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尖科學家將聚上海,日本諾貝爾獎得主:比起日本更看好中國

世界頂尖科學家將聚上海,日本諾貝爾獎得主:比起日本更看好中國

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日,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在上海舉行。論壇將邀請65位世界頂尖科學家與會,其中包括4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此次論壇集結人類最強大腦組合和思想領袖戰隊,將縱論科學發展與人類命運的緊密關係,探討科技的巔峰與未來的極限。與會科學家還包括兩位今年剛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發起,協會於2017年成立,由羅傑·科恩伯格、理查德·勒納、巴瑞·夏普萊斯、邁克爾·維特、庫爾特·維特里希等多名諾貝爾獎得主共同發起,是一個以獲得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圖靈獎等獎項的全世界頂尖科學家和其他知名科學家、青年科學家為主體的國際性科學家組織。

世界頂尖科學家將聚上海,日本諾貝爾獎得主:比起日本更看好中國

現有成員72名,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49位,沃爾夫獎6位,圖靈獎4位,拉斯克獎8位以及其它世界科學頂級大家得主。2018年,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首開新聲,聲動全球,26位諾貝爾獎得主、9位世界殿堂級學術獎項獲得者科學家聚集上海滴水湖。然而,有人對此提出了異議。

有網友表示,中國辦得了這樣的論壇嗎?畢竟中國的科研水平不高啊。毫無疑問,這種想法是偏激的。科研不是雜技表演,不是綜藝節目,不會在你面前晃來晃去。近年來來我國的科研發展是有目共睹的。

世界頂尖科學家將聚上海,日本諾貝爾獎得主:比起日本更看好中國

人類歷史上的知識突破都是少數天才創造的,從來和數量沒關係。但是為什麼數量重要,因為沒人知道誰是天才,只能儘可能讓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讓天才脫穎而出。但在過程中無法避免地會產生一大批墊腳石,要知道墊腳石不是目的,是結果。一百個博士生裡,幾個將來能成大牛的也就一到兩個。那幹嘛招那麼多博士生呢?

因為誰知道是哪一兩個。所以,教育將決定國家未來的科研能力。那麼我國的教育如何呢?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是十分重視教育的,比如,孔子授徒三千,孟母三遷的故事也激勵著無數後人。先聖先賢們為重視教育開了個好頭。國人在中國文化和國民生活中的不經意間就受到這種薰染,成了民族集體的潛意識代代相傳下來。科舉盛行之後更是如此,教育成了平民最好的進階之道。我國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將會為科研發展輸送更多的人才。說到科學研究,日本諾獎獲得者也有話要說。

世界頂尖科學家將聚上海,日本諾貝爾獎得主:比起日本更看好中國

聊到相比中國,為什麼日本能產出這麼多自然科學研究領域的諾貝爾獎得主?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笑稱,比起日本,其實他更看好中國未來的科學研究發展,並且,諾貝爾獎並不是評價科學家成就的唯一獎項,科學研究被認可和注意並不單隻有諾貝爾一個獎項。

“中國的科學研究很有希望,你們未來會有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也會有更多的科學家得到諾貝爾獎獲全世界的認同,現在你們需要耐心點。”野依良治說。(育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