,太行軍區第七分區建立。

1944年春,七分區一支48人的偵察隊在隊長兼指導員雷澤民的帶領下,從河西村向南出發,深入日偽控制的地區偵察敵情。

3月的一天,偵察隊到達新鄉縣秀才莊(今新鄉市鳳泉區大塊鎮秀才莊村)。當時,村內除偽保政權外,還有聯莊會、金槍會等反動組織。偽保長魏化明一邊佯裝接待偵察人員,一邊偷偷向聯莊會反動分子於作乾等人通風報信,糾集聯莊會成員圍攻偵察隊駐地,打死偵察隊哨兵後又燃炮發號,召集周圍塊村營、孟莊、樊城、石莊等反動武裝向秀才莊聚攏。偵察隊員們因寡不敵眾,陷於敵手。

除了隊裡的衛生員趁亂逃生外,其餘偵察隊員後來都被押送到輝縣的日軍監獄。

在多日的殘酷審訊中,偵察隊員們誓死不屈。

隨後,有44名偵察隊員被從輝縣押送新鄉日軍總部。因害怕八路軍中途劫持囚車,兇殘的敵人在途經陳堡村北時,將44名偵察隊員用刺刀戳死,並強迫當地百姓在路東河溝裡挖了8個大坑,把慘遭殺害的偵察隊員深埋於河底。數日後,敵人又將另兩名偵察隊員殺害於輝縣文昌閣。加上此前戰鬥中犧牲的哨兵,此次事件共有47名偵察隊員英勇犧牲。

河南日報探訪中原紅色地圖之新鄉“四十七烈士殉難處”:捐軀為家國 浩氣幹雲霄

△陳堡小學慶國慶師生演講誦讀比賽剪影。


如今,距離“四十七烈士殉難處”不遠,緊挨著陳堡村“兩委”的就是陳堡小學,全校800多名學生,基本都是陳堡村的孩子。

“我們的紅領巾和國旗是革命先輩的鮮血染成的,四十七烈士的故事更讓我感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一定要奮發圖強,報效祖國,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陳堡小學六一班同學郭彤彤說。


為了百姓 甘願犧牲


47名英勇善戰的八路軍偵察兵,為什麼會被敵人殺害?為了解開這個疑問,今年65歲的秀才莊村人羅榮,用了幾十年時間,遍訪所有能找到的人證物證,反覆核實每一個細節,終於搞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10月26日,說起四十七烈士的事蹟,羅榮禁不住慷慨激昂。

1972年,18歲的羅榮穿上軍裝走進軍營,離開了自己生活多年的秀才莊村。4年後,羅榮第一次回家探親時,父親對他說,進了部隊要是學到了文化,就整理一下村史,給後人留個紀念。

父親的叮囑羅榮記在了心裡。蒐集史料、走訪村民、整理文稿……不管是在部隊,還是轉業後在省水利廳工作直到退休,幾十年來,羅榮一直在不停地尋找和考證,只為真實地還原歷史,讓四十七烈士的事蹟為更多的人知道。

河南日報探訪中原紅色地圖之新鄉“四十七烈士殉難處”:捐軀為家國 浩氣幹雲霄

△羅榮講四十七烈士犧牲細節


羅榮講述了兩個他印象很深的細節。

一個是當時偵察隊員在秀才莊突圍時,發現追上來的反動武裝強行押著許多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做“人肉盾牌”。擔心會傷及無辜百姓,隊長雷澤民下令,寧肯被捕,也不準機槍手射擊。天亮後,偵察隊員們被敵人押回村子,沿途圍觀的村民得知他們是八路軍後,群情激奮,紛紛高喊“放人”。

另外一個是偵察隊員被押往輝縣關押在南關文昌閣日軍營地後,在監獄中機智地銷燬了文件、冀鈔,磨毀了手章,面對敵人的酷刑審訊和利誘逼供,始終沒有洩露任何情報。據當時與偵察隊員同關在牢房裡的輝縣東辛莊一農民回憶,這些八路軍在獄中被嚴刑拷打後,仍高唱八路軍軍歌。

“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千百萬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羅榮說。

在紅色傳承中守望綠水青山

距離“四十七烈士殉難處”南偏東不足8公里,就是新鄉市烈士陵園。

蒼松翠柏,鳥鳴清幽。10月25日,由陵園大門向南直行,巨大的烈士公墓莊嚴肅穆。左轉數十步,古樸的碑亭內,“四十七烈士紀念碑”安靜屹立,後方便是烈士們的合葬臺,也是陵園中最大的陵墓。

河南日報探訪中原紅色地圖之新鄉“四十七烈士殉難處”:捐軀為家國 浩氣幹雲霄

△新鄉市烈士陵園一角


“1965年清明節,為告慰九泉之下的英烈,經省、地、市有關部門認真籌備,將47位烈士的忠骨遷葬於新鄉市烈士陵園,並舉行了有黨、政、軍及社會各界參加的隆重葬禮。在現在的烈士事蹟陳列館內,也詳細記錄有47位烈士的事蹟。”新鄉市烈士陵園負責人劉顏銘介紹說。

在鳳泉區,47位革命烈士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當地人民為美好生活而不懈奮鬥,見證著一方水土的美麗變遷。

上世紀80年代,鳳泉區的前身北站區利用鳳凰山特有的石灰岩資源優勢,靠山吃山,成為豫北地區最大、河南三大建材基地之一。

進入新時代,鳳泉區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提出了建設生態科技健康美麗新鳳泉的目標,努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城建設,按照“北方水鄉、園林經典、文化聖地、旅遊天堂、創新樂園、生態新城”的定位,以鳳凰山和鳳泉湖為核心,打造以綠為底、以水為脈、以人為本、以文為魂的生態新城,將生態“瘡疤”變成生態亮點。

河南日報探訪中原紅色地圖之新鄉“四十七烈士殉難處”:捐軀為家國 浩氣幹雲霄

△新鄉市鳳泉區俯瞰圖


與此同時,鳳泉區的產業也實現了轉型升級。動力電池產業園區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目前已經擁有各種電池及配套企業70餘家,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電池及相關材料產業鏈。今年上半年全區規模電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7億元,同比增長41.05%。新能源電池電動車、高端裝備製造和健康文化旅遊成為該區主導產業。

一城山色半城水,越陌度阡鳳來儀。從“靠山吃山”到守望“綠水青山”,從建設工業區到打造生態城,一座環境優美、宜業宜居的鳳泉生態新城正在逐漸由藍圖化為現實。

記者丨李虎成 任娜 通訊員丨魏然 常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