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绞死前说了什么?如何评价永历皇帝?

用户62781199621


根据史料记载,永历皇帝被吴桑俘获以后,发生了这么一段对话。

吴三桂把皇帝送到公所。皇帝自己面朝南坐下了,到天亮的时候。吴三桂和属下的官员们相继过来见过皇帝,有的人下拜,有的人则是磕头。

过了一会儿,吴三桂觐见,一开始他表现的十分高傲,见了皇帝后只是长揖,并不磕头。

皇帝问他:你是谁啊?

吴三桂沉默不言。

皇帝再问他。吴三桂遂伏地不起,直接就跪下不敢起来了,然后才说了自个的身份。

皇帝问他:“你不是汉人吗?你不是大明的臣子吗?为甚么甘愿当汉奸叛国负君?你自己问问你自己你的良心在哪里?

吴三桂哑口无言,就像是个死人一样什么都说不出来。

皇帝最终说:“算了,我也没什么说的,我是北京人,我想看见祖宗的陵寝而死,你能做到吗?

吴三桂说:'我能做到。'

皇帝说:“那你走吧”,吴三桂这个时候伏在地上起都起不来了,左右人把他扶出去,见他脸色如死灰,汗流侠背,从这以后就再也没有敢见过皇帝。

有次可以看到,吴三桂的内心里,也是为他自己所做的一切而自卑的吧。

他不敢见皇帝,也不敢把皇帝送到北京献俘,怕中途被人劫了去,就提议说就地处决把,这时候连满洲的将领都看不下去了,爱星阿说:“永历怎么也算是我们的皇帝,这要是直接斩首,未免失了体面,还是让他自尽,留个全尸比较好”;安南将军卓罗也说:“怎么都是死,他既然做过皇帝,我们就全了他的体面把。”,于是吴桑就把朱由榔父子抬到门首小庙内,用弓弦勒死。永历皇帝由此殉国。

作为南明的最后一个皇帝,永历的性格是十分懦弱庸碌的,也就是所谓的无能决定命运,他喜好权利。曾经和广东拥立的邵武帝发生内讧,又极度懦弱。每当清军来袭的时候,朱由榔就开始跑,于是在其有生之年到处逃窜,甚至是逃到了缅甸,更缺乏能力。正是他的无能才使曾经一片大好的局面毁于一旦,所以说做皇帝他是失败的,但他在临终的时候没有摇尾祈怜做出皇帝叛国的事情,最终殉国而死,也算是不负他身体内流的那点血脉吧。


关河南望


公元1662年6月1日,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被吴三桂用弓弦绞杀,之后焚尸烧棺,终年40岁。永历之死,和他懦弱庸碌的性格有直接关系。



永历政权鼎盛时期曾控制半壁江山,包括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七个省。还有北方山西、陕西、甘肃一带以及福建浙江沿海。台湾郑成功也一直高举反清大旗。但内部互相倾轧,永历不能平衡安抚各方势力。终致主将孙可望降清。永历不听从将领李定国和夔东十三家会合的建议 ,一路南逃至缅甸,给缅王奉献了大批珠宝,随行官兵放下武器才得以入境。缅王弟弟政变篡位,杀尽永历侍从近卫,永历沦为俘虏,受尽屈辱。吴三桂进兵缅甸,永历修书给吴三桂乞怜无效,缅王屈服把永历献给吴三桂。



永历和吴三桂见面,史料记载了这样一段内容:

三桂进见,初甚倔傲,见王长揖。王问之谁?

三桂噤不敢对。再问之,遂伏地不能起……

王切责曰:“汝非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

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

汝自问汝之良心何在?”……



据相关记载,清廷内部在是否杀永历一事有争议,吴三桂坚持主杀,最后因为恐生意外,上书就地处决。吴三桂主张斩首,在满洲将领爱星阿和安南将军卓罗劝说下,将永历父子绞杀,并命昆明知县烧棺焚尸,吴三桂捡了几块骨头回京交差。被封异姓亲王。

吴三桂叛明降清,剃发易服,屠戮汉族同胞,残杀永历,罪恶滔天。降清复叛,反复无常,寡廉鲜耻,狗彘不如。


且听风吟品鉴历史


南明永历皇帝名叫朱由榔,他的父亲名叫朱常瀛,是明神宗的七儿子,被封为桂王。朱由榔是桂王的三儿子,被封为永明王。

顺治三年十一月,朱由榔在肇庆宣布登基,年号永历,不久奔往梧州。 以后奔走在桂林、柳州等多地,后来进入云贵,倚重李定国、孙可望。

后来李、孙二人之间内斗,孙可望落败,率军投降清军,永历政权实力大减。

清军三路大军进军云南,永历皇帝和李定国、白文选逃入缅甸境内。平西王吴三桂镇守西南,决心赶尽杀绝。

朱由榔给吴三桂写了一封信,提起当年崇祯皇帝死后,吴三桂缟素誓师、提兵讨贼的壮举,大加赞美。又说起自己当前的处境,说自己的命运现在都掌握在吴三桂的手中,自己愿意服从新朝,只求能够活命。

在书信的最后,朱由榔哀哀地恳求:“仆今日兵衰力弱,茕茕孑立,区区之命,悬于将军之手。如必欲仆首领,则虽粉身碎骨,血溅草莱,所不敢辞。若其转祸为福,或以遐方寸土,仍存三恪,更非敢望。倘得与太平草木,同沾雨露于新朝,惟将军是命。冀裁之。”

吴三桂毫不理会朱由榔的哀求。

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吴三桂的大军进入缅甸,缅甸人把朱由榔父子送到军前。

《南疆绎史》记载了朱由榔和吴三桂见面的情景。朱由榔南面而坐,吴三桂入见,朱由榔“切责良久”,最后叹息说:“今亦已矣!我本北人,欲见十二陵而死,汝能任此事乎?”

显然,朱由榔明白自己不会有好结果,希望在死之前能够看一看祖宗的陵墓。

吴三桂答应了,带着朱由榔回到云南。

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元年的四月二十五日,吴三桂派杨坤、夏国相等人,在滇城的篦子坡用帛带把永历皇帝朱由榔和皇太子等人勒死,火焚尸体。

至此,南明永历政权灭亡。


于左


永历皇帝朱由榔是万历皇帝的孙子,父亲朱常瀛是万历皇帝的第七子,如果在和平年代,他也许能做一个和平年代的郡王,逍遥于世界,享受这个世间的荣华富贵。但是很不幸,他生在乱世,怎么也没有想到命运可以让他延续明皇室的血脉。

(永历帝)

1.初露头角,袭受桂王

天启七年(1627年),桂王朱常瀛就幡衡阳。崇祯十七年(1644年),这一年张献忠亲率大军主攻湖南,目标直指河南,衡阳最终失守,于是桂王南逃梧州。这时桂王朱常瀛已经病入膏肓,朱由榔沿袭受桂王之位,这就是永历皇帝。

(张献忠作战路线)

2.寄人篱下,监国称帝

1646年,随着隆武帝朱聿键在福建汀州被俘,在万历这一枝里也只有桂王朱由榔最近了,于是在两广总督丁魁楚等胁迫下在广东肇庆称监国,此时他只有23岁,随着前方战败的消息不断传来,永乐帝又被裹挟回了梧州,随后在肇庆宣布登基称帝,在一个多月内实现了由亲王到监国,再到皇帝的转变。

(此时南明形势)

3.颠沛流离,东躲西藏

他没主见,没气魄,没眼光,在永历朝完全成了权臣内斗的工具,甚至还被被孙可望以武力胁迫到安龙府囚禁过三年,虽然此时一度有回光返照,永历政权一度占据东南数省,以大西军为主干组成新明军抗清,连获大捷。但不久就再次流离失所,吴三桂亲率兵攻云南,永乐帝逃到缅甸,最后被清廷抓到,身死国灭。

(南明覆灭)

身在乱世,担不起历史的重任,永历皇帝就是一个悲剧。

特邀嘉宾:一枚蜻蜓(第32篇)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1644年京城被攻破,崇祯皇帝自尽,大一统的明王朝灭亡,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政权被称为南明,南明不是一个延续的相承的政权,而是数个不同政权的统称,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

问题中所提到的永历皇帝就是,1646年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拥戴的桂王朱由榔。而永历政权也是南明政权中存在时间最长,抗清战果最大的一个政权。由于永历政权联合了大西军的余部,在大将李定国等人带领下,连破清军,斩杀孔有德和爱新觉罗.尼堪。曾一度据有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等地。

眼看着“反清复明”要从口号变为现实,却发生了“三王内讧”等一系列内部问题,最终朱由榔被迫逃往缅甸,后吴三桂率兵追入缅甸,缅甸国王将朱由榔献给吴三桂。

《南疆绎史》是一本纪传体南明史,记载了弘光、隆武、永历三朝的一些往事

其中有一段朱由榔和吴三桂见面的情景的记载。

朱由榔南面而坐,吴三桂入见,朱由榔“切责良久”,最后叹息说:“今亦已矣!我本北人,欲见十二陵而死,汝能任此事乎?”

吴三桂虽然将其带回云南,但是还是在昆明篦子坡用弓弦将永历皇帝父子以及家眷勒死。


一点点历史


张献忠死,大西军在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的带领下入主云贵,加入抗清洪流,奉南明永历为正朔,与东南郑成功、张煌言等遥相呼应,南明俨然呈现出中兴之态。

而当南明第一名将李定国两蹶名王,杀孔有德、尼堪,尤其是杀尼堪,更将南明复兴事业推至颠峰。

尼堪首级被割下之时,三军欢声雷动。

“东珠璀璨嵌兜鍪,千金竟购大王头”的诗歌传颂一时。

曾经不可一世、纵横天下的女真八旗兵被打蔫。

清廷在震惧之中,尝有放弃川、滇、黔、粤、桂、赣、湘等七省之议。

天下无数忠于明室的官绅百姓精神大振,交口同称大明中兴有望。

黄宗羲神采飞扬地说:“逮夫李定国桂林、衡州之捷,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以来全盛之天下所不能有,功垂成而物败之,可望之肉其足食乎!屈原所以呵笔而问天也!”

在江南秘密从事反清复明活动的顾炎武也欣然赋诗:“不有三王礼,谁收一战功?”

这种形势下,一代沉猜雄主顺治深感力不能制,被迫开门放狗,放出豢养多时的汉奸洪承畴、吴三桂。

洪承畴挂西南五省经略,建幕府于长沙,威逼利诱,招降孙可望,硬生生地扳转了局势。

吴三桂为平西大将军,进取云贵,会攻昆明,迫得李定国和永历帝君臣失散,永历帝慌不择路,入了缅甸。

顺治十八年九月,吴三桂与征西将军爱星阿调动满、汉、土司兵及降卒共十万人,猛扑缅甸,不除永历誓不休。

躲藏在缅甸阿瓦城的永历帝逃无可逃,自知大限将至,在枯瘦的灯下,亲自研墨铺纸,字字泪、句句血,给三桂写了一封长信,全信大意如下:

将军虽是新朝的雄镇,却本是本朝的勋臣,世代接受本朝封爵,镇守外疆,烈皇帝(指崇祯帝)对将军可谓深恩厚爱。岂料国家遭受不测之祸,李闯逆贼作乱,闯入京师,逼死我先帝,掠杀我人民。将军能够缟素誓师,提兵问李闯之罪,应该说对本朝还是很有感情的。无奈清兵入京,其向外宣称是替本朝复仇,暗地里却包藏了问鼎中原的野心。将军重新觅得红颜,却忘了李闯逆贼身死之后,长江以北土地,已非本朝所有。南方重臣不忍我社稷颠覆,全力支撑起江南半壁,日夜图谋收复旧土。然而新政刚建,戎马已至。闵皇帝(指弘光)初登大位,转瞬便成清人阶下之囚。福建兴师,复立新君,既使不能保全宗社于东土,尚思可以偏处于一隅。但清人贪得无厌,进兵攻取了福建并灭亡我隆武皇帝。当是时,朕远遁于广东,痛心疾首,几乎不能生存,还有什么心思和能力恢复大明江山?众多大臣仍然不忍心看着我我二祖列宗开创的基业就此毁灭,再三强求,朕才勉强答应继承大统。可是,朕自登极以来,一战而楚失,再战而西粤亡。朕披星戴月,流离惊窜,不可胜数。幸得李定国迎朕于贵州,奉朕于南宁、安隆,自认为已经与世无争。不意将军忘掉了君父之大恩,一心要建清朝开国的功勋,督师入滇,犯我天阙,致使朕在滇南得不到寸地以安身。将军的功业算是伟大了!但将军忍心这么做还是不忍心这么做呢?朕因此遗弃中国,旋渡沙河,指望可以借缅国以保残生。朕出险入深,既已舍弃了社稷之江山,又承祖先的德泽苟延残喘于外邦,以为可以幸免。现在将军竟然不避艰险,亲至沙漠,提数十万之众,追拿孤苦无助、亡命天涯的故国之君,天下太狭太小了!天覆地载之中,竟不能容朕一人!将军既然已封王锡爵,为什么一定还要逼死朕以邀功!长思太祖高皇帝(指朱元璋)栉风沐雨取天下,朕不能身受寸地,却成全了将军建功之能。将军既毁宗室,今日又要灭我父子,感念诗经中“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的句子,怎能不惨然心恻?将军不但是我中华之人,还是我朝世代食禄之后裔。即使不肯怜惜朕,难道不念当日先帝大恩?即使不念先帝大恩,难道不念二祖列宗?即使不念二祖列宗,难道不念你自己的祖父?不知新朝与将军是何亲何戚,又给予将军何种深恩厚赐,天涯一介孤客又有何仇何怨于将军?对新朝来说,你是尽忠竭力,对本朝你来,你是在除草绝根,如果将军因此而自以为智,实不知适成其愚。将军对清朝自以为厚,而清朝对将军诚以为薄,千秋万代以后,史书记载,会认为将军是怎么样的人呢?朕今日兵单力微,虽得在虎狼卧榻边暂睡,父子之命悬于将军之手已显而易见。将军一定要得到朕的脑袋,血溅月日,封函报命,朕不敢辞。倘能转祸为福,反危就安,以南方片地立身,则朕惟将军命是从。这样,将军虽一时称臣于清朝,还可说是不忘故主的子孙,不辜负先帝的厚恩。希望将军认真考虑。(原文见顾公燮《丹午笔记》二二二条)

永历写这样一封信,仅仅出于求生的本能。

但也从这封信体现出,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

政治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搏杀,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别说吴三桂只是清廷的一条走狗,无权决定永历帝的生死,就算吴三桂掌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吴三桂为了自己的飞黄腾达、荣华富贵,永历帝也是非死不可的。

所以,写这样一封信,除了给历史加一个注脚,留下些许谈资给这个世界,并不能改变什么。

可怜的永历!

吴三桂急于斩永历帝脑袋向清廷表忠,满人鄙其人品,力保永历全尸

十二月初一日,吴三桂通过缅甸王的安排,轻取永历。

入了吴三桂大营,永历南面端坐,气色如常。

吴三桂标下官员逐一上前叩见,跪拜如礼。

众将参拜完毕,吴三桂神色忸怩,行长揖礼,不跪拜。

永历看他服饰不同,已猜出七八分,忍不住还是问了一句:“来人为谁?”

吴三桂嘴巴张了张,竟然说不出话来。

永历再问,吴三桂突然浑身发抖,不觉膝屈而跪。

永历切责道:“汝非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汝自问汝之良心安在?”

吴三桂三缄其口,状若死人。

永历最后改变了语气,长叹了一口气:“今亦已矣!朕本北人,欲还见十二陵而死,尔能任之乎?”

吴三桂弱弱答道:“某能任之。”

永历挥手让他出去,吴三桂却泥一样瘫软在地起不来,左右人上前扶他起来,搀他走出了永历的住所。

出来时,色如死灰,汗流浃背。

初三日,吴三桂将永历一行携至旧晚坡。

初四日,邓凯跪拜匍匐至永历面前,说:“今日事至此,皇上当行一烈,使老臣得其死所。”准备君臣一同赴死。

永历却心存幻想,说:“固然!有太后在,且洪某(承畴)、吴某(三桂)世受我家恩,未必毒及我母子。”

十二月十日,三桂下令离缅甸班师。

三月十二日,永历和他的眷属被押回云南昆明。

昆明城中百姓听说皇帝被押回,都流着泪站在街前迎驾。

清军把永历一家圈禁在世恩坊原崇信伯李本高宅内。

吴三桂虽然有心将永历押解赴京献俘,但考虑到路途遥远,担心在路上发生意外,建议就地处决。

此议,很快得到了清廷核准。

爱星阿询问吴三桂以何种方式处置,吴三桂急于向清廷表忠心,斩钉截铁地答:“骈首!”(即斩首)

爱星阿颇不以为然,说:“永历尝为中国之君,今若斩首,未免太惨,仍当赐以自尽,始为得体”。

安南将军卓罗也说:“一死而已,彼亦曾为君,全其首领可也。”

康熙元年(1662年)四月二十五日,吴三桂命纛章京吴国贵率亲兵前往永历囚禁之所,将永历和他的儿子,还有皇室王维恭之子抬出篦子坡门首小庙中。

吴国贵命人出示弓弦,准备用刑。

永历心如止水,面无表情。

他的儿子年仅十二岁,痛骂吴三桂道:“黠贼!我朝何负于你?我父子何负于你?乃至此耶!”用刑时辰一到,吴国贵随即下令用弓弦把永历父子和王维恭之子逐个勒死。

永历时年38岁。因死于篦子坡,后人取其谐音,改称“逼死坡”。

看着永历三人已经断气,吴三桂便命昆明县知县聂联甲亲运薪木至城北门外,将尸体焚化,然后尸灰四扬。

所谓锉骨扬灰是也,非有杀父杀子的血海深仇不做此断子绝孙、绝情寡义的恶行。

吴三桂,狠毒心肠,一至于此。

永历被勒死时,“滇人如丧妣,罢市哀恸。各街市民假称丁艰丧服,半皆缟素”而“风霾突地,屋瓦俱飞,霹雳三震,大雨倾注,空中有黑气如龙,蜿蜒而逝”

云南百姓感念故主旧恩,次日,以出城上坟为由,在篦子坡寻得未烬小骨葬于太华山。


覃仕勇说史


朱由榔,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汉族皇帝,年号永历,史称永历皇帝。

南明政权

1644年,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明朝遗室南移,建立南明政权抵抗清朝。

1659年,清军入关15年后,在吴三桂的打击下,南明政府不得不逃亡缅甸,投靠缅甸王。

1661年,迫于清军压力,新缅甸王将永历皇帝移交给了吴三桂。

永历皇帝与吴三桂

吴三桂把皇帝送到公所。皇帝朝南坐,到天亮时。吴三桂和标下旧官相继入见,有的下拜,有的磕头。

过了一会,三桂进见,一开始十分高傲,见了皇帝后只是长揖。

皇帝问:你是谁?

吴三桂默不敢对。

皇帝再问之。吴三桂遂伏地不起,然后才说了自个的身份。

皇帝切责曰:“你不是汉人吗?你不是大明臣子吗?为甚么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自问你之良知安在?

三桂闭口伏地若死人。

皇帝最终说:“算了,我本是北京人,想还见十二陵而死,你能做到吗?

吴三桂对:'我能任之。'

皇帝令之退下,吴三桂伏地不能起,摆布扶之出,则色如死灰,汗浃背,自后不复敢见。

但是,吴三桂并没有遵守诺言,他认为路途遥远,建议清军将永历就地处死,以绝后患,清军采纳了吴三桂的建议。

1662年6月在昆明被绞死,终年40岁,在位16年,其身亡处后改名为逼死坡。


我是扒哥历史!


扒哥历史


记住,除了自己,谁都靠不住!

天下人最想做的莫不是皇帝!但要看是做哪样的皇帝,太平天子嘛,悠悠岁月,得享人间荣华富贵;而亡国之君,则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永历皇帝就是后者。他是万历皇帝的孙子,南明小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

但他做皇帝主要干一件事:跑!

在清军的追赶下,从广东肇庆跑到广西梧州,再跑到桂林,后来还被劫持到了贵州,再搬家到昆明,最后跑到了缅甸。

他折腾了16年,但是,没能把大臣们团结起来一致抗清,反而内乱不断,最后,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甸国王把他作为礼物献了出去。

《阳秋杂录》记载了两人会面的情况:

少顷,三桂进见,初甚倔傲,见王(即永历帝)长揖。王问为谁,三桂噤不敢对。再问之。遂伏地不起。及问之数至,始称名应。王切责曰:“汝非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汝自问汝之良心安在?”三桂缄口伏地若死人。王卒曰:“今亦已矣,我本北京人,欲还见十二陵而死,尔能任之乎?”对曰:“某能任之。”王令之去。三桂伏不能起,左右扶之出,则色如死灰,汗浃背,自后不复敢见。

吴三桂虽然说“某能任之”,但是,汉奸的话一般都不靠谱。吴三桂没有送永历皇帝去北京,而是在昆明就将其绞杀,终年40岁。

永历皇帝身死国灭,不过,他的年号倒是在他死后一直在台湾使用,直到11年后,郑成功的孙子降清。

反过来,说说这位苦主永历皇帝。永历和永乐只差一个字,但两个人能力、本事能差出十万八千里。用个流行语,两个人之间,差着好几个吴三桂呢!

明末史学家张岱说他:永历惟事奔逃。

当代史学家顾诚说他:毫无主见,用人不但,难当大任。

永历皇帝病急乱投医,清军打他,他没办法,派人去日本搬救兵,去澳门找葡萄牙人求救,甚至派使者去罗马找教皇哭诉(他的母亲妃子都受洗入教了),要十字军东征。

在吴三桂攻入缅甸后,他给吴写信哀求:岂天覆地载之中,竟不能容朕一人哉!

这些,都没能救得了他。

因为,自己不行,求谁都没用。


饮水君


在公元1659年,也即是清军入关15年后,在清军吴三桂的冲击下,永历皇帝不得不逃往缅甸。而缅甸国王提出,要永历皇帝缴械才能进入,单纯的永历皇帝被逼赞同,缴械进入了缅甸。而1661年,面临清军的压力,缅甸发作政变,国王的弟弟篡位杀了哥哥。新国王派兵突击永历皇帝驻地,进行了血腥的残杀,永历皇帝的大多数随行人员,在没有任何兵器的情况下被残杀殆尽。

永历皇帝被逼做了俘虏,此刻南明的大将李定国,派军不断进入缅甸,企图接回永历皇帝,可是最终都失利告终。而此刻大清戎行不断陈兵缅甸。新国王为了讨好大清的统治者,所以将永历皇帝押解送到了吴三桂的兵营。而其时的前史也记载了永历皇帝在被杀前与吴三桂的对话。

其时的皇帝朝南而坐,吴三桂却十分的高傲,仅仅作揖。皇帝问:“你是谁?”三桂默不作声,皇帝再问:“你不是汉人么?不是大明的臣子么?为何甘为奸细?”三桂此刻急速跪在地上,头埋在地上,仍是一句话不说。皇帝叹了口气,说:“算了,我本是北京人,想见12陵而死,你能够做到么?”三桂回答说:我能做到。然后退了出去,面如土色。

永历皇帝知道自个的命要损失在这个奸细手中,而仅有的请求是死在北京,难免让人唏嘘。可是虚伪的吴三桂却连这点请求也没能满意,真实的小人也。因为吴三桂怕押解永历皇帝进北京的途中,出现意外,或许李定国等人的阻拦。因此,主张清军就地将永历皇帝杀死,并且是斩首。这对一个皇帝而言无疑是奇耻大辱,最起码的庄严也没有。

就连其时帐下的清军将领都无法承受,将领爱星阿以为,永历皇帝毕竟是我国的君主,直接斩首未免太惨了,自杀保全全尸更是稳当。吴三桂才不得不容许,最终命令,将永历皇帝押解到小庙里,用弓弦活活勒死。吴三桂做奸细,做到这个程度,也是没谁了。李定国知道皇帝被杀后,吐血哭泣,感到大明已完了。以为自个辜负了国家,无颜面见世人,此后不断吐血,很快就死了。

临死的遗言只要七个字,“宁死荒郊,勿降也!”意思是,甘愿死在荒郊野外,被野兽吃掉,也不能屈服清军做奸细。最终的大明残军记住了这句话,誓死不屈服,最终在清军的冲击下,进入了缅甸的边境,在此久居,繁衍生息。如今在那里还有几十万的明朝后嗣,说汉语,写汉字,连一切的生活用品都是我国供给,他的姓名叫做果敢。


幽默滑稽君


大明自李自成入京,崇祯自缢后疆土被一分为三,北为满清,中为大顺,南为南明。

1646年,年仅23岁的朱由榔(桂王一派)被群臣推上皇位,建年号为永历,这就是南明的永历政权。当时的唐王一脉抢先在广州称帝,建年号为“绍武”。在清军大兵压境的形势下,绍武政权和永历政权相互内斗,不久在清军的猛烈攻势下,绍武政权灭亡。1647年底,南明的抗清形势曾一度好转,福建、江西、两广、湖南等江南七省取得抗清大捷,还有北方山西、陕西、甘肃一带以及福建浙江沿海。台湾郑成功也一直高举反清大旗。而当南明第一名将李定国杀孔有德、尼堪,特别是尼堪首级被割下之时,三军欢声雷动,更将南明复兴事业推至颠峰。

清廷在震惧之中,尝有放弃川、滇、黔、粤、桂、赣、湘等七省之议。

这种形势下,千古一帝顺治派出汉奸洪承畴、吴三桂,洪承畴挂西南五省经略,建幕府于长沙,威逼利诱,招降孙可望,硬生生地扳转了局势。

吴三桂为平西大将军,进取云贵,会攻昆明,迫得李定国和永历帝君臣失散,永历帝慌不择路,一路南逃至缅甸,给缅王奉献了大批珠宝,随行官兵放下武器才得以入境。

躲藏在缅甸阿瓦城的永历帝自知大限将至,亲自研墨铺纸,字字泪、句句血,给吴三桂写了一封长信,现摘录几段:

众多大臣仍然不忍心看着我我二祖列宗开创的基业就此毁灭,再三强求,朕才勉强答应继承大统。

不意将军忘掉了君父之大恩,一心要建清朝开国的功勋,督师入滇,犯我天阙,致使朕在滇南得不到寸地以安身。将军的功业算是伟大了!但将军忍心这么做还是不忍心这么做呢?

父子之命悬于将军之手已显而易见。将军一定要得到朕的脑袋,血溅月日,封函报命,朕不敢辞。倘能转祸为福,反危就安,以南方片地立身,则朕惟将军命是从。

1661年,面临清军的压力,缅王弟弟政变篡位,杀尽永历侍从近卫,永历沦为俘虏,受尽屈辱。新国王为讨好大清的统治者,将永历皇帝押解送到了吴三桂的兵营。

根据史料记载,永历皇帝与吴三桂有以下这么一段对话。

在吴三桂军,永历南面端坐,气色如常。

吴三桂属下相继过来叩拜皇帝,不久吴三桂觐见,他只是长揖,并不磕头,表现的十分高傲。

皇帝从服饰已知道身份,故意问他:你是谁啊?

吴三桂沉默不言。

皇帝再问他。吴三桂遂伏地不起,直接就跪下不敢起来了,然后才说了自个的身份。

皇帝问他:“你不是汉人吗?你不是大明的臣子吗?为甚么甘愿当汉奸叛国负君?你自己问问你自己你的良心在哪里?

吴三桂哑口无言,就像是个死人一样什么都说不出来。

皇帝最终说:“算了,我也没什么说的,我是北京人,我想看见祖宗的陵寝而死,你能做到吗?

吴三桂说:'我能做到。'

皇帝说:“那你走吧”,吴三桂此时伏在地上已无法站立,左右人把他扶出去,见他脸色如死灰,汗流夹背,从这以后就再也没有敢见过皇帝。

三月十二日,永历和他的眷属被押回云南昆明。

明城中百姓听说皇帝被押回,都流着泪站在街前迎驾。

吴三桂虽然有心将永历押解赴京献俘,但考虑到路途遥远,担心在路上发生意外,建议就地处决。

1662年,吴三桂在征得清朝的同意后,将永历皇帝本人用弓弦活活勒死于昆明,与朱由榔随行的24人全部遇害,无一生还。当天“滇人如丧妣,罢市哀恸。各街市民假称丁艰丧服,半皆缟素”而“风霾突地,屋瓦俱飞,霹雳三震,大雨倾注,空中有黑气如龙,蜿蜒而逝”

永历时年38岁。因死于篦子坡,后人取其谐音,改称“逼死坡”。

云南百姓感念故主旧恩,次日,以出城上坟为由,在篦子坡寻得未烬小骨葬于太华山。

吴三桂弑杀永历皇帝的行为遭到了汉人的普遍唾弃,后来他举兵反清的时候,打出“汉家”旗号,江南无人响应。得知永历皇帝被杀,还在云南坚持抗清的李定国急得吞血,他连呼三声“大明亡矣”,不久后卧床不起,气绝身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