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熬最晚的夜,用最貴的護膚品”

,已經成為當代青年的生活現狀。

有數據調查顯示,高達82.4%的人是在11點後入睡的,其中90後是睡得最晚的群體。


“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熬夜,最後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用一頓夜宵來犒勞自己。

阿里發佈的“夜經濟”報告顯示,自進入7月以來,從一線城市的北京到三四線的咸陽,最高“夜宵”訂單獲得了300%的增長。

其中21點之後,二線城市外賣餐飲消費增長最快;23點到24點,東莞、深圳、佛山的小商戶生意最好。

夜經濟的崛起,也讓眾多大品牌將視線瞄準夜宵市場。


“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大牌紛紛入局夜宵市場


首先,什麼是“夜經濟”?

夜經濟,又叫“夜間經濟”,它是一種基於時段性劃分的經濟形態,一般指從當日下午6時到次日凌晨6時所發生的三產服務業方面的活動,其業態囊括了購物、餐飲、旅遊、娛樂等。

“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自今年起,已經有不少大品牌看到“夜經濟”的風口,紛紛進軍夜宵市場:

  • 肯德基推出夜宵“川香燃辣擼串桶”,在上海、成都、重慶等近十個城市售賣,從晚間9:15或10:15開始,供應至清晨5:44。
  • 星巴克推出融合了咖啡&酒的 Bar Mixato,進軍宵夜檔。


“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大牌的入局也從側面印證了市場的蓬勃發展,但對於中小型餐飲人來說到底該不該在此時入局?背後難點又是什麼?會長與你一起解析。


“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市場龐大但生意難做


夜經濟蓬勃發展,但晚上餐飲生意卻並不好做。


數據調查顯示23點到24點,有超過83%的口碑商戶還在營業;24點之後,仍在營業的口碑商戶比例超過60%。

有需求、有市場、就代表著有競爭,目前夜宵市場競爭激烈,餐飲想要抓住“夜晚”這波紅利,還有諸多需要攻克的難點。



“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1)人力成本增加

想要抓住“夜經濟”做夜宵檔,餐飲人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成本的增加。

延長營業時間就意味著,水電、照明設備、後廚設備的運行時間都要延長,後廚、服務所對應的人力成本也會增加。

要知道做餐飲50%以上的成本都是出現在房租、人力上面,如果營收與付出不成正本比,將影響整個店鋪的運營。


“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2)品類同質化嚴重

說到餐飲夜宵檔,大家想到的幾乎都是燒烤、火鍋、串串,在夜晚打開外賣APP看到的幾乎也是這幾個品類。

對於消費者來說,品類單一,缺乏可圈可點的菜品;對於商家來說,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只能打響價格戰。

“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3)配送半徑擴大,難度增強

除了堂食,外賣也是“夜經濟”的主戰場之一。

有數據顯示,在21點之後,二線城市外賣餐飲消費增長最快;市郊外賣消費增速超過中心城區。

“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這就意味著,夜宵檔與午餐檔相比,外賣更加分散、半徑擴大,增加了騎手配送難度。

如果配送時間過長也會影響顧客體驗感,直接影響復購率。

“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面對夜宵檔難題應該如何破局


上文提到夜宵檔主要以火鍋、串串、燒烤等小吃品類為主,在當前行業趨勢下,僅憑單品小吃很難再發展市場。

因此餐飲商家要想搶佔夜宵檔也必須做出相應調整。

“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1)調整產品結構

在主流市場的推動下,小吃品類也衍生出了新的呈現形式,“小吃+”的複合模式佔據餐廳。

  • 模式一:小吃+小喝+正餐

賦予小吃正餐屬性也是可行模式之一。

目前已經有許多品牌,開始以“小吃+小喝+正餐”的產品結構來呈現菜品。

不僅有小吃還有可以飽腹的麵食或者正菜,打破了產品線單一的侷限性,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 模式二:小吃+大單品

單一品類的市場競爭力過於薄弱,有著大眾化屬性的大單品,恰好能彌補單品類的短板。

且大單品的選擇可以儘量貼近當地屬性,不僅能提高菜單的豐富性,還能符合當下消費者的複合飲食需求。


“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2)賦予品牌故事性

有數據顯示,在18:00-24:00這段時間內的銷售額佔夜間餐飲消費總額的 90.82%。

因此如何讓消費者在這 6 小時內找到你、認識你的非常重要。目前最常見的營銷方式是打造社交貨幣,為品牌賦予感人故事。

以近年來非常火的“深夜食堂”為例,以一個個“暖心又暖胃”的故事情節,為品牌進行賦能。

“夜經濟”興起,餐飲人到底該不該入局?

商家在挖掘夜宵市場時,必須深刻認知消費者的消費目的:

  • 休閒放鬆
  • 交友聚會
  • 滿足飽腹欲

因而在考慮進入夜宵檔前,必須挖掘自己的品牌、品類在這幾個方面佔據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