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漲殺跌,追跌殺漲,哪個好?

你大概聽說過,很多媒體批評說,散戶追漲殺跌不理性,造成了市場的過度波動。其實,這是不懂金融學的人說的話。這麼多年以來,學術圈已經有無數的學術論文給了實證證據——散戶根本沒有在“追漲殺跌”,一般都是在“追跌殺漲”。

你想想看,身邊的大伯大媽是不是股票下跌了就趕緊去抄底,然後抄一手“血”?股票上漲了以後反而坐立不安,老想著要落袋為安?比如說茅臺或者騰訊,周圍有多少人買了,但是中途全都拋了呢?這就是典型的“追跌殺漲”。


追漲殺跌,追跌殺漲,哪個好?


可如果散戶大多在“追跌殺漲”,那誰在“追漲殺跌”呢?答案就是聰明的機構們。實際上,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機構最賺錢的策略就是“追漲殺跌”。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動量交易”。在資產定價中,它還是一個著名的定價因子。

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叫動量。動量英文叫 momentum ,其實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物體移動的慣性。把它放在股票市場上,是指股票的價格趨勢也呈現出一種慣性,上一期漲的話,下一期還會漲。同樣的,上一期下跌,這一期還會再繼續下跌。

這個規律看上去很簡單,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已經被很多的基金經理發現了。聰明的人馬上意識到,這種規律可以用來賺錢啊,買入上期漲的,賣出上期跌的,不就行了?很多基金就用了這麼一個交易策略。

在每個月月末的時候,把市場上所有的股票,按照這個月的收益率排序,分成十組,買入收益率最高的那一組,賣出收益率最低的那組。然後他們發現在接下來的3到12個月中,這個策略都能夠獲得很不錯的超額收益,這個策略就叫做動量交易策略。


追漲殺跌,追跌殺漲,哪個好?


在五、六十年代被發現以後,到了八十年代的時候,美國市場上10個基金有8個都在用動量交易。這個現象也引起了金融學界的興趣。如果動量這個現象是錯誤定價,而市場又是有效的情況下,這麼多人在做動量交易,這麼多人從中套利,那這個套利空間應該很快就消失了。那麼一直不消失就有一種可能性了,就是動量也是一種系統性風險,需要風險溢價,所以應該被當作一個定價因子。

有很多的學者就開始研究這個現象,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叫Carhart,他在1997年的論文中,就模仿著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方法,構建了一個動量因子,來解釋股票的收益率——然後就構成了著名的Carhart四因子模型。

簡而言之,在市場、規模、價值這三個定價因子以外,我們又掌握了一個新的法寶——動量因子。利用動量交易策略來“追漲殺跌”,就能夠獲得更高的收益率。另一方面,用這個模型算出來的超額收益,就排除了個人或是基金經理用動量交易所獲得的超額收益率。於是,剩下的部分就可以視為他們的選股能力,或者擇時能力所創造的收益了。

本文改編自得到APP《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第127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