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州神池县----因县城西北一潭池水而名

山西忻州神池县----因县城西北一潭池水而名

神池县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总面积1451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

一、历史沿革

1、春秋为楼烦地。战国属赵。秦属雁门郡。东魏置长宁县。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改开阳县。

2、唐初改常宁县,武德四年(621年)废。辽重熙九年(1040年)置神武县,为武州治。金废神武县入武州。

3、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建神池堡。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神池县,治今址。

4、1914年属雁门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58年并入五寨县,1961年恢复神池县。1983年属忻州地区,2000年属忻州市。

二、地名来历

在神池县城的西北边有一潭池水,百姓称其为“西海子”,文人称“神池”。明代刘养志在《文昌祠记》中记载道:“宁武北距黄花岭,皆祟岭叠嶂,乌道虬盘。踰岭而下,自巅抵麓十五里,地少平,有水一浤,生于源,去无迹,旱不涸,雨不盈,鱼藻不生.名曰神池。”此神池水,实为地下泉水,故冬夏不涸。

三、旅游景点

山西忻州神池县----因县城西北一潭池水而名

1、毛主席路居纪念馆。前身是在民国二年(1913年),瑞典牧师万尔恩兴建的,是当时的耶稣教堂。1948年4月5日,中央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及任弼时、徐特立等一行由晋绥边区出发,向河北省西柏坡行进时,经岢岚、五寨达于此,留宿一晚。2006年县政府出资作了重新修缮,除原样保留毛泽东丰功伟绩馆外,增设了神池民俗馆。

山西忻州神池县----因县城西北一潭池水而名

2、大磨沟舍利塔。位于太平庄乡大磨沟村西500米处的摇铃山上,矗立着一座高4.6米的舍利塔。据《神池县志》记载,这座舍利塔建于北魏年间,顶置莲花合龛,内雕石佛,龛顶八角系铃,覆以塔刹。

山西忻州神池县----因县城西北一潭池水而名

3、辘轳窑沟悬空寺。位于神池县烈堡乡烈堡村西南2.5公里处,紧临西长线。悬空寺悬崖与人工建筑相结合,景色别致,六孔并列,小洞星罗棋布,大洞深远莫测,洞壁上有人工修凿痕迹,配合自然状态宛若巧夺天工。据碑文记载,悬空寺始建于明朝天顺四年,当年寺院主持为道玄禅师。

山西忻州神池县----因县城西北一潭池水而名

4、八角古城。八角镇是一座明代军事堡城,城墙四方合围,基本完好,南门尚存。明弘治二年(1484)兵使王璇筑八角堡。嘉靖四年(1525)建八角仓,六年扩建。城堡建成后,取“拔橛”的谐音,起名八角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