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存款带上“紧箍咒”,银行下一个揽储神器会是什么?

结构性存款能替代保本理财原因有三:

1、收益高:由于结构性存款是本金做存款,利息做其他投资,所以其利率是普通定期存款利率的2倍以上。

2、期限灵活: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期限可选,没到期钱不能拿出来,对于现金流动性有要求的需注意。

3、保本不保息,最终利率取决于投资收益:因为本金做普通存款,保本没啥问题,但利息做的投资赔了就没了,不过挂钩的利率、汇率、黄金等本身风险是比较低的。

而实际操作中问题也不少:

1、“假结构”盛行,变相高息揽储。“假结构”是当前监guan层最关注的问题,所谓的“假结构”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无真实的交易,银行通过利润调节手段变相满足存款人的高收益。另一种是在产品设计时将挂钩的衍生产品行权条件设置为几乎不可能触发事件,使得结构性存款变为事实上的固定收益产品。

2、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占比过高,业务体量与风控能力不匹配;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结构性存款规模总计11.13万亿元。其中,中资大型银行有3.77万亿元,中资中小型银行有7.36万亿元,中资中小型银行占总规模高达70%左右。

3、部分银行风险计量不准确、账户划分不适当;导致资本充足率、杠杆率等关键指标计算结果出现偏差,造成合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隐患。

4、宣传销售不规范;向投资者传递出结构性存款“保本保息高利率”的错误观念。

对于市场风险防范,深知只有专业才能在市场中生存 喜欢挖掘趋势个股机会,稳健的朋友可以留意笔者每天更新的个股

查阅步骤:

一,点头像“进入主页”

二,底部查阅“笔者内参”

每日具体标的,每天按时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