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如果現在出道,大概率還是天王

天王如果現在出道,大概率還是天王

作者 | 王得勁兒
如果,把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陶喆放到今天,重新出道,他們還能成為天王嗎?喜歡rap和打籃球的周董,能否競爭得過跟他有著相同愛好的小老弟們? 前幾天,在新音樂產業觀察公眾號上看到文章《如果天王現在出道》。這篇文章認為,之前那批樂壇“天王”們的歌詞內容,情感表達等等,也不都是那麼優秀,如果用現在的標準去評判,“他們大多數都會淹沒人群之中”。 一首音樂作品的歌詞內容,情感表達如何,這都是很主觀的事情,沒有標準答案。我們這批聽周杰倫長大,已經奔三奔四的人,很難理解現在這批鮮肉的音樂好聽在哪裡。
多年前,更早的一批聽眾,同樣無法理解我們為什麼會去聽一個小眼睛在電視上碎碎念(我說的不是李誕!)。
2002年,《環球時報》一篇報道曾這樣闡述對於周杰倫的看法——“對於非新人類來說,他的歌亂哄哄的,除了反覆嚷嚷讓大家來舞雙節棍外,沒給人留下什麼印象。”

2004年,《新京報》採訪知名樂評人王小峰,他對於周杰倫是這樣評價的。
天王如果現在出道,大概率還是天王圖片截自新京報的採訪《王小峰:周杰倫還遠遠算不上是文化偶像》(2004)”誰的歌更好聽,不好比較。不過,在唱片工業繁榮的年代,流行音樂產業的運營方式與盈利邏輯與今天不同,
在那套模式下出現的音樂明星,與今天的藝人相比,確實存在很多優勢,這些優勢讓他們更容易變成形象更飽滿,作品質量更有保障的藝人。這樣的藝人,在那個年代成為了天王天后,放到今天,從概率上講,確實也更容易出頭。 首先,在唱片業的黃金時期,賣唱片是行業收入的重要來源,所以,唱片公司對於藝人專輯的製作是比較重視的。
然而,進入21世紀,因技術革新等原因,唱片的銷量急轉直下。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提供的歷年全球唱片實體銷量數據顯示,在進入2000年以後,全球實體唱片銷量開始明顯的持續下降。2005年以後,下降幅度進一步增大。2010年,曾負責林俊杰專輯發行工作的星文唱片老總劉思齊稱,五年前林俊杰唱片還能賣到百萬,現在連周杰倫都賣不出了。 唱片不好賣,經紀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便轉向了演出等商業活動,對於歌曲的製作也顯得沒那麼上心了。而隨著時代的進一步發展,科技水平越來越高,明星的運營模式也發展出了各種新的類型,比如選秀、偶像養成等。在這種情況下,歌曲的質量早已不是決定一個藝人能否走紅的唯一原因。 而唱片收入的下降,勢必影響經紀公司在開發新人時的投入力度和心態。
幾十年前,音樂市場在培養藝人的時候,講究的往往是給藝人樹立一個飽滿的形象,這個形象最好能夠與目標受眾產生某種共振,使得藝人能夠長期維持人氣。比如,趙傳的歌曲《我是一隻小小鳥》,針對的是會買唱片、有共鳴、會去聽演唱會的中產階級。而陳淑樺的歌曲《夢醒時分》則是針對當時的都市新女性。 為了讓藝人的形象能夠立住,當時的唱片公司也願意把力量和資源集中投入到一兩個藝人上,給他們時間,讓他們在市場上站穩。以剛剛提到的陳淑樺為例,當年李宗盛給她當製作人,用了足足三張專輯,逐步幫助陳淑樺改變曲風,樹立“都市新女性”的形象。
天王如果現在出道,大概率還是天王左圖是陳淑樺在EMI發行的專輯《口琴的故事》(1983),右圖是陳淑樺在滾石發行的專輯《跟你說,聽你說》(1989),後者創當時的銷量紀錄,號稱臺灣市場第一張破百萬的專輯而現在,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的很多經紀公司,在運作藝人的時候,往往講究快速迭代,而不是長期扶持一個明星。數據顯示,即使在偶像經濟最為發達的韓國,一個偶像團體從出道到被市場遺忘的週期,除了極個別的,往往最長也就30個月。 前幾年,飛兒樂團成員、知名製作人陳建寧曾表示,現在唱片公司投資成本越來越少,新人不易成氣候。曾經捧紅范曉萱的李亞明也說:“唱片公司帶著賭博心態籤新人,推出1、2張沒紅,就換下一位。” 這種局面的壞處顯而易見,藝人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在市場上建立自己的獨特性,明星越來越多,巨星越來越少。而且能夠走紅的藝人類型也會開始轉變,那些被人一眼就能輕易看出的優點,比如顏值高等,對於藝人來說變得更加重要。而才華、知識儲備、自身氣質是否能引起受眾共鳴等“軟實力”,雖然重要,但相對難以被快速識別,想掙快錢的唱片公司沒有耐心去挖掘這樣的藝人,也不敢用好幾年的時間當做賭注去扶持這樣的歌手。 但目前,市場已經出現“流量”疲勞,內容品質問題的長期存在,讓大眾更多的開始消費老歌。(據IFPI的《2019音樂聆聽報告》顯示,中國最喜歡的音樂類型,“老歌”排第二)

在這種情況下,擁有紮實創作功底,同時作品又具備較高傳唱性的音樂人,更容易脫穎而出。幾十年前的天王,幾乎都是這樣的人。

天王如果現在出道,大概率還是天王

放在當下的市場,這些十幾、二十年前的專輯仍然突出


當然,這篇文章無意證明周杰倫或者誰如果穿越到今天出道,就一定比某個頂流小鮮肉更強,拿著個例概括現象,意義也不大。本文想說的是,今天的當紅藝人,如果在音樂上有野心,他面臨的困難很可能比幾十年前的藝人要大得多,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做的比前輩好,在概率上講,可能性不大。 另外,“巨星天王重新出道不一定比新人強”,這個觀點後面往往還跟著一個邏輯,那就是——很多天王,靠著曾經的成績站在高位,如果把他們拉回起點讓他們和後生重新競爭,他們不一定更強。所以,觀眾也不要太相信“權威”,要給新的音樂人機會。 這種邏輯存在問題。

首先,消費者沒有寬容、鼓勵新人的義務。歌手紅了一首歌,獲得了一批核心聽眾,那麼,在他下次發歌的時候,這批核心聽眾裡有很多人會對他的新作品報以更大的寬容度,即使新歌沒那麼驚豔、好聽,聽眾也願意下載,甚至付費,這是人之常情。 而且,前輩依靠自己打下的江山爭取資源和用戶,享受紅利,這是商業規律。每個年代的新人都需要在前輩的光環下另闢蹊徑,找到自己的位置,當代是這樣,周杰倫的年代是這樣,羅大佑乃至更早的年代也是這樣。 更重要的是,很多已成名歌手,會利用自己的行業地位來培養聽眾審美。 比如張雨生,在獲取市場地位,以及唱片公司內的話語權之後,出了專輯《卡拉OK.臺北.我》,這張專輯的風格比較先鋒,並沒有太顧及受眾口味,銷量一般,如果不是張雨生唱,可能賣得更差。這樣的一張專輯,如果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沒有地位和資源,恐怕很難做出來,做出來也不會被多少人知道。但張雨生做出來後,這張唱片中的很多深刻思想和先進理念得以傳播,潛移默化地拔高了受眾的品味,這比一張白金唱片更有意義。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