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菜豆高產種植技術

菜豆雖然產量低,但是反季節菜豆價格較高,經濟效益高,溫室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為防止連作障礙,溫室菜豆種植一般是在番茄下茬種植菜豆,這樣形成了日光溫室上茬番茄(秋延晚)、下茬菜豆(早春茬)種植技術模式,現將溫室菜豆主要種植技術總結如下。

溫室菜豆高產種植技術

溫室菜豆高產種植技術

1. 茬口模式

番茄7月上旬播種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11月上旬至1月上旬採收期;菜豆可在每年的立春前後播種,也可在番茄還剩1穗果時進行直接播種,也可育苗移栽,收穫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

溫室菜豆高產種植技術

2. 品種選擇

選用無限生長型品種,要求主蔓長2-3m以上,且結莢多,生長勢強,分枝強,耐低溫弱光,豆角直長、纖維少,品質好,抗病豐產,能開回頭花,收穫期長的品種,如綠龍、架豆王系列等。

溫室菜豆高產種植技術

3. 種植方式

在上茬番茄還有1穗果時進行播種,也可於立春前後播種,在2株番茄中間按株距28-30cm挖穴播種,每穴2-3粒;也可將菜豆育苗,當苗齡達到25d帶坨定植,然後灌質量百分比50%多菌靈500倍液150-200mL.667m2定植3000穴、6000株左右。穴深與苗坨高度一致,不宜過深,防止土傳病害。定植後用土封嚴定植孔,土壤水分適宜不用澆水,如干用軟管微噴澆小水。

溫室菜豆高產種植技術

溫室菜豆高產種植技術

4. 田間管理

4.1溫度、光照管理

前期以保溫為主,定植後溫度白天保持25-30℃,夜間15-20℃,緩苗後適當降溫,白天保持15-25℃,夜間12-15℃。抽蔓期白天保持22-28℃,夜間15-20℃,當菜豆進入開花結莢期要降低溫度,促進結莢,白天22-26℃,夜間15-20℃,進入結莢盛期及後期,外界氣溫逐漸上高,一定要加大通風,防高溫落花落莢。早春要保持棚膜清潔,提高透光率,在滿足菜豆生長溫度的前提下,要儘可能的早揭晚蓋草簾或棉被。如遇連陰雪天,要通過揭“花簾”的形式,使植株逐漸見光,以防“閃秧”。

4.2肥水管理

定植到開花前以控水為主,不旱不澆水,以防徒長。結莢後,嫩莢坐住長至4-5cm以後,選晴天上午結合灌水進行第1次追肥,每667m2施N:P:K-15:15:15的複合肥7.5kg.開始採收後,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並進,地下根瘤大量形成,此時是需肥水最多的時期,也是光合產物形成旺期,要進行第2次追肥,結合第2次澆水667m2追施尿素5kg、磷酸二銨2.5kg、硫酸鉀8kg.以後每採收1次,追1次肥澆1次水。澆水要本著“澆莢不澆花”的原則,灌水量不宜太大,保持土壤溼潤(土壤相對含水量60%-80%)。葉面噴肥上,從結莢初期開始,每7-10d噴1次質量百分比0.2%-0.3%的磷酸二氫鉀或噴施寶。特別是結莢後期,為促進腋芽萌發新枝及提高莢的品質和產量,應加強田間管理,可葉面噴施質量百分比0.01%-0.03%鉬酸銨、300倍磷酸二氫鉀、200倍尿素加代森鋅等,使豆秧形成第2次結莢高峰,提高產量。

4.3植株調整

在栽植行頂部順行向架設拴吊繩用的鐵絲。每穴1根吊繩,抽蔓後及時理蔓吊起。株高1.5-1.7m時摘心,促發側蔓,側蔓結莢後留2片葉摘心。接近採收盛期時,應摘除下部老葉,促進側枝萌發開花結莢。在開花結莢後期,可摘除靠近地面45cm以內的老葉、黃葉、病葉,進一步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再灌水追肥1-2次,促使植株抽出新側枝恢復生長,繼續開花結莢,延長收穫期,增加溫室總產量。另外,日光溫室菜豆容易徒長,一定要採取化控方法,具體的是在苗高30、50、70cm時,分別噴施助壯素和質量百分比0.2%的磷酸二氫鉀;還可在開花期葉面噴施萘乙酸和硼肥,以提高坐莢率。

4.4防止落花落莢

菜豆結莢率一般只有20%-30%,高者不超過50%,可見落花落莢是限制菜豆高產的重要因素。菜豆落花落莢既與菜豆本身的開花結莢習性有關,又與溫、光、水、肥、病蟲害有關。一是合理密植,保證株間通風透光。二是花前少施肥,花後適量,結莢期重施,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三是適時採收,減少養分消耗,並在採收後重施追肥2-3次,可以促進菜豆生長,延長採收期,提高產量。四是在菜豆開花期,用15-25mg/kg萘乙酸或30-50mg/kg防落素噴花,菜豆開花一批處理一批,多次噴灑,防止落花落莢效果較好。五是及時防治病蟲害。

溫室菜豆高產種植技術

5. 病蟲害防治

溫室病害主要有灰黴病和細菌性疫病,蟲害主要有豆莢螟和葉蟎,在防治上一定要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應用高效低毒農藥,確保農藥的間隔期,使菜豆達到綠色無公害要求。

溫室菜豆高產種植技術

6. 採收

豆莢採收一般在落花後10-15d進行,過早影響產量,過晚品質下降,蔓生品種從播種到採收大概在60-70d。採收時一定注意農藥的安全間隔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