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斯托夫的8種好書推薦

列夫•舍斯托夫(1866-1938)是20世紀俄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俄國白銀時代宗教哲學家的傑出代表人物之一,被稱為存在主義哲學的先驅之一。

舍斯托夫的8种好书推荐

思想家、哲學家列夫·舍斯托夫(Lev Shestov)

列夫·舍斯托夫生於1866年,1938年客死異鄉——法國巴黎。他是20世紀俄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早年先後就讀於莫斯科大學數學物理系和基輔大學法律系。晚年長期在法國索邦大學任教,撰寫論著,與西方著名哲學家胡塞爾、海德格爾、馬克斯·舍勒,著名文學家布伯爾、紀德等交往。

舍斯托夫的8种好书推荐

01

一個人當他發覺自己身上存在著某種無論用什麼方法也無法擺脫的缺點時,他除了宣佈這缺點乃是某種品質之外,別無他法。缺點越嚴重,改善它的需求也就越迫切。

02

我們只需向前再進一步,那就是,讓我們想象人類並未生活在大地之上,而那樣一來,塵世間一切永恆的理念,當即便會失去魅力。

03

要想擺脫當代思想的統治,不妨去讀一讀歷史:異族人、異國和異代人的生活將教會我們理解。我們這裡所公認是永恆的理念,實質上不過是我們的一種誤解罷了。

04

從可笑到偉大同樣也僅有一步之遙,強者身上無法治癒的毛病總是會被改稱為美德的。

舍斯托夫的8种好书推荐

05

有道德的人,乃是報復欲最強的人,他們把自己的道德,當作最稱手、最精緻的報復武器來使用。光是鄙視或譴責自己的鄰人已經不能令他們滿足了,他們想要讓他們的譴責成為普遍必然的譴責,也就是說,他們想讓所有人都能跟他們一起撲向被他們譴責的人,以便讓被譴責者的良心,也能站在他們一邊。 只有這樣,他們也才能徹底滿足而心定神安起來。除道德以外,世上任何東西也無法得出如此輝煌的戰果。

06

中學生的邏輯前提是:根據充足的懷疑定義,是在自己否定自己,因為否定認識的可能性,本身就已經是一種肯定。然而,第一,懷疑主義並非必定得是根據充足的,因為它沒有任何想要取悅於將充足理由歸結為律法的教條主義的願望。 第二,請問哪裡有一種哲學,如果把它推導到極致,它也不會自己否定自己的?因此,為什麼我們對懷疑主義的要求,要比對其他理論的多呢?何況,懷疑主義經常聲稱,它無法提供其他理論總是覬覦的那些結果呢。

舍斯托夫的8种好书推荐

07

做一個無可挽回的不幸者是一件可恥的事。一個無可挽回的不幸者往往得不到塵世法則的庇護。他與社會之間的所有關係,都被永遠打斷了。可是,由於或遲或早每個人都命定成為無可挽回的不幸者,所以,哲學所能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孤獨。

08

假如你想要人們能羨慕你的悲傷甚至你的恥辱的話,你不妨裝作你居然為此而自豪。 假如你有足夠的演技,你就放心吧,你很快就會成為風雲人物。

09

哲學家極其喜歡把自己的判斷稱為“真理”,因為,一戴上這樣的頭銜,判斷便成為普遍必然的了。可是,每個哲學家都是親自杜撰自己的真理的。

舍斯托夫的8种好书推荐

10

真正的作家不屑於侈談那些只是耳聞而未得親見的事物。古典中學裡的作業——“用自己的話”轉述從別人書中讀到的東西一一會令他感到屈辱和枯燥乏味的。 更何況他根本沒時間做此等無聊之事。

11

只要在有教養的人民之間橫亙著良心作為唯一可能有的中介者的話,就不可能有什麼相互理解。 良心要求供品,並且也只是要求供品而已。 它對有教養者說:你多麼幸福,生活優裕,學富五車;而人民又是多麼貧窮、愚昧而又不幸呵。

12

我們之所以恥笑某人,決不是因為他相當可笑,而是因為我們自己想開心、想大笑。同樣,我們之所以發火,也決不是因為某行為使人憤怒,而是因為我們需要給胸中積累的情愫以宣洩的出口,當然,根據這一點所能得出的結論,決不是說我們應當永遠保持心境寧怡、心平氣和。

13

在生活最困難的時刻,我們的思考也最為緊張;而只有當我們再也沒別的事可做時,我們才會坐下來寫東西。所以,一個作家只有當他想要再現往昔時,他才能寫出點有趣或有意義的東西來。當我們需要思考時,遺憾的是,我們顧不上寫什麼。正因為如此,所有書籍,歸根結底,都不過是所曾體驗過的一切的微弱回聲罷了。

舍斯托夫的8种好书推荐

14

人身上的個人主義之所以令我們不快,主要是因為它證實了我們的貧窮。“我不能把我多餘的東西給鄰人,因為我自己剩下的也很少。”我們都向往自己能以上帝一般的姿態,慷慨散發自己的財產。而當我們看見某人以一句“私有財產是神聖的”而遮掩自己那些破破爛爛時,心裡便會覺得堵得慌。神聖來源於神祗,神祗所有的一切卻多得多,可他們算計起來,也和凡人一模一樣。

15

一個飢腸轆轆的人得到一塊麵包和幾句溫存體貼的話,他會感到溫存的話語比麵包更貴重。可是,假使人們僅僅用溫存的話語撫慰他,卻不給他食物,那他也許就會憎恨溫存的話語了。因此,在做結論時,我們永遠都必須十分謹慎才好,其中的緣由,當然是出於這樣一種推斷,即真理比撫慰人心的謊話更為人所需。

16

孤立現象之間的聯繫,很少能被我們觀察到。 引發一種後果的原因,往往一下子就有好幾種。 由於我們具有一種把事物理想化的傾向,所以,我們總是會把在我們眼裡最高級的原因,推至前臺來。

舍斯托夫的8种好书推荐

17

人在年輕時之所以寫作,是因為他覺得,他所發現的似乎就是最新的、極端重要的真理,所以他必須儘快把它宣告給可憐而又無知的人類。 嗣後,在他變得更有經驗也更謙虛,便對自己的真理產生了懷疑,只不過到了這時,他寫作才是為了檢驗自己。

18

獨特性的來源:一個已經沒指望徹底根除自身某種缺點或哪怕是把它向自己和他人掩蓋起來的人,會試圖在這種缺點裡找到其特有的優點來的。 假使他在這一點上得以說服周圍的人,他就達到雙重目的:既擺脫了良心折磨,又成為獨特的人。

19

當人感到自己對一些小難題力不從心時,往往會轉而追求另外一些偉大目標。而他們並非總是毫無結果。

恐懼死亡的原因主要來源於自我保護感。20

(以上內容摘自舍斯托夫文集第4卷《無根據頌》)

商務印書館新版舍斯托夫文集共十三卷,在國際上所有文集中是最全的。其中第1、6、12和13卷是新發現的舍斯托夫著作,國內初次譯介,底本都是主編於2014-2015年在莫斯科大學留學期間收集齊的。目前文集已出版前五卷,後面的卷冊將陸續與讀者見面。

舍斯托夫文集第1卷

莎士比亞及其批評者勃蘭兌斯

張冰 譯

通過舍斯托夫,讀懂莎士比亞

舍斯托夫的第一部著作

囊括了舍斯托夫成熟時期所探討的幾乎所有主題

在某些人看來似乎很奇怪,我最初的哲學老師居然是莎士比亞,是他的謎語般的、不可理解,帶著威脅性的陰鬱的話語:“這個時代紛亂無序”。當時代紛亂無序時,當存在露出其可怕的情況時,我們怎麼辦呢?我們能做什麼呢?

——舍斯托夫

舍斯托夫的8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本書是一部充滿思想張力的學術名著。它既被認為是20世紀文論的一部經典,也被解讀為作者後來哲學思想的一個秘密來源。舍斯托夫以其慣有的激情,雄辯地論證了他從莎士比亞戲劇人物身上所看到的世界圖景。他極為天才地,並且可以說是非常富有洞察力地預見到了他所處時代的動盪與紛亂,並且極力通過他所理解的人類精神世界的奧秘,來為這個動盪的世界尋找一個安頓靈魂的秘方。

舍斯托夫文集第2卷

托爾斯泰與尼采學說中的善

張冰 譯

重新開啟和彰顯非理性的信仰傳統與啟示傳統

舍斯托夫的8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本卷收錄論文兩篇,在第一篇論文“理念的統治”中,舍斯托夫批評俄國文論家梅列日科夫斯基對於托爾斯泰與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評價。認為梅列日科夫斯基完全掉入了用概念原則來框定作家思想的怪圈,因而無法把握被評論的偉大作家對於生存幻象那種肝膽欲裂的描畫,也就更不能夠理解這些偉大作品的思想深度。

而在第二篇“托爾斯泰與尼采學說中的善”一文中,作者更是直言,托爾斯泰把自己的文學作品當成了宣言善觀念的工具,主張善要高於上帝。而尼采則主張超越善惡之爭,尼采先是看出善裡全是惡,隨後又把惡全部看成善,因此主張要去尋求高於憐憫、高於善的東西。而尼采的這樣一個主張,被舍斯托夫理解為一條通往信仰之路的思想準備。

舍斯托夫文集第3卷

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尼采

張傑 譯

科學之外,仍然有關心我們人生的悲劇的哲學

舍斯托夫的8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本書對比研究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學作品與文學創作中的思想與尼采哲學作品中的思想,中間還穿插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對於托爾斯泰作品的診斷。作者的思想傾向,就是突出和強化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尼采存在主義思想中的非理性的、絕對信仰與絕對抗爭的要素。

陀思妥耶夫斯基強調生活就是一場偉大的最後的鬥爭,不是向上就是向下,不是救贖就是墮落,不是抗爭就是沉淪。而尼采的永恆輪迴思想,同事也強調了人要在這個已經失去了根基的現代生活中,自我決定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把自己的生活過成一個超人式的戰鬥的生活。而這一切,無不揭示著人的一種對於絕對信仰和終極救贖的渴望與投奔。

舍斯托夫文集第4卷

無根據頌

張冰 譯

理智地理解世界的確是人們的訴求

但這不等於是說我們已經沒有了自己的信仰和荒謬

舍斯托夫的8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本卷是一本格言體片段總集,由兩百多條片段組成。但是作者自己交代,這裡邊有著嚴密的邏輯和思想追求。作者看到,完整性的確是指導人類生活的教條,但是未完結性、無序、混沌、無法被理性預先設定的目標、充滿著矛盾的思維等等,要比那些偉大的體系更加貼近我們的心靈。

理智地理解世界的確是人們的訴求,但這不等於是說我們已經沒有了自己的信仰和荒謬。無論你怎樣規範人類的理性,理性總歸會以這樣活那樣的藉口,偷偷鑽到一個“保護傘”之下。也就是說,理性的生活有著一個非理性的依託與根基。“你畢竟是一塊堅實的土地。”

舍斯托夫文集第5卷

開端與終結

方珊 譯

畏懼真理是人最典型的特徵

直麵人生的無根基性這一真理乃本書之要務

舍斯托夫的8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作者在本卷中提出,人生最為關鍵的問題是“我們是從哪裡來的?”與“我們要到哪裡去?”是為開端問題與終結問題。中間並非不重要,但是它是由開端與終結這兩個問題決定了的。本書第一部分是評價契柯夫的思想。作者用的“創造源自虛無”這樣一個標題,他認為契柯夫作品的主人公都是以頭撞牆的人物,他們在為尋求可能性而鬥爭。

本書第二部分是一篇紀念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章,他稱陀思妥耶夫斯基為先知,認為他已經預見到了人類偉大事業的“前夜”之事情。在此後的部分,作者一再申明,我們生活是無根基的,我們生活於巨大的虛無之上。為了這樣一種存在主義特性的生活特性,我們需要一種救贖式的信仰。但這種信仰不是被動等待,而是主動的追尋與鬥爭。本書是作者展開其信仰傳統這樣一個主題的具體表達。作者在本書中毫不避諱地強化了其思想的存在主義根基與信仰主義的根基。

舍斯托夫文集第6卷

偉大的前夜

張冰 譯

舍斯托夫探討了

托爾斯泰、易卜生、威廉·詹姆士等思想家作品

舍斯托夫的8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本書收錄了舍斯托夫探討托爾斯泰、易卜生、威廉·詹姆士等思想家作品的論文多篇。在這些論文中,舍斯托夫批評了那些試圖以邏輯推理的方式推導人生始終的努力,也即批評簡單地使用希臘哲學所推崇的理性精神來解決永恆的生命之謎的努力,認為人的自由無法用哲學認識論來加以解釋。

舍斯托夫文集第7卷

鑰匙的統治

張冰 譯

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馬佐夫兄弟》一書中的

宗教大法官的形象為依託批評理性的自大

舍斯托夫的8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批判理性的自大,恢復信仰的權威,這一直都是舍斯托夫著作的主題。本書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馬佐夫兄弟》一書中的宗教大法官的形象為依託,更是把這個主題的拓展帶入到了更為開闊的背景之中。可以說,“爭奪鑰匙的統治權”已經成為了現代流行的“爭奪話語權”的一個先行範本,其背後所蘊含的哲學、宗教與文化、政治等含義,更是值得現代研究者認真面對。

舍斯托夫文集第8卷

在約伯的天平上

董友 徐榮慶 劉繼嶽 譯

舍斯托夫的一部重要代表作

探討哲學標準、科學與哲學的關係等等

舍斯托夫的8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在約伯的天平上:靈魂中漫遊》是舍斯托夫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他對俄羅斯著名思想家、文學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與托爾斯泰兩位大師的評述。第二部分是舍斯托夫關於敢想敢為和俯首聽命的片段集。其中論述到啟示、哲學標準、科學與哲學的關係、最後審判、存在的假象、存在的秘密、什麼是美、認識你自己、哲學的當前任務、形而上學真理、通向真理之路、死的諷刺等問題,每節都主題鮮明、語言精煉、寓意深刻。第三部分是舍斯托夫評述斯賓諾莎、帕斯卡爾、普羅提諾等著名哲學家的文集。

舍斯托夫的8种好书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