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中英國不怕印度士兵叛亂,原來英國政策在印度早已根深蒂固

​英國也曾經擁有“日不落帝國”之稱,隨著其他國家的崛起,英國的光輝就被淹沒了,漸漸落寞,但是英國有一個很厲害地方,那就是有千千萬萬的印度士兵願意為之效力,尤其在一戰的時候,英國還不怕印度士兵叛變,原因還得回到英國統治印度的時候,在十八世紀,那個時候的英國到處入侵其他國家,印度也成了其中一個,以東印度公司在印度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他們不僅在當地攫取貿易特權,而且在當地掠奪土地建立根據地。

一戰中英國不怕印度士兵叛亂,原來英國政策在印度早已根深蒂固

而且英國為了對抗印度的土邦王公,增強公司的武裝力量,他們僱傭了大量的印度人為他們服務,這些印度士兵被稱為英屬印軍,這些印度士兵相當於被英國策反了,他們聽命於英國,任英國人差遣,這些印度士兵雖然作戰素養比不上英國人,但是英國人為了在印度站住腳跟,不斷訓練這些印度人,讓印度人統治印度人,以英國的政策來實施,英國也經常在印度靠廉價的勞動力來換取利潤,為了讓印度士兵好好聽話,英國還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牢牢的控制著英印部隊。

一戰中英國不怕印度士兵叛亂,原來英國政策在印度早已根深蒂固

當然了,印度也不是任人拿捏的,印度可是一個人口大國,英國想管也管不完,所以在後來,印度還爆發了起義,英國無力管理印度殖民地,於是只能撤出印度,並且解散了東印度公司,將印度改為英國直轄,印度成為英國正式的殖民地,這下更加明目張膽了,為了加強統治,英國在印度還組織了武裝部隊,將東印度公司的三支印度部隊整合為印度陸軍,控制這些印度士兵,他們採用摻沙子的方式把他們整編到一起。

一戰中英國不怕印度士兵叛亂,原來英國政策在印度早已根深蒂固

並且用英國人的思想不斷洗腦“印度士兵”,久而久之,英國也就收穫了一批“小迷弟”這些印度士兵在接觸英國人的過程中,覺得英國這個國家無比的好,很是嚮往英國,於是自然而然也就認為自己是英國的一份子,學習英語更不在話下,而且英國還給印度士兵提供各種先進的武器,比印度本土的還要先進,漸漸地,這些印度士兵也就覺得英國才是他們的國家了,是英國人拯救了他們,把他們從貧窮的環境中拯救出來,所以印度士兵就很聽話英國。

一戰中英國不怕印度士兵叛亂,原來英國政策在印度早已根深蒂固

於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英國不敵德國,被德國打得落花流水,這個時候英國就想到了印度士兵,於是千千萬萬的印度士兵就跑到前線去支援英國,因為他們覺得英國如果被侵佔了,那他們的國家也就沒有了,所以印度士兵在被嚴重“洗腦”的情況下,意識到領土的重要性,就更加不會逃走了,他們勢必要守護自己的“國家”,不得不說,英國給印度烙印下的思想真是根深蒂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