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設計師周建平:心與楊利偉一起飛向太空!

周建平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設計師 關鍵時刻大顯身手!

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設計師周建平:心與楊利偉一起飛向太空!

中等身材,博學溫和,一派學者風範的載人航天發射場系統總設計師周建平,今年47歲,是一位力學博士,“神舟”飛船每一次在發射場出現異常情況時,他的力學知識都派上了大用場,讓他在關鍵時刻大顯身手。

-精確計算確保“神舟”四號飛船發射

“神舟”四號飛船發射前,一場驟降的大雪使發射場氣溫降至零下28℃。此時火箭能否發射,誰的心中都沒底。周建平利用大量數據計算後,得出結論:採取保溫措施並推遲塔架打開時間,可以實施發射。結果,“神舟”四號飛船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設計師周建平:心與楊利偉一起飛向太空!

-11年前結緣載人航天工程

1992年,作為國防科大年輕的教授,周建平參加了載人飛船工程的方案論證,歷時半年,最終形成了《載人飛船工程技術、經濟可行性報告》,為黨中央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這一段特殊經歷,讓他與載人航天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9年,發射場系統急需周建平這樣的總體技術人才,當他得知這一消息後,頗為猶豫,因為當時他已是所從事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專家,投入一個新領域,意味著放棄自己的所長。最終,周建平來到了大漠戈壁,並很快在載人航天發射場上大顯身手。

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設計師周建平:心與楊利偉一起飛向太空!

-僅發射預案就經過11次反覆討論修改

載人航天發射場是一個集機、電、液、氣為一體的大型複雜系統,有數千臺(套)設備,任何一臺出了問題都可能影響任務的順利完成。為了確保首次載人發射成功,周建平早就動手重點抓了地面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對所有參試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修檢測,對一切影響航天員安全和產品安全的危險源逐項清理,共查找出39個危險源,一一採取了有效措施。對關鍵系統和重點設備,如吊車、加註系統、供配電、緊急撤離和逃逸救生系統、USB設備等,進行了多次檢測和狀態複核。

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設計師周建平:心與楊利偉一起飛向太空!

此外,發射場還制定了各類技術方案預案100餘份,僅發射預案就經過11次反覆討論修改,測控系統進行了數十次聯試聯調。“神舟”五號發射前,發射場組織工程各大系統參加了四次人、船、箭、地聯合測試,載人飛船全過程沒有出現任何差錯和失誤。

-年初就開始分析氣象資料為發射選擇“良辰吉日”

“發射並不是按一下電鈕那麼簡單”,周建平說,發射場的氣象條件也直接影響載人航天任務能否按計劃順利實施。為了給首次載人發射選擇“良辰吉日”,中心氣象工作人員從年初開始對發射月份氣象資料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分析研究。10月8日上午,飛船加註後要轉往垂直總裝測試廠房與火箭相接,氣象預報9點左右發射場有小風,10點後起大風。當飛船剛剛轉進測試廠房時,發射場果然狂風驟起,若是再晚一步,恐怕就會給飛船帶來隱患。

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設計師周建平:心與楊利偉一起飛向太空!
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設計師周建平:心與楊利偉一起飛向太空!

自1999年至今,周建平參加了五次“神舟”飛船的發射任務。當中國首位航天員啟程飛向太空的那一刻,周建平的心彷彿也附在了飛船上飛上了太空。看到航天員安然無恙返回到祖國的懷抱,壓在他心頭多日的一塊石頭方才落地。

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設計師周建平:心與楊利偉一起飛向太空!
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設計師周建平:心與楊利偉一起飛向太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