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與胡適的交往

1920年代末,新月詩人徐志摩推薦沈從文去上海中國公學教書,當時胡適正擔任中國公學的校長,他大膽地接納了這位只有小學學歷的靦腆後生。後來沈從文談起此事時說:“適之先生的最大的嘗試並不是他的新詩《嘗試集》,他把我這位沒有上過學的無名小卒聘請到大學裡來教書,這才是他最大膽的嘗試。

沈從文與胡適的交往

沈從文夫婦

沈從文是湘西鳳凰人,十幾歲就隨當地的土著隊伍浪跡湘、鄂、川、黔一帶。當時湘西十縣正由一位名叫陳渠珍的軍人統領,陳氏雖是武人卻好讀書,常以曾國藩自詡,每天治學與治事的時間大致相等。沈從文負責給他管理書籍、古董和書畫,這份工作讓從文有了一個充裕的讀書和學習時間。後來他在文章中回憶說:“由於應用,我同時就學會了許多知識。又由於習染,我成天翻來翻去,把那些舊書大部分也慢慢看懂了。”對知識的渴求和對外面世界的嚮往,讓沈從文感到一陣從未有過的躁動,最後他揣著陳渠珍送的27元盤纏和一份少年人的勇氣來到了陌生的北京——從此,湘西酉水邊少了一名年輕的士兵,而中國文壇則多了一位有靈性的作家。

沈從文雖然已在文壇嶄露頭角,但之前卻從未教過書,對於中國公學的教職,他心裡充滿了期望和不安。上課前沈從文作了仔細的準備,並專門僱了一輛車子拉他到校,預備的資料也很充分,講一堂課綽綽有餘。所有這一切都給沈從文增添了很大的勇氣和底氣,當時他已小有名氣,同學們也都想一睹這位作家的風采,故來聽課的學生極多。

走上講臺,沈從文抬頭一望,只見黑壓壓一片人頭,心裡驀然一驚,大腦一片空白,原先想好的話題一下拋到了爪哇國。一分鐘過去了,他一言未發,五分鐘過去了,他依然不知從何說起,眾目睽睽之下,他竟然呆了十幾分鍾。最後好容易開口了,他一面急促地講述,一面在黑板上抄寫提綱,原來預備一小時的內容,十多分鐘便匆匆而畢。沈從文再次陷入窘迫,他無助地望了望同學們,拿起粉筆在黑板寫了這樣一行字:“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

看著沈從文怯怯的模樣,聽課的學生們鬨堂大笑——這位“小先生”雖然怯場,倒是個實誠人。消息傳到學校同仁那裡,被當成笑料:“這樣的人也配做先生,居然十幾分鍾講不出一句話來!”有人向胡適告狀,胡竟一笑了之:“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沈從文與胡適的交往

沈從文晚年

在沈從文第一堂課的聽眾中,就有後來成為他妻子的張兆和。張兆和聰明可愛,單純任性,是中國公學最漂亮的校花,沈從文很快便愛上了這位活潑的女弟子。兆和身後有許多追求者,她的二姐張允和分別給他們編號為“青蛙一號”、“青蛙二號”、“青蛙三號”等等,沈從文排在最後,被命名為“癩蛤蟆第十三號”——這個典故估計是出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木訥的沈從文不敢當面向張兆和表白愛情,只是悄悄地給她寄去了一封封文字優美的情書。後來張兆和拿著這些信找校長鬍適理論,孰料胡適看了竟然誇獎沈從文寫得不錯,不但勸她接受沈的愛情,而且還要親自做媒:“我和你爸爸是同鄉,是不是讓我跟你爸爸談談你們的事?”張兆和急了,趕緊說,“不要講。”胡先生很鄭重地告訴她:“我知道沈從文很頑固地愛你!”張兆和脫口說道:“我頑固地不愛他!”胡先生笑了,張兆和也被自己的話逗笑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沈從文終於贏得了少女的心,後來他在給張兆和的信中這樣說:“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他的話道出了多少戀人的心聲。

沈從文很感激胡適對自己的信任和提攜,也感激他對年輕人的包容和愛護,在後來的歲月裡,沈從文一直將胡先生視為自己的良師和益友。1949年後,胡適以及他的思想理所當然成為新政權批判的靶子,沈從文也被迫離開了他熟悉的文壇和講堂,徘徊在故宮昏黃的燈影中。在這種情況下,沈從文曾在一篇文章中談及他與胡適的關係:“有幾個人在我生活上思想上,是有一定程度影響的:例如我的一個兄弟……其次是胡適,他的哲學思想我並不覺得如何高明,政治活動也不怎麼知道,所提倡的全盤西化崇美思想,我更少同感。但是以為二十年來私人有情誼,在工作上曾給過我鼓勵,而且當胡也頻、丁玲前後被捕時,還到處為寫介紹信營救,總還是個夠得上叫做自由主義者的知識分子,至少比一些貪汙狼藉反覆無常的職業官僚政客正派一些。”

這些文字寫於1956年3月,正是大陸批胡最為激烈的時節——有人說沈從文“膽小怕事”,在那個年代敢這樣評價胡適的人,你敢說他膽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