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寧區:示範產業富鄉村 農民增收不停步

邕寧區:示範產業富鄉村 農民增收不停步

初見成效的小龍蝦產業讓壇西村農戶喜笑顏開 胡光磊 攝

沃柑基地:農旅結合 鄉村振興

走進位於邕寧區中和鎮中和社區貴德坡的貴德沃柑基地,5000餘畝沃柑園山水相連,風景宜人,株株果樹開始披上黃色的“新裝”。

目前正是沃柑生長的關鍵時期,記者看到不少農戶正在地裡忙著除草、加肥,精心護理著每一棵樹苗。“在家門口做工能補貼家用,工作之餘還能兼顧家庭。”正在工作的農戶玉少蘭有兩個子女在外地讀書,家中老母親體弱多病需要照顧,基地的工作解決了她的後顧之憂。

“基地借用貴德坡現成的山形水勢資源發展規模沃柑種植,農戶通過土地流轉獲得收益,每年還有近百名農戶和貧困戶依靠基地務工增加超過25000元的收入。”基地負責人孫庭春告訴記者,連片種植的沃柑,不僅帶動了當地產業的發展,漫山的沃柑樹還把山坡裝扮得更秀美,推動當地實現了“百姓富”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據介紹,基地目前還建設有采後處理中心,由中和鄉那例村、壇西村利用集體經濟產業發展資金進行資產入股,引進了先進的採後處理流水線及冷庫設備。每日可分選500噸高品質水果,冷藏250噸成品鮮果。公司按協議每年按投資額的8%—10%逐年返給入股村委分紅,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有山,有水,還有沃柑,我們希望未來這裡能成為遊客青睞的鄉村旅遊目的地。”站在山頂觀光亭上遠眺基地,中和社區黨委書記孫興效對未來充滿信心。下一步,中和社區將依託貴德坡示範村屯、孫頭坡古民俗民居群落、孫沔紀念堂以及廣西壯族搶花炮非遺基地等景點,開發採摘、垂釣、騎行等產業園區拓展旅遊產業,打造具有特色的農旅觀光旅遊路線,進一步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

龍蝦基地:能人帶動 抱團發展

在邕寧區中和鎮壇西村小龍蝦基地,長滿水稻的池塘裡,小龍蝦正自由遊弋。基地負責人黃釋課說:“基地養殖有100多畝小龍蝦,水田裡除了養蝦,還種有水稻,一塊地有兩種收成。”黃釋課說。

黃釋課是一名返鄉創業的致富帶頭人,近年來,在他的帶領下,壇西村那煙坡充分流轉閒置土地資源,採取“公司+黨員致富帶頭人+基地+農戶”的形式,實行統一經營的管理模式,發展綠色循環產業,以基地作為試點,以點帶面覆蓋周邊農戶,同時優先吸納貧困戶參與養殖、務工。目前,基地採取小龍蝦與水稻共同培育的“稻蝦共作”模式開展生態循環養殖,可年產小龍蝦1萬—1.5萬公斤,有機稻穀超過2.5萬公斤。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基地務工、入股分紅增加收入。

明確的產業方向帶動了農戶的增收積極性。那煙坡有80%農戶抱團參與,眾籌資金支持產業建設。不少黨員農戶還通過基地的牽線搭橋,前往外地學習先進的養殖技能,提升致富能力。

“我們把閒置土地利用起來、用產業把群眾聚集起來,齊心發展、共同致富,才是長久持續的發展模式。”在黃釋課看來,目標明確、齊心協力的那煙坡定會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


免責聲明:本頭條號發佈的轉載內容及配圖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對內容真實性由原作者保留,本號不做承諾,如涉及內容、圖片的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法律顧問單位:廣西法嚴律師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