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社論:一黨彈劾凸顯尷尬 美國社會將付代價

【僑報11月2日社論】10月31日,眾議院針對推動彈劾特朗普的調查程序決議案進行了全院表決,並且以232票對196票通過。根據決議案內容,特朗普彈劾調查程序進入了調查獲得正式授權、聽證會更為公開的新階段。

侨报社论:一党弹劾凸显尴尬 美国社会将付代价

11月1日,特朗普在白宮說,彈劾是一場騙局,“你不能彈劾沒有任何過錯的總統”。圖為特朗普當天在出發赴密西西比州前接受媒體採訪。這是美國國會眾議院10月31日投票通過彈劾調查程序的決議案後,他首次面對媒體。(圖片來源:中新社)

佩洛西和另一名彈劾調查的主要領導者、民主黨議員、眾議員情報委員會主席謝安達(Adam Schiff)表示,這個決議案及相關投票就是對共和黨方面認為“調查程序不正當”的回應,給了共和黨特定議員更多的傳訊證人的機會。 但這個“回應”顯然令特朗普、白宮及共和黨方面不滿。特朗普第一時間發推特譴責這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獵巫行動”。他的2020競選顧問、白宮、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等都發聲明稱這個投票只是證明了對特朗普總統的彈劾調查“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騙局”,不僅非法、違憲,而且從本質上是“非美國”的,根本就是出於政治目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對著一件似乎客觀的事情,各自觀點與說法卻截然相反,這樣的事近年來出現過多次。今年的“通俄門”穆勒調查就是典型。美國政壇的分裂、黨派的對立一次又一次地被證明、被擺在民眾的面前。

這次眾議院通過彈劾調查程序決議案的票型更為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這幾乎就是一次按照黨派站隊的、涇渭分明的投票。算上所有的贊同、反對及棄權票,沒有一名共和黨人支持彈劾程序,而僅有兩名民主黨人投票反對彈劾。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獲得了正式授權,但彈劾本身從一開始就是“一黨彈劾”。回顧歷史,離這次最近的一次總統彈劾,1998年對民主黨出身的總統克林頓的彈劾,還有眾議院50多名民主黨議員投了贊成票。這樣的“對比”讓黨派鬥爭、政治分裂的加劇如此直觀地呈現,更加凸顯了此次彈劾體現出的方方面面的尷尬。

“一黨彈劾”的一個尷尬之處在於,彈劾推進的全程必然圍繞著關於彈劾本身是否合法、是否公平的爭議聲音。民主黨和共和黨不可能說服彼此,這樣的爭論聲音只會越來越大,反而讓彈劾調查的主題本身——特朗普究竟有沒有以對盟友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來換取烏克蘭政府加強對他的政敵、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及其兒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的調查——成了邊緣化的議題。

從彈劾程序本身來看,“一黨彈劾”幾乎沒有讓特朗普下臺的可能,所以“政治目的”確實是不可否認的動因,這也成為本次彈劾的尷尬之一。與眾議院不同,參議院的多數黨是共和黨,共和黨、民主黨和獨立參議員所佔有的席位分別是53席、45席和2席。根據眾議院關於彈劾程序決議案投票的“票型”,不僅基本按黨派站隊,而且僅有的兩名“倒戈”者還是民主黨議員“倒戈”到反對彈劾的陣營中去。這使得除非出現爆炸性、戲劇性事件, 參議院基本不可能有20名共和黨參議員去支持彈劾特朗普從而彈劾成功。

這次尷尬的“一黨彈劾”可能最終的結果甚至一開始的目的本來就不在於真的“彈劾成功”,雙方的真正目標都是即將開始進入激烈階段的2020總統大選。作為總統的特朗普、作為執政黨的共和黨,在2020年大選將要到來、特朗普努力爭取連任的情況下,大量的彈劾聽證會、證人傳訊等,勢必將大量牽扯他們的精力,也難以避免對輿論有重大影響。“通俄門”調查的結果明顯有利於特朗普,“烏克蘭通話門”調查迄今為止也還沒有什麼大大對特朗普不利的“猛料”,但要說特朗普多麼一塵不染地清白無錯,他和家人、親信在相關指控中完全沒有任何不妥當的地方,也難以讓民眾——尤其是中間選民——信服,民調中支持彈劾的人數在“烏克蘭通話門”爆出後明顯上升證明了這一點。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一黨彈劾”給特朗普、特朗普鐵桿支持者和共和黨帶來的,是大選無論如何會受到不利影響的尷尬。

但無論如何,兩黨鬥爭的加劇實際上代表的是整個美國社會的分裂,就像近年來圍繞著健保、移民、稅收、預算等多個議題的國會鬥爭、府院之爭一樣。決議案通過後的民調數據表明,在“彈劾”問題上,美國民眾的觀點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現象。美國社會在經濟、政治、種族、性別等種種因素作用下嚴重分裂的尷尬狀況,被鮮明地凸顯了出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