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鬱的“五朵金花”

抗抑鬱藥物分為傳統抗抑鬱藥和新型抗抑鬱藥兩大類。

傳統抗抑鬱藥儘管曾經在臨床廣泛使用,但毒副作用較多,使用複雜,治療依從性較差,目前逐漸退出臨床。新型抗抑鬱藥具有較少的毒副作用,耐受性好,用法簡單,治療依從性較好,不過價格較高。

  • 被稱為抗抑鬱“五朵金花”的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西酞普蘭、氟伏沙明,是20世紀80年代末出現的新型抗抑鬱藥。

它們屬於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具有共同的藥理作用,抑制5-羥色胺突觸前膜的再攝取,提高突觸間隙的5-羥色胺濃度,達到抗抑鬱作用。

  • SSRIs在保持了經典抗抑鬱藥療效的同時,顯著減少了由於作用於其他受體而出現的不良反應。

臨床研究和應用證實,SSRIs對於重症抑鬱的療效與經典的三環類抗抑鬱劑相當,但藥理作用上的高度選擇性,使不良反應相對較少,臨床應用的安全範圍較三環類藥物顯著加大。同時此類藥物用法簡單,服用方便,不需監測血藥濃度,不需逐漸加量,尤其適合於抑鬱症病人的門診治療。

  • 這5種藥物的化學結構差異較大,帕羅西汀和舍曲林是單體異構體,氟西汀和西酞普蘭為消旋體,氟伏沙明無光學活性,因而對5-羥色胺的選擇性和抑制強度有區別。在對5-羥色胺回收的抑制強度上,舍曲林、帕羅西汀和西酞普蘭較強。

對受體作用的選擇性是導致治療中產生副反應的原因,如與腎上腺素能受體作用,會影響心血管系統功能;與膽鹼能受體結合,產生抗膽鹼能反應,導致口乾、便秘、青光眼加重;與組胺受體結合,引起嗜睡和肥胖等。其中西酞普蘭對這些受體的親和力最低,舍曲林、氟西汀和帕羅西汀對受體的影響較大,副反應相對較多。

SSRIs主要經胃腸吸收,均在肝臟代謝

  • 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蘭在體內可以代謝生成具有一定藥理活性的代謝產物,其他兩種則否。

儘管各種SSRIs的起效時間無明顯區別,但半衰期最長的氟西汀比較適合於用於維持治療和預防復發,該藥不會因漏服1~2次而導致病情波動;對於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狀態的病人來說,採用半衰期較短的SSRIs較好,一旦抑鬱狀態控制,可儘早換用鋰鹽進行維持治療和預防復發。

一般來說,SSRIs類藥物的抗焦慮及鎮靜作用較弱,對伴有嚴重焦慮和失眠的病人,應當合併使用抗焦慮藥。SSRIs不能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合用,以免導致5-羥色胺綜合徵。需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時,至少應停用SSRIs 1~2周。SSRIs的主要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功能紊亂,部分病人有失眠、焦慮、性功能障礙,一般不影響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