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美軍勝利頗有運氣成分,但戰役意義非比尋常

瓜達爾卡納爾島,位於南太平洋上的所羅門群島之中,素有飢餓之島的稱呼。在這個人煙罕至的小島上,美國和日本爆發了慘烈的廝殺。此戰中,美軍的勝利其實頗有些運氣的味道,畢竟美軍在戰鬥裡錯誤頻出。但他們的對手卻也問題多多。而這場戰役在某個角度上,美軍用運氣打贏的戰役,為何能成為戰爭的轉折點呢?它有什麼意義呢?

一、瓜達爾卡納爾島

事實上,從日軍開始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以及臨近的圖拉吉島為據點,準備修築機場時,美國方面就已經注意到了他們。雖然在1942年5月日軍的MO作戰被迫停止,但是他們仍舊佔領了圖拉吉島和瓜達爾卡納爾島。

日軍隨後就在圖拉吉構建了水上飛機基地,並在不久後於日瓜達爾卡納爾島的倫加角,開始建設大型機場。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美軍勝利頗有運氣成分,但戰役意義非比尋常

其中瓜達爾卡納爾島是日軍計劃中的重點,因為相比於圖拉吉島,瓜達爾卡納爾島雖然山多叢林多,但是它的北部因為隆加河沖積平原的存在,所以這裡就要比圖拉吉島更適合建造機場。因此日本先後派遣了門前鼎大佐的第11工兵隊,以及岡村德長少佐的第7工兵隊來到瓜島修築機場。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美軍勝利頗有運氣成分,但戰役意義非比尋常

按照日軍的計劃,他們將一次性的日本計劃一次性部署45架戰鬥機和60架轟炸機到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機場。這些飛機可以為向到達南太平洋的日本海軍部隊提供空中掩護,讓日軍無論是迎擊美軍的反撲,還是威脅南太平洋地區的航道都顯得遊刃有餘。

事實上,在某個程度上,它還可以成為一個入侵作戰的前哨站,便於日軍發動針對斐濟、新喀里多尼亞和薩摩亞的進攻。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美軍勝利頗有運氣成分,但戰役意義非比尋常

當然,日軍此舉固然是不能繞開美軍的監視,畢竟他們的海軍電碼已經被美軍破譯。針對於日軍在南太平洋的威脅,美國艦隊總司令,海軍上將恩斯特·金恩。他建議奪回所羅門群島,尤其是瓜達爾卡納爾島,防止以威脅美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補給路線。

該計劃得到了美國高層的認可,併為此調來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也從美國被運到了新西蘭。其他盟軍的陸、海、空軍部隊派到斐濟、薩摩亞、新赫布里底群島和新喀里多尼亞建立基地。

二、美軍混亂的準備工作

然而在籌備階段,因為瓜達爾卡納爾島不是原定的作戰目標,只是因為日軍在此地的機場即將修建完成,所以臨時調整目標。這就造成了美軍對於瓜達爾卡納爾島其實一無所知,他們對於此地的瞭解除去幾張老照片、一本有關所羅門群島的小說,就只剩下一張九十年前的老地圖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澳大利亞種植園主提供的情報了。可以說,美軍對於瓜島的認識,只能用低劣來形容。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美軍勝利頗有運氣成分,但戰役意義非比尋常

另一方面,部隊也是個大問題。預定參加瓜島戰役的陸戰一師,此前得到的消息是,他們在半年內都沒有作戰任務。所以師長亞歷山大·範德格里夫特少將在被告知,要參加於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戰役時,內心其實是崩潰的。

這是因為他的陸戰一師此時被抽走了大批老兵和軍官、士官,這些人被編入了新組建的陸戰二師和三師作為骨幹,而陸戰一師則補充了大量剛剛完成訓練的新兵。

換句話說,現在的陸戰一師,戰鬥力和老陸戰一師完全沒有可比性。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美軍勝利頗有運氣成分,但戰役意義非比尋常

更糟糕的是,範德格里夫特猛然發現,快要打仗了,可部隊卻還沒有到齊。第五團剛到新西蘭,第7團則全部都是新兵,剛剛結束訓練,並抵達了薩摩亞。而他最有戰鬥力的第一團,則還在開往南太平洋的路上。無奈之下,為了填補空缺,

他只能將陸戰二師所屬的第二團編入和額外三個營編入陸戰一師,但陸戰一師整體都沒有經過系統的登陸戰訓練,所以戰鬥力還是堪憂。

同時,美軍對於瓜島戰役的準備時間也過於短暫,四周的準備時間對於一次登陸作戰來說,實在過於倉促。現在大批的作戰物資堆在了新西蘭的奧克蘭港。港口太小,再加上又趕上了雨季,所以卸貨與裝載工作都成了問題。於是倒黴的陸戰一師此時還擔任碼頭工人的角色,一天三班倒的裝卸工作,搞得部隊十分疲憊,怨聲載道。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美軍勝利頗有運氣成分,但戰役意義非比尋常

而更為要命的是,負責整個作戰的羅伯特·霍姆利中將也是焦頭爛額,不僅他的司令部缺少人手,參謀短缺。而特混艦隊的指揮官弗朗克·傑克·弗萊徹中將也不願意讓他寶貴的航母在日軍的陸基飛機活動範圍停留過久,拒絕在戰區海域停留五天,只願意停留兩天

而霍姆利又無權指揮弗萊徹——這是因為美國高層根本沒有明確陸戰隊和特混艦隊的指揮關係——於是霍姆利索性撂挑子把指揮權扔給了弗萊徹。對於這種近乎撂挑子的情況,也導致了戰役準備更加混亂。

三、僥倖的勝利和非凡的意義

1942年8月7日,美軍在經過混亂的戰役準備工作後,終於對日軍發動了攻擊。陸戰一師在飛機艦炮的掩護下,對瓜達爾卡納爾島和圖拉吉島發起了進攻。不過進攻兩個島的美軍,待遇完全是不一樣的。進攻瓜達爾卡納爾島的美軍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因為島上的日本人都已經跑進叢林裡了。

美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機場,還繳獲了大批物資和建築設備,甚至還繳獲了啤酒和冷凍食品加工廠。但是他們卻把一天的時間都荒廢在了卸貨上,分工根本不明確,一些人忙的要死,更多的人卻在閒的要死。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美軍勝利頗有運氣成分,但戰役意義非比尋常

而進攻圖拉吉島的美軍就運氣差了不少,因為他們的進攻速度太慢,所以日軍躲進了掩體裡對美軍進行工事裡頑強抵抗。

大意的美軍剛一登陸就被敵軍的火炮轟擊,指揮官當場被炸成重傷,部隊也被壓制在灘頭上。直到後續部隊將81毫米迫擊炮送上灘頭,美軍才改善了局面。但激戰一晝夜方才全殲敵軍,也實在讓美軍顏面無光。

但之後的事情,就更加啼笑皆非和荒唐無比了。美軍艦隊疏於防範,在薩沃島海戰裡被日本海軍三川軍一中將所率領的第八艦隊打的七零八落。在這場薩沃島海戰中,多艘澳大利亞軍艦和3艘美軍巡洋艦被擊沉,並有1艘美軍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重傷。如果不是三川軍一不知道弗萊徹的航母已經不在這裡,恐怕他就要用艦炮問候瓜島上的陸戰一師了。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美軍勝利頗有運氣成分,但戰役意義非比尋常

而遭受重創的美軍也誤以為,日本海軍已經開始反撲。處於安全考慮,美國艦隊開始全線撤退。這樣就造成了一個很尷尬的問題,上岸的陸戰一師還沒有完成卸貨,重裝備和物資大多都還在運輸船上,還有一些部隊也還都留在運輸艦上。現在陸戰隊,必須獨自在這裡堅守,等待援軍了。萬幸的是,陸戰一師藉助繳獲的日軍設備,機場得以在四天內快速完成(主要是日軍已經完成了大多數的工作,機場主體已經完工)。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美軍勝利頗有運氣成分,但戰役意義非比尋常

更好運氣的是,日軍在這場戰役裡,犯下的錯誤更多。比如孤立的投入部隊,形成添油戰術。起初他們認為瓜達爾卡納爾島的美軍數量稀少,所以派遣的部隊不多,第一批上來的一木支隊不過兩千人左右,這些人自然就被陸戰隊輕鬆消滅。而當日軍在後續派來更多部隊時,已經為時已晚,陸戰一師已經挺過了最艱難的8月,可以很好的和日軍作戰了。所以之後9月至12月。日軍都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戰果。反倒是損兵折將,最後不得不灰溜溜的撤退。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美軍勝利頗有運氣成分,但戰役意義非比尋常

如果從戰術角度來看,瓜島戰役簡直是一場災難。從策劃到準備,從準備到實施,充斥著不靠譜和混亂。這無疑給戰役本身帶來了巨大,且不可預估的麻煩和風險。但是如果從戰略上看,它的意義是非凡的。不同於中途島戰役,雖然中途島戰役也是一場勝利,但並沒有能徹底結束日本的擴張企圖。

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則不同,它的勝利證明了,美軍在太平洋上一樣可以發起攻勢作戰,以擊敗日軍。這樣的意義,是中途島戰役所不能比擬的。

而且對於盟軍,心理上的勝利,可能要比軍事上的勝利更為重要。此前雖然有過勝利,但美軍內部仍舊對日軍有恐懼心理。

日軍往往被描繪為兇殘的存在,這也加深了美軍士兵對日軍的恐懼感。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勝利之後,美軍就不再恐懼他們,就如同陸戰一師說的那樣:“超人?不,他們只是一群狡猾的小矮子罷了。”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美軍勝利頗有運氣成分,但戰役意義非比尋常

而對於日本而言,這場戰役也是災難性的。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日軍損失高昂,有31000人戰死,1000人被俘,損失飛機約在683架-880架。並在一連串圍繞瓜島展開的海戰中,損失了1艘航空母艦,兩艘戰列艦,三艘重型巡洋艦,一艘輕型巡洋艦,十一艘驅逐艦以及六艘潛艇。這個損失,對於日本是無法恢復的損失,基於這個損失,日軍從此喪失了戰略主動權,從主動進攻轉向被動防禦。

這樣的轉變,就意味著日本的滅亡,已經不遠。

結語

或許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美軍的表現不盡人意。但依託有效的指揮和各種彌補措施,美軍最終贏得了勝利。這場勝利不僅標誌著美國從此掌握戰略主動權,更標誌著日本法西斯滅亡的開始。

此戰之後,美國可以充分的利用其國力,彌補之前的損失,並將海軍規模擴大化,從而更好的掌握戰略主動權,對日軍發起進攻。直至,他們將部隊推進至日本本土為止。

參考文獻:《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日記》

《細細的紅線》

《太平洋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