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涇縣:小店鋪搭乘祖國發展快車

吳楠生是安徽省涇縣茂林鎮人,在家鄉經營一家小店鋪長達34年。期間,披荊斬棘,發展壯大。“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搭乘國家發展強大的快車”,是他經營生涯中,對祖國發自內心的謝忱。

“啟動資金”受惠於國家

他至今都記得,最初做生意的啟動資金只有600元,其中,有500元是茂林鎮農村信用合作社給他的貸款。

那一年,他20歲,剛剛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為了不讓父母操心,也為了讓妻子和未來的孩子有穩定的生活,他琢磨著開個小店,和妻子一塊做點小生意。

他完全不敢想像還能向“國家借錢”,他更萬萬沒想到,一籌莫展時,國家真借錢給他了。

1985年,藉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和大力發展個體經濟的大環境,他用貸到的500元和攢下的100元,租房子、進貨品,在茂林鎮街道開起了一間22平米的小賣部。

雪中送炭的這筆貸款,為他點亮了未來的人生。如果說,最初的夢想成真,是國家伸出援助之手,那接下來的歲月裡,舉國上下大膽創新的改革、雷厲風行的作風,為個體經營創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

“稅費減免”激發了信心

34年,並非一帆風順,起浮不定的故事有許許多多。2005年年底的一個清晨,眼前被撬的卷閘門嚇到了吳楠生,打開店鋪,看到一片狼藉的貨櫃,他傻眼了。名酒、名煙、還有兩千多元零錢,全部洗劫一空,直接損失3萬多元,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加上市場不景氣、成本開支較高、經營前程迷惘、資金週轉困難,他一度心灰意冷。

讓他再振信心的,是2008年“停止徵收個體工商戶管理費”的好消息。之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暫免徵收營業稅”的通知。這還不包括取消的農業稅、農林特產稅。

這些免交的費用,每年為吳楠生省下一萬多元,累加起來也是不小的金額。

他用重燃的熱情和省下的這筆錢,擴建店鋪,成功升級的400平米“楠生超市”,在小鎮上街頭誕生。

為民所想的系列改革,是創業中的正向激勵。這些年,市場越來越活,坐在家裡閱盡貨品,進貨更加方便了;治安越來越嚴,連續13年未遭遇偷盜,睡覺更加放心了;農民越來越富,錢袋子滿滿,生意也更好做了。

“養老醫療”免去了擔憂

2017年,患了多年腸道疾病的吳楠生,被疼痛折磨的不行,為了除去病根,他去上海治療。因為是異地就診,他以為這筆醫療費沒法報銷。在家休養的日子裡,茂林鎮鎮政府負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事務的工作人員在得知他治療的消息後,來到他店中,向他講解了新農合的具體內容和報銷流程。那一次,報銷了8000多元。

吳楠生說:“我2012年買的新農合,到2017時也只交了千元左右,居然能報銷8000多,真是享了國家的福。”

早在2002年,他就買上了養老保險。“做生意的時候最羨慕的就是有單位的人,一想到做生意有一天沒一天的日子,我就緊張。沒想到我一個個體戶也能買上養老保險,再不用為養老擔心。”

新農合醫保給吳楠生的大病治療減輕了經濟負擔,而養老保險則是他的老有所依。

“沒有國家的繁榮富強,哪有我們的好福利,哪有各個產業的勃勃生機。”這是吳楠生經常唸叨的一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