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存款帶上“緊箍咒”,銀行下一個攬儲神器會是什麼?

結構性存款能替代保本理財原因有三:

1、收益高:由於結構性存款是本金做存款,利息做其他投資,所以其利率是普通定期存款利率的2倍以上。

2、期限靈活: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期限可選,沒到期錢不能拿出來,對於現金流動性有要求的需注意。

3、保本不保息,最終利率取決於投資收益:因為本金做普通存款,保本沒啥問題,但利息做的投資賠了就沒了,不過掛鉤的利率、匯率、黃金等本身風險是比較低的。

而實際操作中問題也不少:

1、“假結構”盛行,變相高息攬儲。“假結構”是當前監guan層最關注的問題,所謂的“假結構”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無真實的交易,銀行通過利潤調節手段變相滿足存款人的高收益。另一種是在產品設計時將掛鉤的衍生產品行權條件設置為幾乎不可能觸發事件,使得結構性存款變為事實上的固定收益產品。

2、中小銀行結構性存款佔比過高,業務體量與風控能力不匹配;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結構性存款規模總計11.13萬億元。其中,中資大型銀行有3.77萬億元,中資中小型銀行有7.36萬億元,中資中小型銀行佔總規模高達70%左右。

3、部分銀行風險計量不準確、賬戶劃分不適當;導致資本充足率、槓桿率等關鍵指標計算結果出現偏差,造成合規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隱患。

4、宣傳銷售不規範;向投資者傳遞出結構性存款“保本保息高利率”的錯誤觀念。

對於市場風險防範,深知只有專業才能在市場中生存 喜歡挖掘趨勢個股機會,穩健的朋友可以留意筆者每天更新的個股

查閱步驟:

一,點頭像“進入主頁”

二,底部查閱“筆者內參”

每日具體標的,每天按時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