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佛”其實不是“佛”?

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

到了曼谷就去拜“四面佛”

已經成為大部分遊客必做的事情

而各種傳說也使那裡香火越來越旺

可是,絕大部分人並不知道

四面佛到底是哪尊佛?是什麼來歷?

實際上,這其實是個非常大的誤解

四面佛並不是佛教意義上的“佛”

而是“梵神”

“四面佛”其實不是“佛”?

“四面佛”並非佛教的佛

泰國是個佛教國家,從古至今泰國人所信仰崇拜的宗教大多是佛教,當今約95%的泰國人是佛教徒。但是,在泰國既有佛教寺廟,也有印度教寺廟,在那裡都可以見到華人熟悉的“四面佛”,而且形象也和佛像有類似,所以很多人就都以為“四面佛”就是佛教中的“佛”。

通過口耳相傳,“四面佛”在民間也被描述得越發“靈驗”,甚至成了最火的旅遊點之一。遊客一到曼谷,就會去拜“四面佛”求財求福。

“四面佛”其實不是“佛”?

但實際上,這裡有一個極大的誤解,需要釐清的是,“四面佛”並不是佛教中所指的“佛”,與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都是不一樣的。

泰國人對這四面的神像確實很尊崇,認為其掌管著榮華富貴,是一個法力巨大的神。但泰國人將此神像稱為“拍蓬“(Phra Phrom),在對著神像禮拜時,都知道這不是在拜佛教中的“佛”,而是在拜“神”。有時,禮拜者還會請一些身著古代泰國民族服飾的女子邊唱邊跳當地的祭神舞,這些都不是佛教的儀軌。

“四面佛”其實不是“佛”?

©一路南風

翻譯有誤 應為“四面梵”


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國際佛教學院副教授釋阿難法師指出,造成誤解的最大原因應是翻譯問題所造成。通過考證,釋阿難法師指出,被民間漢譯為“四面佛”的雕塑,其實代表的是被印度教奉為至上神的梵神。

梵(Brahma)並不是“佛”(Buddha),這尊“四面”的梵神應該譯為“四面梵”才對,但長期以來大家都熟悉聽聞“四面佛”,早已習慣,要重新改名著實不易。


“四面佛”其實不是“佛”?


“梵神”是佛教的護法神

在釋迦牟尼佛證悟之前,古印度時期盛行印度教,據印度教的典籍,梵天出自金胎(梵卵),原有五頭,其一頭傳為溼婆神所毀,餘四頭,具四手。印度教信奉人是由梵神所創造,並實行嚴格的種姓制度:相傳從梵神(也稱大梵天)之口生出來的人是“婆羅門”,經梵神手生者名為“剎帝利”,由梵神之膝部出生者曰“吠舍”,而自梵神之腳生者稱“首陀羅”。種姓即代表階層,既互不相干且亦不能通婚。

而後佛教興起,在一些佛教典籍中記載,釋迦牟尼佛為天神等天道眾生演說佛法,其後梵神也發願成為佛教護法神,因此在佛教典籍中梵神也常被稱為“大梵天王”,在密教中被列為十二天之一,守護上方。

在曼谷的泰國國家博物館內,有一塊數千年曆史的雕像展示了悉達多太子(其後證悟成為釋迦牟尼佛)誕生時的場景。摩耶夫人在藍毗尼園生產時,眾神也在等待迎接,其中梵神正蹲跪著等待悉達多太子降生。

“四面佛”其實不是“佛”?

現尼泊爾境內的藍毗尼園

“四面佛”其實不是“佛”?

所以人們常稱的泰國“四面佛”

實際應為“四面梵”

並不是佛教的“佛”,而是護法神

在禮拜時還是需要分清的

資料丨《法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