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救命稻草:紅夷大炮

紅夷大炮,其原型是歐洲在1600年前後製造的艦用長炮,在明代後期傳入中國 。

所謂“紅夷”者,紅毛荷蘭與葡萄牙也。據考證,第一批紅夷大炮來自於廣東陽江附近海域沉沒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獨角獸”號戰艦,根據與當時歐洲火炮標準的對比,紅夷大炮原型是英國的艦載6磅、12磅、18磅前裝滑膛加農炮。明朝官員往往在這些巨炮上蓋以紅布,所以訛為"紅衣",也稱紅衣大炮。

明朝的救命稻草:紅夷大炮

紅夷大炮

紅夷大炮在設計上與當時明朝本國擁有的火炮相比,有很多優點。

首先是射程遠,對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環節,即使現今也不例外。依據當時西方同類型炮數據,寧遠之戰所用最早的這一批紅夷大炮,有效射程(仰角不超過5度的直射)為500米以上,最大射程不到1.5公里。其次口徑大,一般在110-130mm之間,是前裝滑膛加農炮。第三炮管長,炮長3長,此由意味著炮彈的初速高、威力大。第四精度高,炮身重心處有炮耳,以此為軸,調整射擊度角和火藥用量,配合準星和照門,達到精確射擊的目的。最後管壁厚,炮管從口到尾逐漸增粗,符合炮膛內壓力由高到低的原理,降低了炸膛的風險。

明朝的救命稻草:紅夷大炮

很快紅夷大炮在接下來的寧遠之戰發揮了極大威力。天啟六年(1626年),敵酋努爾哈赤率諸王大臣,統領13萬大軍,號稱20萬,往攻寧遠。袁崇煥駐守孤城,將11門紅夷大炮架設在寧遠城上,猛烈轟擊後金官兵,八旗軍血肉橫飛,屍積如山,是努爾哈赤成軍以來的首次挫敗。

明朝的救命稻草:紅夷大炮

寧遠大捷

明朝的救命稻草:紅夷大炮

袁崇煥

天啟七年又寧錦大捷,紅夷大炮這一西洋來客進一步受到朝廷重視,袁崇煥提出的“憑堅城、用大炮”的戰略,取得了成功的實踐。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崇禎皇帝重新起用徐光啟,並且派遣李逢節和王尊德遠赴澳門,採購紅夷大炮。

明朝的救命稻草:紅夷大炮

徐光啟

明朝除了進口以外還大量仿製。從崇禎二年到三年,在畢方濟、龍華民和湯若望等傳教士的協助下在京仿製成四百多門紅夷炮,同時,廣東王尊德則從廣東招募工匠,利用從澳門炮廠借來的炮模製造了三百門紅夷炮。紅夷大炮以逐漸成了明朝軍中重型火器的中堅力量,將原來的重型大口徑火銃淘汰。

明朝的救命稻草:紅夷大炮

明末清初德國傳教士湯若望

紅夷大炮的使用雖然使明軍在遼東取得了幾次大捷,但它的侷限性也很大。炮體笨重,非常不方便移動,很多時候,乾脆直接固定到了炮臺上。在野戰時,多隻能在開戰之先就定點轟擊,而且射速極慢,如遇敵人騎兵衝擊很難再開第二炮。紅夷大炮造價太高,很難進行大規模量產。而且,大明王朝此時已積重難返,病入膏肓,無力迴天了。直接導致明軍在遼東屢戰屢敗,從此不敢與後金出城野戰,最終只能用笨重的紅夷大炮來守城 。

明朝的救命稻草:紅夷大炮

更致命的是明朝內部叛將投降後金帶走了很多紅夷大炮。崇禎四年,大淩河之戰,主將祖大壽投降,據明朝兵部統計,城中紅夷大炮、將軍炮等各型火炮3500門及配套的大量火藥槍彈俱為後金所有。崇禎六年四月十五日,孔有德及耿仲明率軍民一萬兩千多人於鴨綠江口向後金投降,帶來了後金急需的艦隊、紅夷大炮及匠人。

明朝的救命稻草:紅夷大炮

祖大壽

這些來自明朝的人力物力,對後金來說可謂如虎添翼。後金加快了紅夷大炮的仿製生產,到崇禎十二年(1639年),清軍已經擁有六十門自制的紅衣大炮。在松錦之戰發揮極大戰力,連破明軍據守的塔山、杏山二城。此後,後金(清朝)多次使用炮兵,使得原先以運動戰野戰見長的八旗部隊,具有了一定的支援和攻城作戰火力。

明朝的救命稻草:紅夷大炮

此後,後金逐漸掌握了先進的火炮生產和使用技術,在戰場上節節勝利,高歌猛進。而沒有了徐光啟的支持,西器東漸陷入停滯,明朝局勢,再次惡化,國祚斷絕只是時間問題。紅夷大炮被明廷作為救命稻草購買仿製,然而僅僅是改變武器,根本挽救不了大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