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蘋果差距到底有多大?體驗Mate 30 Pro後:還是被高估了

如今如果選擇一款高端手機,幾乎只剩下了蘋果和華為兩個選擇,而筆者最近經常被問到華為Mate 30 Pro和iPhone 11系列怎麼選擇的問題,還有人想入手Mate 30 Pro,問我是否能撐得起如此高的售價。而之前這個問題我還挺難回答的,但是最近深度體驗Mate 30 Pro之後,我認為多多少少有些被高估了。那麼華為和蘋果相比差在哪裡了呢?又有哪些優點呢?今天來簡單聊聊!

軟硬件生態

華為和蘋果差距到底有多大?體驗Mate 30 Pro後:還是被高估了

從蘋果切換到華為,剛上手時充滿了新鮮感,但新鮮感過後軟件和硬件的生態成為最不習慣的地方。軟件生態指的是iOS中有很多獨佔的、付費的高質量軟件,很多效率類軟件我不僅花了錢,而且每天都在使用,而安卓手機上根本不存在,非常彆扭。

華為和蘋果差距到底有多大?體驗Mate 30 Pro後:還是被高估了

而硬件生態指的是自己的iPad、AirPods,換到華為之後連接體驗大打折扣,尤其是AirPods主打的就是與iPhone的完美交互,硬件生態上華為的周邊產品體驗不及蘋果。

系統交互體驗

華為和蘋果差距到底有多大?體驗Mate 30 Pro後:還是被高估了

之前用過搭載EMUI 9.1的榮耀9X,上手Mate 30 Pro的EMUI 10後,有眼前一亮的感覺。不僅整個界面變年輕了,很多圖標都進行了重繪,設置界面重新排版,更加簡潔高效。而且加入了大量的非線性動畫,交互動效充滿了質感,很有安卓原生的感覺了。

但是這畢竟是華為重視交互體驗之後第一個大版本更新,跟擅長系統交互的iOS相比,整體的體驗上還是差一大截的。

硬件設計細節

華為和蘋果差距到底有多大?體驗Mate 30 Pro後:還是被高估了

華為這幾年在手機設計方面持續發力,每一款機型的設計都堪稱經典,但是跟iPhone相比,還是有很多設計的細節方面總感覺不夠精緻。比如前面三顆攝像頭並沒有做黑化的隱藏式處理,就那麼光明正大的放到了劉海中,這樣的設計無疑增強了劉海的存在感,減少了正面的觀感。

華為和蘋果差距到底有多大?體驗Mate 30 Pro後:還是被高估了

另外前後玻璃和金屬中框的過渡方面,個人感覺Mate 30 Pro也沒有iPhone 11 Pro那樣的順滑和流暢,稍微有一些段落感。而背面設計上雖然iPhone 11 Pro有些醜,但是磨砂背板和凸起的模組是用一整塊玻璃打磨而成,雖然醜但在設計的細節方面絕對精緻。

華為和蘋果差距到底有多大?體驗Mate 30 Pro後:還是被高估了

最後在一些硬件性能上也有差距,比如蘋果iPhone 11 Pro系列這次的屏幕顯示效果上非常出色,處於頂級OLED的水平,而華為手機的屏幕只能算二線;比如華為缺少了雙揚聲器,因此在立體聲效果方面不如蘋果等等。

華為相比蘋果的優點

華為和蘋果差距到底有多大?體驗Mate 30 Pro後:還是被高估了

雖然這次說的是差距,但是華為Mate 30 Pro身上還是有很多優點的。超強的拍照能力、非常具有創新性的外觀設計和瀑布屏、支持5G網絡、超強的快充和續航能力、更強大的商務屬性等等。

華為和蘋果差距到底有多大?體驗Mate 30 Pro後:還是被高估了

最後筆者想說的是,客觀對比華為Mate 30 Pro和iPhone 11 Pro之後發現,兩者互有優劣。拋開營銷的噱頭回歸日常體驗,我認為iPhone的產品力還是要略強於華為Mate 30 Pro,而Mate 30 Pro的能力有些被高估了。正視差距才能繼續進步,希望華為能越做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