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職兩個月,各種坑,又快到年了,該不該辭職?

浮萍漂泊誰與共


新員工入職,換個新環境,會有很多不適應,十分正常。如果不是特別嚴重的問題,沒有必要跳槽。

職場上90%以上的問題不是通過辭職來解決的,更應該安靜下來思考,看到底是公司的問題還是個人的問題,為了瞬間的爽,離職了,但是後面還是一樣面對新的問題。

新入職員工離職的“136”規律

入職1個月、3個月和6個月,是新人離職高峰期,集中的主要原因有與HR在工作內容、實際薪酬、團隊氛圍等方面沒有溝通到位,直接領導風格不能適應,學習成長髮展有障礙等,需要被重點關注。

新入職會遇到常見的“6大坑”

1、薪酬落差大。當時談offer許諾的好好的,來之後一個發工資了,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出入非常大,心裡不能接受。

2、崗位不匹配。工作內容完全不搭邊或者不是自己想的樣子,提不起精神,也找不到方向。

3、前人埋了雷。過來是填坑的,之前離職的人留下來爛攤子,沒有辦法搞定的,純屬於墊背的。

4、直接上級不對付。上級的工作風格和理念價值觀不能認同,配合起來非常的吃力,各種刁難。

5、沒有人帶一抹黑。工作完全是陌生的,在工作和團隊融入方面比較被動,無法快速切入角色。

6、公司文化比較怪。工作氛圍和行事風格很彆扭,沒有辦法認同,總覺得難以接受。

現在覺得比較難受,想走又考慮到了年關,開始糾結很正常。這時候離職出去機會比較少,過年沒工作了心裡不踏實,但這些都是次要的。

最主要的工作是否真的不適合自己,不適合沒必要強忍著,沒成長不說,還容易導致負面情緒加重,影響職業心態。

希望能認真評估和思考後,再做選擇,而不能衝動。

關注@HR那些事兒 供職互聯網大廠,用HR視角,為你職場答疑解惑。

HR那些事兒


說說我的經歷吧!我今年快40了,2009年從公司離職出來開廠(東莞長安)(離職前是公司生產部經理),開到2014年倒閉,欠了親戚朋友幾十萬,銀行幾十萬,當時的心情糟透了,像個無頭蒼蠅一樣找不到方向,那時候根本沒有心思去想別的,只想著趕快還賬,債務壓的我喘不過氣,頭腦發熱又借錢繼續做生意,在深圳坪山開過大排檔,在老家襄陽賣過潤滑油,後來又搞輛後八輪在山西寧武的煤礦拉煤都搞虧了,期間為了快速賺錢還賬還誤進了兩次傳銷,從來都沒有坐下來冷靜的想一想是不是該找個工作先做著,舊賬未還又添新賬。現在好了,轉行做海員了(大家可以百度海員這個職業),終於可以把自己的心平靜下來了,一年掙個十幾萬還一部分存一部分,等著有好的機會東山再起吧!


海員朋友


個人覺得,在沒有明確方向之前,謹慎辭職

我的親身體會,兩個月之前,一時衝動,辭去月薪一萬多的工作,想著憑藉自己的本事,到哪都能有口飯吃,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真的真的是圖樣圖森破啊,順便說一下,本人大齡程序猿

現在閒賦在家,投了幾十份簡歷,回覆的寥寥無幾,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晚上焦慮的睡不著

任何時候,都不要和錢過不去,想想自己的銀行卡餘額和房貸等,如果手裡的資金足夠承受自己沒有工作的代價,再做理會,否則,一定要謹慎辭職


用戶6539784526339


對於入職兩個月的新同事來說,如果是正規公司,應該是還沒有過試用期,不太清楚你的坑是什麼?但是就常規的一些事情,可以給你一些建議。

首先,我們要清楚為什麼入職,是因為工資高,還是因為就想找個工作,進來之後發現不適合自己,要離職,對於這一類的,建議是入職前把公司瞭解一下,現在網絡很發達,只要是正規公司,都會有一些信息的,做到心裡有數。

其次,我們為什麼要離職,無外乎幾個原因,比如晉升機會少,性價比低,價值觀不符,和領導不和等,但是,無論是哪個原因,好像都需要時間去了解,還有些原因是主觀的,比如和領導不和,換家公司就和了麼?再比如性價比低,也就是活幹的多,工資低,那問題是,兩個月的時間,還沒有了解,或者核心的工作,還沒有接觸學會,哪來的性價比?

最後,一般單位,試用期期間,特別是前三分之二的時間,對於單位來講都是虧的,因為你進來啥也不會,要教你,要帶你,要讓你瞭解企業文化等等。

我相信你的單位還有其他同事,如果是各種坑,是不是違法的,如果不是,那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別人可以幹,你就幹不了呢?換個公司就沒坑了麼?


憤怒的小鳥有信仰


這個問題我覺得我的回答題主應該更能接受一些,如魚是今年才畢業的,所以才入職4個月,周圍大部分同學也是才入職幾個月,總的來說,我們都是一群小白啊,小白在職場,最容易被壓榨,也是被坑的對象,說起來都是一把的辛酸淚。


首先第一坑:薪不對標

很多同學都反應說,之前公司招聘的時候,提到了薪酬標準與進入公司之後的實際薪酬差異很大,前者過多的誇大:累計各種福利待遇和畫餅圈套。而後者每月到手的工資寥寥無幾,所以我覺得這個工資這件事兒是最坑的!

並且工資拿的少不說,乾的還是最基層、最繁瑣的工作,經常處於被支配的狀態,沒有主動權。


其次第二坑:社保公積金

大部分職場小白入職的時候,其實根本就不瞭解社保公積金是什麼概念。就知道每月可能會扣除一部分,卻不瞭解自己繳納的比例與檔位是多少,所以開始盲目地上班。

有個同學給我講,上了幾個月班,她前幾天才發現自己公積金居然每月才繳納80塊錢,她覺得公司太坑了,怎麼事先都不講清楚繳納的比例!也怪自己太疏忽,不提前去問問。

因為公司之前只是說一句:為員工買齊五險一金,可是很多公司的標準不一,尤其是私企,社保並不是足額購買,公積金有些甚至都不會買,或者買的很低。

這對於員工來說,你不瞭解這些,就是一步步入坑,最後才發現自己繳納了最低檔的社保和公積金。


總結

所以題主覺得現在呆在公司實在是很坑,我建議你還是可以先物色其他的工作,看現在有沒有合適的工作,如果沒有,就靜觀其變,先過完年再說,春招的時候應該會好找工作一些。

我是@閆如魚,職場小姑娘,歡迎關注我,見證職場小白的成長路,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閆如魚


在回答題主提出的疑問前,我認為應該先搞清楚一個問題:

對於剛入職的新員工,會遇到哪些坑?

1、工作單位沒有想象的那麼好

對於剛入職新人,總是對職場,對公司抱有美好的期盼。結果真正進入公司後,發現完全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樣,每天工作不開心,工作狀態也開始變得萎靡不振,這是時候就會產生迷茫、焦慮想離職的想法。

2、薪資待遇低,工作壓力大

剛進入公司的新人,薪資待遇通常都會比較低,有的甚至都不能滿足日常的生活消費。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每天非常累,各種加班,壓力也很大。就會產生跳槽、離職的想法,認為換一個工作單位,就會好很多。

3、融入不到公司團隊,認為領導、同事都不好相處

剛入職一段時間,由於對公司,對領導以及同事都不是特別的瞭解,再加上公司各種利益的衝突,價值的交換,人和人的交往,複雜多變。所以,導致一時無法融入到公司的團隊中,認為領導和同事都不好相處,自然就會產生離職的想法。

那麼遇到這些問題,該不該選擇離職呢?

第一:如果你是剛畢業的年輕人,在工作的頭兩年,我建議你離職多嘗試一些工作。原因包括:

1、年輕人要敢闖敢換

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在工作的頭兩年,要儘可能地接觸各行各業,兩年後,基本瞭解了職場地基本規律,以及各行各業地差異,就應該選擇一份最適合、最擅長地工作,穩定下來。

2、跳槽多了,也能更好的認識自己

職業生涯早期,頻繁跳槽,也有助於更好地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地職業。但到了職業生涯地成長期,成熟期,就不能這麼隨意,要想清楚自己要地是什麼,為什麼而離職跳槽。

第二:如果你已經是工作多年地職場人士,在選擇離職之前,最好注意以下四點:

1、工作不要理想化

在一般情況下,你的公司並沒有你看到地那麼爛,你之所以會認為公司不好,工作不開心想要離職,是因為你不瞭解其他公司地情況,你離職後重新選擇一家公司,未必就比現在好。不開心就離職,也是一種不理性地選擇,職場本來就不會事事如你願。

2、壓力大就離職,不可取

職場和生活一樣,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遇到壓力就離職,是不可取的。你要先找到壓力產生的源頭,要儘量去克服壓力,因為職場中很多問題,你躲是躲不掉的,今天你選擇離職不幹了,明天換一家別的公司,可能還會面對同樣的問題,所以,唯有戰勝它,解決它,最後才能走出這樣的怪圈。

3、工資低就離職,不明智

剛進入一個新的公司,老闆還不夠信任你,你還沒有為公司創造很大的價值,自然薪資水平,就不會很高。如果,你哪一天真正為公司創造了很大的業績,薪資水品自然會提上來,即使沒有提高,你也可以理直氣壯找老闆理論。那個時候的主動權就掌握在你手裡。所以,就算因為工資低想離職,也積累好了再選擇跳槽。自己沒有真才實學,到了哪家公司也不可能白白給你提供高的薪水。

4、融入不到團隊,先改變自己

在新的公司,一直沒法真正融入到團隊中,要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學習一些職場的溝通技巧,準確掌握老闆的溝通、管理風格,懂得為團隊貢獻自己的力量,和同事相處過程中做到真誠、友善。

總之,對於剛入職兩個月,就想辭職。我的建議是:根據自己的職場發展階段,和自身職業發展規劃去決定,切記,因一時衝動做出不理性的選擇。

我是最傳播,不玩虛的,只講乾貨,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用,如果還有什麼疑問,請隨時和我溝通,謝謝。

最傳播


入職2-3個月時,正是真正開始認識企業的時候。

許多人在這個期間,都不禁的開始思考自己選擇的是否正確,也開始意識到企業實際情況,和自己想象中、HR承諾的好像不太一樣。

許多人在這個期間離職,其實是一種無功無過的選擇,但我的建議是,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對策。


一、

我為什麼要在這工作

說起來,許多人入職後產生種種不適,有的選擇了離職、有的選擇了忍受,離職並不是一種錯誤的決定、忍受可能也不是一種錯誤的決定。

這取決於你為什麼要到這家公司來工作,相信許多人會毫不猶豫的說出。

“我來這就是為了賺錢的”

但實際上這種思想肯定是存在錯誤的,我們去一家新的企業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那麼找到自己來這家企業的真正原因,除了工資之外的原因,可能是為了鍍金、獲取經驗等多種原因。

這種真正的原因,才是你的核心利益,而金錢、福利、待遇等等,只是外圍利益而已,而只有核心利益,可以幫助我們賺更多的錢。

“入職阿里巴巴,P7崗位,0年薪,你做不做?”“如果你現在年薪低於10萬,肯定要做,因為一年鍍金出來以後,你的年薪可能就是50萬了”


二、

這家企業有什麼坑?

上面說到了,核心利益可以幫助自己賺到更多錢,並且核心利益也是我們選擇一家企業的主因。

正如你所說,在2個月時發現了企業各種坑,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由於HR的虛假宣傳、同事之間的氛圍、企業內部管理方面的問題、崗位具體工作的問題,這些各種各樣形式的坑。

數不盡數,但我們需要明白一點,那就是這些坑是客觀上存在,還是主觀上的存在?

我們每到一個企業,都會不可避免的沾染上一個企業的氣息,這種氣息是體現在文化認同、工作流程、氛圍等多個環境。

當我們進入新公司時,無意之中會將新舊兩個企業進行對比,而在對比的過程中,由於情感上的偏差,很容易將舊企業的長處與新企業的短處比較。

從而認為充滿了坑,但實際上,這些坑可能只是由於兩家企業工作方式不同,導致我們自身產生了不適而已。

因此,我們需要明白,這些坑,是客觀上存在,還是由於我們自身情感、習慣、工作方式導致的主觀上的感受。



三、

是否應該離職

前面我們說了企業存在各種坑的情況,同時你也提到了快到年底了,該不該辭職,相信對你來說顧慮年底的主要原因在於找工作、年終獎。

那麼是要繼續留在這家企業保持自身溫飽,還是直接離職,可能既無法獲得年終獎、也無法找到工作,這兩種情況,如何抉擇?

這兩種選擇之間,首先要考慮的肯定是自身的經濟情況,如果現在沒有工資可能連飯都吃不起,那麼就不要考慮離職的情況了。

如果自身經濟情況允許離職,只是自身處於了糾結狀態之中,那麼我建議還是回到核心利益之中。

也就是你想在這家企業得到什麼,如果你想要的東西無法得到,那麼就離職,如果可以得到,那麼就忍受,在這裡我舉個例子。

“你加入了一個行業龍頭企業,希望以後可以有助於你的資源圈子建立”“結果你一直處於邊緣化狀態,每天工作就是打雜”

這種情況,在經濟條件允許的環境下,直接離職就可以,因為你的核心利益沒有得到滿足。

“你加入了一個行業龍頭企業,希望以後有助於你的資源圈子建立”“結果這個企業報銷必須要憑藉發票”

這種情況下,你的核心利益沒有被觸及,只是工作方式這種外圍利益被觸及,我的建議是不要離職。


四、

最後

是否要離職,取決於自身的核心利益是否可以得到滿足,同時還需要考慮的是自身的經濟狀況。

但不論如何,2個月的時間可能無法真正的瞭解一個企業,如果只是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我還是建議你再觀察一下。

當然,如果企業表現出的是金錢上的失信,比如工資與承諾不符、不投社保,這種情況意味著企業管理層有壓榨的傾向。

對於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及時離職。


職場手記


真不知該如何評價你!剛入職兩個月,一個職場新人,不坑你坑誰呀?難道這個職場道理你還不懂?

當然,題主在應聘該公司時,沒有仔細去調查瞭解過嗎?總不會盲目求職吧!

如果你瞭解過該公司,它是一家管理規範的公司,那也不會有啥坑了,最多也就是老員工欺負新人而已。況且題主剛入職兩個月,可能你對公司都還了解不全,你可能會遇些啥坑呢?

你如果就此想到離職,這不能不讓我懷疑你的工作能力,你根本解決不了職場中的問題,遇事就只會鞋底抹油。

職場中的“坑”,是弱者的墳墓,強者的階梯。弱者只會逃避悲觀絕望,強者將會奮起跨過,將它踩在腳下。

“吃一塹長一智”,職場中的坑並不可怕。每一個職場人都是在不斷的坑中跌倒然後再爬起來,一步步的走向成熟。

職場中的“坑”,針對能力不足的人來說,得出的結論也完全不同。

對於有能力的人來說,職場中的“坑”,根本就不是個事;對於那些能力較弱的人來說,職場中的“坑”,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這就像小馬過河一樣。過河對於松鼠來說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這道坑簡直就是要人命。對於小馬來說,過河幾乎就是一件小事兒,根本就算不了什麼問題。

所以個人能力的大小,將決定著我們看待問題的結果。

因此,題主當務之急不是考慮是否辭職的問題,而是應該考慮如何來提高個人的工作能力與綜合素質,尤其是要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旦只要題主的個人工作能力與綜合素質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那麼題主以前看來是坑,現在看來,根本就不算什麼了,因為你完全可以得心應手的解決這樣的問題,這還能叫坑嗎?

即使題主還能遇到“坑”,那題主也能夠想辦法來解決和應對,從而避免自己掉入坑中。因此,題主應該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改變自己面對問題的態度,這才更有利於題主的職場發展。

所以,題主正確的做法是:積極主動想辦法來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坑”,而不是一味的想辭職逃避。職場本就是一個複雜的江湖,它並不是我們理想中的淨土,適者生存,才是它的本來面目。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一點幫助。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工作中經歷的大大小小坑也不少,過來人的經驗分享給你,

不要辭職,特別是你沒搞清楚自己為什麼碰到各種坑的情況下。

即使是公司或者領導的原因,也千萬不要裸辭,“騎驢找馬”才是上策。

沒弄清遇坑原因,盲目辭職,下份工作可能還會踩雷。

剛入職,遇坑是常事,不遇坑,怎麼能成長?遇到坑就逃,下份工作再遇到怎麼辦?總不能再離職吧。

初入職場,我們新人是很容易遇到坑,這中間既有自己工作不熟練造成的,也有老同事挖坑給我們跳的。

從新人到一個能獨立處理問題的員工,這中間是需要時間來學習和磨練的,這也是為什麼有實習期的原因。遇到坑,先多想想,是不是自己工作能力不夠,哪裡還有可以提升的地方,而不是急著跳槽。

老同事給新人挖坑也是常見的現象,畢竟多了個競爭者,排外心理誰都有。這個時候,我們更是要勤於工作,多幫老同事幹活。沒事多提點他能回答的問題,人都是好為人師的,你再捧他幾句,拉近你們的距離,融入到集體中。

可能還有薪資,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

總之,分析清楚遇坑的原因,是自己的原因,就努力改正,不要逃避,不然下份工作一樣會遍佈雷坑。

千萬不要裸辭,裸辭帶來的問題很大

即使發現不是自己的原因,也不要裸辭。裸辭這個問題也聊過很多次了,直接辭職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問題。

1. 再就業週期長。

裸辭結束到找到下份工作,我經過計算和測試(具體見我的頭條文章),大部分至少要兩個月。兩個月時間,能不能接受沒有收入?

2. 社保斷檔。

裸辭會導致社保斷檔。社保斷檔帶來的問題就是有可能買不了房或者落不了戶,很多城市買房或者落戶都要求連續交滿社保多少個月。

3. 下份工作不好找,且談工資會被壓價。

HR更希望自己從別的公司挖一個人過來顯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從人才市場隨便撿一個回來。同時,在職我們才有和HR談工資的底氣,他開的工資不高於我現在水平的30%,我是不會動的。但是裸辭沒有這個底氣。

4. 家人親戚壓力大

要過年了,我離職了。過年親戚問我在哪工作,月薪怎麼樣?反之我心裡壓力是蠻大的。而且我越找不到下份工作,這種壓力越大。

而騎驢找馬可以讓我們安穩的過渡到下一份工作,規避掉上述的那些問題。

——End——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工作生活Plus


我只能說,兄弟,挺住,這只是職場的冰山一角,如果連這一點困難都克服不了,過不了這一關,以後很難在職場混了,這才剛入職兩個月,就打算辭職了,我覺得這不是辭職,這是逃避!而逃避永遠是解決不了問題,以後職場的路還很長,有些坑只有經過了才知道怎麼面對。

而且不要以為辭職就可以萬事大吉了,辭職以後你幹什麼?是不是還要重新找工作?那麼問題來了,也許新找的這份工作比之前的坑還要多,難道你要一直辭職下去嗎?

所以因為才開始工作兩個月,職場中有很多的東西需要學習,在職場中,不僅僅是工作,還要學會處理相應的關係,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一入職場深似海,有很多很多需要自己不斷的去學習,這樣才可以從一個新人變成一個職場老手,當你什麼坑都經歷過,什麼套路都明白的時候,那麼你也變熟了,再不怕什麼坑了。

就像我這樣,當別人給我挖坑的時候,當別人給我下套的時候,也許我只是淡淡地一笑,因為到底誰給誰下套,誰給誰挖坑?還真的不一定,說句不好聽的話,過的橋都比他走的路多。

人生最大的資本就是年輕,對於這位才入職兩個月的小朋友來說,不要氣餒,不要躲避,這就是現實,這就是職場,先不要急著辭職,不妨在這裡多多鍛鍊一下,把這裡的坑當風景一樣欣賞,當你感覺火候到了的時候辭職也不晚,再說了一個剛工作的年輕人,那些老職場人士也不會對她他怎麼樣?向那些老同志學習,相信必有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