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介紹岡山兒島的丸尾服飾從做學生制服轉型到牛仔褲行業。1965年他們從Canton Mills獲得到美國牛仔布,從美國進口了製造這些堅硬布料(當時是14.5oz ),生產了第一條以Canton為品牌名的牛仔褲品牌。並且為了將牛仔褲推向百貨商場,讓更多年青人買到,於是成立自家品牌BIG JOHN。(現在它家最經典就是15.5oz RARE系列牛仔褲了)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1967年丸尾服飾首度推出直筒防縮水的Big John M1002牛仔褲,褲子上附的紙標保證它是“正宗美國西部牛仔褲”,Big John從名字聽起來就像一個地道美國品牌,而且他們還在牛仔後袋的紙標上印著一個西部牛仔男人的形象。所以從外觀上看,大多數日本年輕人都以為這些褲子是從美國西部邊境走私進來的,瘋狂地追棒,銷售驚人。當地的西武百貨公司因為引進Big John系列產品,成為日本首家銷售牛仔褲的百貨公司。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在那個年代,第一批日牛品牌,像Big John, Edwin以及Big Stone都強調自己的牛仔褲和美國西部有關係。在廣告方面都會找來真正的嬉皮士當模特,讓這些人穿著各色牛仔褲在美國西海岸歡樂遊玩。給消費者的視覺衝擊,像極了舊金山反主流文化運動。所以當地左派學生運動的分子都成為牛仔褲的主要消費群體。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由於丸尾服飾的牛仔褲銷售傲人,這種成功也擴及兒島其它廠家。美國的Cone Mills對Big John刮目相看,承諾會供應穩定高品質的牛仔布料給丸尾。社長尾崎小太郎的弟弟順勢推出一條低價牛仔產品線,品牌叫Bobson。原本給Edwin代工縫製褲子的工廠,兩年後也成立品牌John Bull。作為前John Bull員工,平田俊清也出來創辦自己的Kapital, 試圖生產自家特色的牛仔褲。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當時日本近乎全部的牛仔褲都來自兒島這一座以生產學生服裝和襪子而聞名的城市。正當大家興志勃勃提高日本牛仔褲的產量之際。美國南方工廠罷工運動導致布料貨源不足或供貨延遲,造成日本牛仔褲廠商錯失不少訂單。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岡山縣和附近的廣島縣福山地區有許多紡織廠和靛藍染廠,成為美國布料替代來源。但此時還沒有任何日本公司能掌握生產厚重牛仔布料的技術。當時14.5oz已是很重磅了,哪怕現在14.5oz也很經典。後來隨時技術的更新迭代,才慢慢出現21oz,,甚至Naked&Famous最強32oz等重磅牛仔褲出現。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Big John作為兒島的老大哥,他們找到附近的倉敷紡織合作,希望能生產出首批真正的日本牛仔布料。他們想做出足以和Cone Mills 那一種14.5oz 防縮水的布料相抗衡。倉敷紡織首先得更換設備才能織出過去日本未曾聽聞的重棉紗線。接下來,公司還得尋找能製造美國牛仔褲“白芯”的方法來染色的合作伙伴。經過多方對比,他們找到了在廣島縣福山市的貝原(KAIHARA)染坊與織布工廠。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貝原染色廠在無意中聽到Cone Mills運用一種叫Rope dyeing繩狀染色的方法之後,社長的兒子貝原良治和染色師傅一起設計一套機械系統,讓紗線能持續在靛藍染料中進進出出。最終出來的顏色看起來就像美國的原始布料,後來倉敷紡織生產新的牛仔布料KD-8,它與Cone Mills產品不相上下。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再加上日本YKK供應拉鍊,三菱與重機重新調校他們的縫紉機,以便處理厚重的牛仔布。在進口材料獨家生產Canton牛仔褲八年之後,丸尾現在終於在合作伙伴幫助下,可以完全利用日本原料生產Big John的純正日本牛仔褲,成為日牛的先驅品牌,也被叫亞洲牛仔褲啟蒙者。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到了1970年代中期,日本消費者已經能買到各種牛仔褲,從仿美國的本土品牌,例如:Big John, Bobson,Betty Smith,Bison,John Bull以及Edwin,到真正的美國老牌Levis,Lee和Wrangle都有。從牛仔褲首度進口的二十年後,以及Big John推出十年後,日本牛仔褲從最初垃圾堆般的骯髒軍人褲市場,演變為一個無所不在,競爭激烈的零售網絡,牛仔褲已成為日本民眾日常平民服飾了。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14.5oz厚重牛仔布技術突破,Big John稱為日本牛仔褲先驅

最後我們發現推動日本牛仔褲發展的,往往不是專業訓練的設計師,而是企業家,進口商或者音樂工作者。這些先驅們不斷尋找貨源,取得技術突破以及說服遲疑的零售商等等。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和佩服的,你覺得呢?歡迎加入丹寧說【原色牛仔褲交流】圈子,留言與我們交流,謝謝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