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互懟:什麼叫做親戚盼富,鄰居盼窮

距離英國脫歐的時間越來越近,這場以鬧劇收場的民主投票即將迎來尾聲之際,卻出現了不少異樣的聲音。不少法國的執政人事認為英國人的脫歐行為是在危害整個歐洲的穩定,似乎要將英聯邦從整個歐洲的版圖中劃分出去。如果是其他國家,那倒算是個新鮮事,但對於法國來說,這事似乎就有點枯燥了。

在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前,英國已經開始了對蒸汽機的大量使用。由於英國最主要的煤礦開採區主要都來自一個區域,這個區域的蒸汽工業化進程發展迅速,而英國的煤產值也是逐步上升,1816年產出煤礦1600萬噸,而到了1846年則變成了4400萬噸。

英法互懟:什麼叫做親戚盼富,鄰居盼窮

大量的煤礦挖掘,讓煤礦的價格跌到普通家庭都能接受,但民眾對煤炭的接受程度不高,認為以煤炭作為動力的蒸汽機器不如牛車、馬車來的可靠。而在這時,當時的英國政府大幅提高了從進口飼料作物的關稅,使得飼養牛馬的成本大幅提高。這時候,民眾回頭一看煤炭的價格,頭也不回地選擇了支持工業化,再加上瓦特蒸汽機的出現,英國的交通開始逐漸由牛車、馬車轉向蒸汽為動力的機車。當時有一位德國人來到英國準備徒步旅行,而當時普通的英國老百姓都很不解:坐車這麼便宜,為什麼要走路?

英法互懟:什麼叫做親戚盼富,鄰居盼窮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前,英國由於是個島國,各種農產物都依賴歐洲大陸的供應,所以在經濟上一直都是處於一個依賴歐洲大陸的狀態,而法國恰好是歐盟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穀物、甜菜、油料、飼料作物都是整個歐洲的主產區。英國這樣選擇提供飼料作物的關稅,首先難受的就是法國人,當時可沒有什麼所謂的WTO來主持公道。

英法互懟:什麼叫做親戚盼富,鄰居盼窮

看到一岸之隔的英國正在不斷邁向工業化,法國此時的態度就有點酸了:他們這樣搞,撐不了幾年煤炭就要枯竭了。這種目前來看頗為滑稽的看法,其實也是法國人求而不得的酸葡萄心態:1846年,法國全年開採出的煤礦總量只有500萬噸,還不如英國的八分之一。

而且,英國的煤礦都是一個區域產出,直送全國,因此可以建設大量的鐵路。而法國的煤礦則是遍佈全國,各個都能產出煤礦,但是各個煤礦的產量都不足。在英國便宜到連食物價格一半都不到的煤炭,在法國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英法互懟:什麼叫做親戚盼富,鄰居盼窮

也就是這一波酸,讓法國人一邊慢吞吞地發展工業,一邊期待著英國煤礦枯竭的那一天。甚至,他們也已經想好了將煤炭出口給英國的準備。然而,法國人沒等來煤礦枯竭的那一天,卻意外地等來了英國人造好的蒸汽作為動力的輪船。

英法互懟:什麼叫做親戚盼富,鄰居盼窮

事實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的出生地,其實就在法國。當時美國的發明家富爾頓在法國研製出了第一艘單缸蒸汽發動機的輪船,停在了塞納河畔。一場風暴意外摧毀了這艘船,導致了法國對蒸汽輪船天生的不信任。而而英國伯明翰輪機廠和瓦特合作,製作出了專門用於輪船航線的雙缸蒸汽機,以此為基礎做出了改良版的蒸汽機輪船。

這艘蒸汽機輪船為後世帶來的影響深遠,推動了掌握當時世界賽最先進技術的英國一步步成為“日不落帝國”。而法國在酸完英國後,也逐漸開始了模仿英國的道路,工業革命、殖民擴張這些英國人幹過的事情,法國人都幹了。

只不過,法國人的一項傳統“美德”一直沒有變化:沒有人能夠在法國人投降之前佔領巴黎。在後來發生在歐洲大陸的多次戰役中,法國人往往沒有堅持多久便繳械投降,等待著來犯者收繳武器。在國內重拳出擊的法國人,在德國人面前顯得唯唯諾諾,讓出藝術之都巴黎的速度之快,遠非蒸汽動力的火車所能比擬。

而在不遠的將來,如果英國脫歐後貿易興盛、國家繁榮發展,那麼曾經酸過英國的法國人一定會耐不住性子,從歐盟脫身,嘴裡喊著為了法蘭西的自由民主而奮鬥,隨後眼瞅著一岸之隔的英國照葫蘆畫瓢。這種接近小聰明的處事方式,也許正是真正的法蘭西處世之道,也正是如此,他們能夠在敵人實施對巴黎的攻堅戰之前保護巴黎不受戰火迫害,為人類的藝術史提供無數的瑰寶。所以,想到法國人所肩負的責任,吃點酸葡萄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