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名家楊少華的師承關係為何不被同行承認?

娛評人老貓



有人說楊少華是相聲名家郭榮起的徒弟,屬“寶”字輩弟子。也有人說楊少華是相聲界最大的海青,言外之意就是楊少華沒有師承。對於這個問題,楊少華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過,既沒有一定爭取輩分,問沒有否認過師父是郭榮起。這裡不得不稱讚楊老先生的胸懷。


話說回來,之所以相聲界很多人不樂意承認楊少華的師承,主要就是因為楊少華的輩分太高,一旦承認他的輩分,他立刻就成為“寶”字輩的前輩,是現在健在的相聲界輩分最高的演員之一。在相聲界這個仍然把輩分、傳承看的比較很重的行業內,這是很多人不樂意看到的。


而楊少華的師承可以不被承認,關鍵就在於他沒有正式的拜師禮,也就是相聲行業內說的沒有擺知。

這一點,楊少華曾經親自解釋過。當年他在北京天橋為撂地擺攤的相聲藝人掃地,後來有幸進入了啟明茶社,得以接觸一些相聲名家。當時,他和常寶霆關係非常好,而常寶霆就是郭榮起的徒弟。後來常連安把楊少華推薦給郭榮起,郭榮起就認了這個徒弟。


不過,一來由於當時楊少華對相聲界的規矩不是很懂;二來當時楊少華也沒有那個經濟條件;三來當時並不是很流行行拜師禮;四來郭榮起確實沒有教過楊少華相聲,大多都是楊少華在旁邊聽來自學的。於是,就沒有過正式的拜師禮。但是,郭榮起先生和楊少華本人都是承認這段師徒關係的。對於這一點,相聲大師馬三立也是承認的。


可相聲界就是這樣一個有意思的圈子,即使師徒都承認也不行,沒有過拜師禮,就是可以不被承認。這一問題當年馬三立和李文華也曾經面臨過。馬三立有意收李文華為徒,李文華更是樂意拜師,可是因為某些人的反對,一直也沒有成功。直到馬三立大師去世,也沒有人承認過他們的師徒關係。好在後來,李文華在馬三立大師去世後,行了拜師禮,才算有一個正式的師承輩分。


現在看來,所謂的師承、輩分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因為楊少華還活著,其他那些同輩的、前輩的大多都已經不再了。而楊少華也憑藉自己的特色和本事,贏得了觀眾的喜歡。可以說,即使沒有輩分、沒有師承,現在也不會有人否定楊少華的地位。所以說,關鍵還是在於健康和實力,其他都是浮雲。


雨天論娛樂


有的認,有的不認,因為確實沒擺知,但多數是認的。當年楊少華先生撂地說相聲時,是特別辛苦的家裡孩子多,拜師郭榮起是通過常連安引薦,只給磕個頭叫聲師父,郭榮起先生也認這個徒弟(天津藝術研究所,有位健在的研究員曾親口問過郭榮起,郭榮起承認楊是他徒弟),馬三立先生寫相聲譜也把楊少華先生歸在了郭榮起下面,常寶霆侯寶林也認,不然楊少華去北京也不會在侯寶林家住了幾年。


相聲界有相聲界的規矩,也許有陋習的,馬季我們都知道是相聲大師,嚴格說他拜後侯寶林不也沒擺知嗎?黃族民拜馬志明,孟凡貴拜高英培不也沒擺知嗎?因為他們輩分低,楊少華屬於第五代寶字輩,當時已經是除了壽字輩已經是最高了,部分不認是因為怕多個師爺師叔罷了,給大家帶來歡樂的,能給百姓送來豐富生活的藝術,都是好的相聲演員。


相聲迷俱樂部


楊少華老先生現在屬於功成名就了,人生贏家,但是他的這份成就完全是熬出來的。郭德綱經常說“三個說相聲的對著罵街,你把另外兩個熬死,你就是藝術家”;楊少華老先生的藝術家差不多就是這麼來的。

在年輕時,楊少華的藝術可不行,一直沒有混出樣子來,直到60來歲的時候才通過與趙偉洲合作的《枯木逢春》、《危言聳聽》等作品,創造了“蔫哏”這種獨一無二的捧哏方式,開始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這個成名的過程太漫長了,太大器晚成了。


六十歲以前的日子,楊少華老先生是真的在熬,因為真的不好過。正所謂“窮生奸計富長良心”,生活的拮据也令楊少華變成一個滑頭的人。


早在1944年,楊少華就已拜郭榮起為師;按照相聲界舊規矩,拜師要舉行擺知儀式,酒席錢是需要徒弟出的,可是楊少華在業務上沒有成熟,自然也賺不到什麼錢,只能勉強維持日常生活,所以在舉行擺知儀式這件事上一直耍滑頭,裝傻充愣,一拖再拖。

郭榮起拿這位滑頭的徒弟也沒什麼辦法的,對他的態度也逐漸有了變化,越來越不愛搭理他。


解放以後,相聲界的舊規矩都被廢除了,已不可能再舉行擺知儀式;再加上楊少華有五個兒子要養,拮据的生活狀況並沒有得到改善,所以擺知儀式等於無限期擱置了。


同時,楊少華為了改善個人生活狀況,抓住一切機會想要出名,經常不合時宜的抖機靈,搶逗哏演員的風頭,在同行之間的評價一直不高。為此,先後和多位搭檔分手,特別是和馬三立之子馬志明裂穴一事,在相聲界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雖然楊少華與馬志明裂穴是雙方共同的問題,但是馬三立父子對楊少華有大恩。馬三立在楊少華還一文不名時,讓他為自己捧了一回哏,然後親切的對他說“寶貝,你有飯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把自己的WIFI無私分享給了楊少華,幫助其揚名。在相聲界都不承認楊少華的師承名分時,馬三立將其收為義子,並編寫了一份相聲界師承關係表,將楊少華列為郭榮起的傳人,率先承認了他的師承。此後又安排楊少華與其子馬志明搭檔,給了楊少華一個長期穩定的上升通道。


然而,楊少華在與馬志明合作時,依然堅持其所謂蔫壞的捧哏風格,而馬氏相聲是出了名的“一頭沉”,所以楊少華抖機靈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了相聲的整體效果,是造成其與馬志明分手的原因之一。


到了1990年代,楊少華終於混出了名氣,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對於很多事情的態度都有了積極的變化,特別是對馬氏父子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健忘的。

當初,楊少華之子楊議想要拜師馬志明時,馬志明就給了他一個釘子碰,說“收了你不等於承認你爸爸了嗎”,令楊議下不來臺。而郭榮起在1966年就因健康原因退休,雖然一直堅持相聲創作和整理傳統相聲作品,但是對相聲界的是非恩怨都已看淡,極少參與,所以直到1999年去世也沒有將楊少華正式收歸門下,但是對於楊少華自稱其弟子的行為也沒有從來否認過,相當於默認吧。


孫破天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說楊少華的師承關係沒有被同行承認,實際上說不被承認,隨著楊少華先生的名聲漸紅,同行已經承認了。圈裡已經承認楊少華是馬三立的乾兒子,和馬志明是同輩的,還給馬志明捧哏過,雖然他們兩個後來“裂穴”,但這段事實是沒有抹殺掉的。但屬實有一個尷尬的地方,就是楊少華的輩分太高,如果實打實論輩分,他應該和侯寶林同輩,因為他的師父是著名相聲名家郭榮啟。如此而算的話,馬少華就是“寶”字輩的,也就是說,他目前來說是相聲界最大的海青。這句話也間接地表明他沒有師承關係。

輩分太高,不但困擾著楊少華,同樣也困擾著他的兒子楊議。楊議是相聲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曾經拿過兩屆全國相聲大賽冠軍,名聲響噹噹的,可他也是拜師無門,也同樣的道理,輩分太大。雖然楊議在場合上都叫侯耀文三哥,可按父親楊少華的輩分,他還比侯耀文大一輩兒。

實際上,楊少華之所以沒有被承認師承關係,主要是個郭榮啟沒有行拜師禮。早些時候非常講究這個,可那個時候楊少華家裡窮啊,五六個孩子,所以,他就往後拖,所以這個拜師禮到後來也沒實現。不過乾爹馬三立給楊少華證明過,承認他師承郭榮啟的。

這個楊少華自己說過,當初他是北京天橋撂地擺攤的,後來進到啟明茶社,和常寶霆關係非常好,常寶霆就是郭榮啟徒弟,因為這個啟明茶社是常寶霆的父親常連安創辦的,這裡演出的很多都是相聲大家,比如劉寶瑞,趙佩茹,郭榮啟等,後來經過常連安推薦,郭榮啟便認了楊少華這個徒弟。也就是說,承認這關係,就是沒舉行儀式。沒有行三叩九拜的大禮而已。所謂的師承關係,就差這一層窗戶紙而已,如果真的拜了,那楊少華就是相聲界輩分最高的人了。

可這沒有關係,在楊少華持之以恆的努力下,他越來越紅,已經成為國寶級的大師了。現在看來,所謂的師承已經不那麼重要了。關鍵還是看本事,楊少華的“蔫壞哏”已經開一代先河了。而且越來越被人們所喜歡。成功的楊少華,是個感恩不忘懷的人,在節目裡提到乾爹馬三立對自己的提攜時候,會熱淚滿眶。所以,楊少華是個令人尊敬的大師。






小影醬


高峰曾經對楊少華師承問題做過一句簡單的總結:

盯著輩分不放就是沒事找事。

高峰這話簡單明瞭,而且一語概之所謂的“師承”本質,說白了就是在行裡要個輩分。

相聲界的輩分也是一筆糊塗賬,捋來捋去都可以說一段相聲了,高峰就講過類似的段子。德雲社于謙的兒子於雲田2013年生人,他算是第九代,而姜昆的徒孫小麼哥張勇,屬於第十代藝人,1975年生人,師叔比師侄小38歲,這種比包袱還可樂的事情,就是相聲界輩分給鬧出來的。


所以按照行業內部來說,楊少華楊議都是海清,那麼相聲行裡就沒有輩分,這對於有些人來說很重要,而且比命還重要,但有些人真的不在乎,比如楊少華楊議都算這種人。當然也可能曾經在乎過,但活到一定歲數就想開了,也就不去糾結了。

馬三立編撰的《京津相聲演員譜系》裡面,楊少華是歸到了郭榮啟一支,但這個譜系不是行業家譜,所以也有部分人不承認。原因就是楊少華沒有正式擺知,這就跟郭德綱跟楊志剛的關係一樣,只要沒有這個行業公認的儀式,那麼這種師徒關係就變成了:

是、也不是。

所以在這個浩瀚的相聲江湖裡面,就會有人揪著這個說事兒,甚至拿來挑撥離間也是常事。楊少華父子還被傳跟馬三立父子不睦,當然明面上馬志明跟楊少華確實有過一些摩擦,當初兩人搭檔的時候,馬志明抱怨楊少華太搶戲,喜歡把觀眾注意力吸引過去。馬志明是典型的“一頭沉”,所以兩人沒能繼續合作。

但這種業務上的分歧,未必就真的是不可化解的矛盾,也扯不到楊少華師承關係上,比如馬志明拒收楊議,是為了不給楊少華名分。這種行業內部的花邊新聞版本還極多,還有一種說法是,馬志明對楊議說:你爸爸不是也沒擺知嗎?乾脆我連他一起收了吧。

這種故事聽起來比較解氣,也更被人津津樂道,但真實性就難說了。

馬三立告別舞臺演出上,楊少華父子去助演,還說了一個小段子:

楊議:馬三立老先生,馬志明,人家也是爺倆兒。

楊少華:我們也是爺倆兒

楊議:我們爺倆兒跟人家怎麼比呀

楊少華:就是。。就是他們比我們長得寒磣些。

相聲界裡面講究砸掛不能亂用,如果跟對方關係不好,那就是罵街。楊少華敢用馬三立父子當包袱,還在怹的告別演出上,說明其實雙方沒有傳說中那麼不可化解的矛盾。


所以說相聲行這個師承,有人拿它當命,也有人不屑一顧。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個身份的標識而已,如果你本來就有身份有地位,有沒有這東西就無所謂了。楊少華父子在天津地位還是很高的,搞什麼相聲名家大會,楊少華都是坐C位,比田立禾老爺子還高一截,所以師承不師承的,不吃勁了。


鹹魚茶館


尬笑天君為您解答,嬉笑怒罵,評論由心!



當年,馬三立讓乾兒子楊少華捧了一場《開粥廠》,對他說:“寶貝,你以後有飯吃了!”公開承認過楊少華的師承,但是,卻一直沒有得到有些人的承認。



楊少華的師承關係有所爭議,這件事情已經流傳了很多年,當年,楊少華因為沒有擺知的事情而沒有為其他人所認同,其實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輩分太大,有人不願承認



最關鍵的原因在於,楊少華的輩分太大了,和侯寶林同為寶字輩,比劉文亨、蘇文茂、馬季大一輩,比姜昆、馮鞏大兩輩,這麼高的輩分,偏偏沒有擺知,這就讓有些人不願承認了!

與少馬爺裂穴,同樣加大承認難度



楊少華的相聲藝術成就是不錯的,尤其是他的蔫哏,捧得人很舒服,不過,由於他與少馬爺的裂穴,使得兩人的關係並不好,也加深了一些人對他的牴觸。



其實,隨著楊少華年齡的增長,他已經不太在意海青的身份,而越來越多的人承認了他的地位,老先生有那麼優秀的兒子,楊議,下半輩子樂呵樂呵得了!


尬笑天君


關於楊少華的師承問題,在相聲行業來說是個老問題了。可以說是老生常談。

通常的說法都是說因為楊少華沒有擺知,但郭榮啟口頭承認過楊少華是自己徒弟。因為沒有擺知,導致有些同行的不認可。

但其實,現在來說,大家還都是認可了楊少華的師承了的,而且馬三立當年公佈的那份相聲行業家譜的時候就已經把楊少華加到譜上面去了,所以從那時候起就不應該再有不承認他的師承這個說法了。

至少現在小輩的相聲藝人看見楊少華的時候都會叫聲好聽的。郭德綱也管楊議叫五叔,這裡面至少輩分是沒有問題的。

關於楊少華的問題,大部分人都會提馬志明當初不收楊議,是為了不承認楊少華。但現在而言,馬志明跟楊少華之間談不上有什麼矛盾,偶爾還經常一起參加節目,作為為數不多的仍在世的寶字輩藝人,這兩位也經常一起被提起。

可能少馬爺年輕的時候有點大少爺脾氣,現在人也挺溫和的。

最關鍵的是,楊少華現在想要補拜師儀式,他也找不到人拜了。

就算他是一輩子海青,現代人對海青不海青的觀念已經不在意了,甚至還對總是師徒父子的挑別人禮感到惡臭。

我的觀點是,楊少華的師承是沒有問題的,過去同行因為他沒有擺知的不承認。但現在的同行,至少現在的相聲界是都承認他的師承和輩分的。

作為現代人,還是少替古人擔憂吧。

沒有必要盯著幾十年前的舊糾紛不放,得出新作品呢!


閒白社


說起楊少華,大家都不陌生,一個蔫壞蔫壞的老頭,當初和趙偉洲憑藉著《我要幸福》火遍了大江南北,裡面的一句“我要開花”讓大家對這個老頭有了深刻的印象。


楊少華師承郭榮啟,當初拜師的時候,楊少華因為經濟情況的原因沒有按照相聲門的規矩辦酒席請師傅。這讓郭老爺子心裡有一些芥蒂。

楊少華在舞臺上是一個捧哏的角色,卻經常搶逗哏的風采,所以搭檔也是更換頻繁,在相聲圈裡的名聲也沒有那麼好。

當初馬三立大師的搭檔王鳳山去世後,侯寶林就推薦楊少華給他捧哏,還叮囑他不要多說話。一向機靈的楊少華果然沒多說什麼,很多觀眾也評價他是一個站著的電線杆子,當時的名聲也沒有那麼好。


就像老郭說的那句話,你把對方熬走了,你就是相聲藝術家,楊少華最終也是等來了這一天,在上世紀90年代成為了人們喜歡的相聲演員。

不過師承方面郭榮啟先生也一直沒有否認他倆的關係,馬三立大師在整理相聲師承關係的時候也是承認了楊少華的相聲地位,老枯木這次是真的開花了。

如今楊少華在相聲圈也算是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同行之間認可也好不認可也罷,自己過得好才是真正的硬道理。如果同行認可,你過的孤苦伶仃,那和不認可相比有什麼意義呢?就像現在的德雲社,票賣的好,商演還多,別人想咋說就咋說唄,你們覺得呢?


六六侃娛樂


楊少華,北京著名相聲藝術家。一生為相聲付出,年近五旬才有有了氣色,和趙偉州表演的《枯木逢春》,《危言聳聽》,以獨樹一幟的蔫系表演方式獲得好評。在他60歲的時候和兒子楊毅參加第二屆相聲表演大會獲得一等獎,這才算是出人頭地。

他的一生有一個願望就是能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這個夢想於去年終於實現,與馮鞏,他的兒子楊議一起表演小品《為您服務》,反響不錯。



師從郭榮啟有沒有想拜師禮

楊少華在早年期間拜師郭榮啟,按照相聲界的規矩拜師要行拜師禮,而這個拜師禮不是簡單的三跪九叩就可以,要像現在年輕人結婚一樣宴請親朋好友,當然在這裡還要宴請相聲界,大家來做以證明,可是當時的楊少華沒有名氣,生活拮据。根本就沒有財力讓他行這個拜師禮,所以他就一直拖著,直到郭榮啟去世,都沒有完成這個拜師d所以說他從那裡學了很多相聲知識,但是沒有郭榮啟承認這個徒弟。



馬三立有知遇之恩,但沒有師徒關係。

楊少華一生中還有一個貴人就是相聲大家馬三立。馬三立看中楊少華的才華,讓自己的兒子馬志明一起搭檔說相聲無非就是讓楊少華在相聲界的名聲有很大的提高,可是由於他的蔫系說法與馬志明的馬氏相聲的“一頭沉”說法不能融合在一起,最後兩個人也只能分道揚鑣,至此來說馬三立對他知遇之恩,但是沒有師徒之緣。


綜上所述,他根本就沒有正式的拜那個人為師,當然也就沒有了師承這一說法了,相聲界當然不能承認他的這個師承關係也就可以講的下去了。


第五評委


所以相聲的傳承要有老理兒和文字證據。兩樣都有心安理得,有一樣老輩藝人認知也可。兩樣一樣都沒有就不是傳承人!就不是師徒關係!後輩孩子輩說沒有用?因為你沒經歷過的年代你不懂得當年的老規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