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電影《少年的你》上映一週。對於片方來說,這是一部成功的電影,票房有望突破12億;對於演員來說,這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周冬雨、易烊千璽和年輕的配角們多了一部代表作;對於社會來說,這部電影引發了對

校園霸凌的關注,但只關注校園霸凌還遠遠不夠。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少年的你》校園霸凌開出惡之花,在這惡之花的背後,是原生家庭的種種問題埋下了禍端的種子。今天,影小妹就來深度剖析一下電影中4位少年的原生家庭之殤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01不存在的爸爸和不靠譜的媽媽

陳念被魏萊和她的跟班盯上,導火索是陳唸對胡小蝶的同情,陳念為墜樓的胡小蝶蓋上自己的校服,與冷眼旁觀的其他同學是如此格格不入,也被魏萊當做是對她“威勢”的挑釁。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但魏萊敢那麼肆無忌憚地欺負陳念,根本原因還是陳唸的背後沒有能保護她的家人。

電影中沒有交代陳念爸爸的去向,或許是英年早逝,或許是父母離異,父親的角色是缺失的

陳唸的媽媽又是個拖後腿的,賣三無面膜,欠債還不上,滿世界躲債,留女兒一個人在家裡面對時不時的砸門、辱罵,樓道里還貼滿媽媽欠債不還的小海報,全校同學都在手機裡收到了這張追債海報,令陳念在學校裡抬不起頭來。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從陳念和媽媽通電話的情況來看,陳念才更像是母親,而她的媽媽卻像個幼稚的孩子,是非不分,連自己的日子都過得一團糟,又哪有能力保護女兒?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在魏萊眼中,被所有同學看不起、也沒有家人維護的陳念,簡直是個再合適不過的霸凌對象。只是魏萊小看了陳念,不知道她那麼倔強堅韌,不光會報警揭發魏萊的惡行,還有勇氣去保護後來被魏萊欺負的徐渺,最終更是把壞事做盡的魏萊送上了不歸路。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最近有研究表明,父母外出打工會顯著增加留守兒童在校園霸凌中淪為參與者。在留守兒童中,每月至少2到3次欺負別人的學生佔26.3%,被欺負的學生佔了36.3%,這足以說明父母的缺位對於孩子過正常的校園生活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如果陳念有完整的家庭、靠譜的父母,也許她的悲劇就不會發生。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02被迫過早野蠻生長的“拖油瓶”

陳念好歹還有個不務正業的老媽,劉北山的情況更為極端。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爸爸拋妻棄子,媽媽想要再嫁,把小北當成“拖油瓶”。“她也沒什麼本事”,短短一句話,說明小北很能體察媽媽謀生的艱辛,也以此來平息自己的委屈和不甘。

小北躺在床上講述自己吃肉包子捱打的經歷,“我高興啊,肉包子不是經常能吃到的”……這段回憶沒有配樂,只有平靜的述說,小北眼角滑落的淚水特別觸目驚心。小北成全媽媽離開了家,“後來我回去看過,她搬家了”,再普通不過的一句話,字字扎心。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13歲進入社會野蠻生長,小北的認知裡只有非黑即白的“要麼欺負人、要麼被人欺負”。在小北的世界裡,沒有人關心他“疼不疼”,直到陳唸的出現。所以就很好理解小北為什麼會願意為陳念頂罪,因為她是和他抱團取暖、互舔傷口的那個人,他們的感情比愛情還要難得。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即使被親生父母拋棄,當鄭易說起要讓小北的媽媽看看他被捕後的樣子,小北憤怒了,他的心裡確實有怨恨,但他依舊在意那個生他養他又離棄他的女人。所以陳念第一次去他家的時候,小北說的是“

那你為什麼還來我們家”,家裡明明就只有他一個人,可他用的是“我們”,也許是他期待或者想象著這個家裡還有親人、還有媽媽陪伴著他。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如果在一個正常的家庭里長大,可以好好讀書,有家人的關愛,也許小北的人生就是另外一種模樣。他和陳念一樣被迫早熟,被迫堅強,所以才特別令人心疼。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03在傲慢偏見冷漠中長大的公主

魏萊滾落臺階的時候,只覺得她罪有應得、大快人心,她逼死了胡小蝶還不知悔改,又對陳念做了那麼多可怕的事,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天使面孔、蛇蠍心腸。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只有在平靜下來之後才會明白:其實,魏萊也是受害者。歸根到底,魏萊是被陳念失手誤殺了,再也沒有未來,而且,她變成這個自私冷漠、不擇手段的樣子,原生家庭難辭其咎。

胡小蝶死後,魏萊曾被警方調查,她原本滴水不漏地扮著乖乖女,一聽說鄭易在聯繫她的媽媽,魏萊的假面具立刻就碎了,原形畢露說出了許多惡毒的話。

後來求陳念不要報警的時候,魏萊又說因為復讀“我爸已經一年沒和我說話了”,什麼樣的父親會因為女兒成績不夠好,就一年不和她說話?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警方去魏萊家裡調查,鏡頭掃過魏萊得過的各種獎盃,魏萊的媽媽疏離又客氣地應付著鄭易,不屑地說陳念那種家庭教育不出什麼好孩子。

著墨不多,卻很清晰地勾勒出了魏萊的原生家庭——父母對她期望很高,她想做個完美小公主,但父母對她的關心僅限於在她滿足他們期望的前提下,如果她表現不夠優秀,父親就把她當空氣。魏萊的父母瞧不起那些家境不如他們的人,這種傲慢、偏見和冷漠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魏萊,而且影響很深,魏萊經常把“我媽說”掛在嘴邊,也變成了比親媽更可怕的利己主義者,她成為校園霸凌的施暴者,隨意踐踏胡小蝶、陳念們的尊嚴。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魏萊死後,父母來認屍,父親只看了一眼就走了,母親呆立一瞬,才站立不穩陷入崩潰。直到最後,他們也不會意識到:是有錢有權卻沒有人情味的他們害死了自己的女兒。

04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成了施暴者

在魏萊的兩個跟班裡,羅婷(左一)是得力的幫兇,徐渺(右一)是被動的服從者。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徐渺會放過躲在垃圾箱裡的陳念,因為她的心裡還存有良知和善念。在沒有人可以欺負的時候,魏萊和羅婷就開始欺負徐渺,因為徐渺不像羅婷對魏萊那樣“忠誠”。

其實羅婷(左一)也是個有故事的少年,只是礙於電影的篇幅,她的故事交代得不多。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陳念報警之後,羅婷被學校勸退,她的爸爸直接在學校的樓道里就對女兒拳打腳踢,羅婷很是“熟練”地護住頭部蜷縮起身體捱打,這說明她在家裡被揍是家常便飯。

在電影最後的閃回裡,還有一個羅婷想把喝得爛醉的爸爸背起的鏡頭,當時的羅婷面無表情、無計可施,說明她已經習慣做這樣的事了,對此已經麻木。

面對鄭易的問話,羅婷滿不在乎地說“胡小蝶那個聖母婊”。說起陳念,羅婷更是非常氣憤:“她就是裝可憐就有男人保護她,男人都是豬嗎?”很顯然,羅婷對男人是有怨憤的,而這種怨憤就是從她的父親身上得來的,她受不了陳念竟然能得到來自男人的保護。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有數據表明,社會上50%的施暴者都來自有虐待行為的家庭。羅婷有一個酗酒、家暴的父親,在家中過得暗無天日,到了學校裡,羅婷願意用魏萊給予她的“權力”,化身施暴者去讓胡小蝶、陳念們也不好過。魏萊死了,羅婷之後的人生依舊會籠罩在原生家庭帶來的陰影裡。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如果父母沒有缺位,陳念和小北就不會有那麼慘烈的青春。

精緻利己的家庭教育讓魏萊成了“捕食者”,最後也死於自己的冷漠和囂張。

羅婷原本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卻把原生家庭的創傷帶到了校園裡,變身成了施暴者。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一輩子也治癒不了,甚至會外化成校園霸凌。《少年的你》能夠同時引發對於校園霸凌原生家庭的反思,這就是這部電影上映的最大意義了。

《少年的你》不只聚焦校園霸凌,4個少年的原生家庭悲劇更慘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