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燾:我不僅南征北戰,我還要當你大舅哥,你有幾個妹妹?

公元408年,拓跋燾誕生於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從小就深受爺爺拓跋珪的喜愛,為什麼?小孫子長得帥啊,就像後來康熙喜歡乾隆一樣,老皇帝不僅安排人細心照料,還大赦天下,可見喜愛的程度。公元422年,十五歲的拓跋燾以皇太子身份監國攝政,北魏跟其他朝代不同,太子監國攝政不是樣子貨,那是實實在在的相當於皇帝權利,為什麼這麼早就監國攝政,原因就是拓跋燾他老爸身體不行,拓跋燾監國攝政一年,明元皇帝拓跋嗣就駕鶴西去,十六歲的拓跋燾即位,北魏迎來了第三位君主。

拓跋燾:我不僅南征北戰,我還要當你大舅哥,你有幾個妹妹?

北伐柔然

當時的北魏,主要有兩個敵人:一個是南朝,一個就是柔然。長江以南一致吸引著北魏的君主們,那裡有良田熟土沃野千里,還有數不盡的財富和美女,拓跋燾嚥了下口水,決定先打柔然,先穩定北方,再直下江南,拓跋燾的領導才能,初現端倪。

公元424年,拓跋燾開始北伐柔然,兵分兩路,拓跋燾親率一軍,坐鎮柞山,平陽王長孫翰率部於參合開拔,挺進大漠,不久就遇到柔然大將阿伏幹,他避實擊虛,取得大勝,阿伏幹逃遁,但長孫翰也不敢孤軍深入,隨即班師回朝。次年,拓跋燾又親率大軍兵分五路征伐柔然。

柔然人雖然惶恐,但依然採用"柔然人最擅長的戰術"應對,被現代軍事迷,稱為放風箏,其實這種戰術說來也簡單,但對於馬術和箭術都要求很高,它要求騎兵一邊策馬飛奔,一邊回身射箭,要訣就是不與敵人近戰肉搏。而他們顯然錯誤的估計了形勢,柔然的騎兵優勢是跑得快射得遠,北魏的騎兵優勢是跑得更快,射得更遠。北魏騎兵一邊前進一邊射箭,他們心無旁騖一門心思讓胯下戰馬跑得更快,任務就是用最快的速度追上柔然騎兵。柔然騎兵一邊飛馬策奔,一邊回身射箭,但他們驚奇的發現,身邊多出來了北魏的軍隊。柔然騎兵立刻大亂。原本既然有序的陣型一瞬間亂成一窩蜂,北魏騎兵衝進柔然陣中肆意砍殺。柔然大敗舉族遠遁漠北。

拓跋燾:我不僅南征北戰,我還要當你大舅哥,你有幾個妹妹?

你究竟有幾個好妹妹

從公元424年到449年,這25年間拓跋燾數次率軍北伐。而且打擊的對象也不僅限於柔然,凡是與柔然親近的,一律列入敵人陣營。他們的下一個目標便是胡夏。公元426年,冬至節,北魏軍隊攻入胡夏皇帝赫連昌的皇宮,就在幾個時辰前,赫連昌正跟他的大臣們玩的開心,突然探子來報,魏軍來襲,赫連昌倉皇逃出城外。魏軍進入皇宮後全力搜索赫連昌未果,便放了一把火,焚燒了宮殿。兩年後幸運之神再次眷顧北魏。在追擊赫連昌途中,他的坐騎突然跌倒,赫連昌被擒。

拓跋燾:我不僅南征北戰,我還要當你大舅哥,你有幾個妹妹?

公元428年,北魏首都平城皇宮。

拓跋燾:把夏國皇帝赫連昌請上來。

宣赫連昌。

赫連昌:罪臣參見陛下。

拓跋燾:老昌,不必稱罪臣,你把三個妹妹嫁給我,你是我大舅子,來人給朕的大舅子看座。

赫連昌:謝陛下。

拓跋燾:老昌,咱們現在是親戚,你大妹已經被朕冊封為皇后,兩個小妹也成了嬪妃,你也是皇親國戚,待遇嘛,以前啥樣現在還啥樣,今天請你來,朕想跟你再加一層親。

赫連昌:陛下,可是臣真沒有妹妹了。

拓跋燾:可我有啊。

赫連昌:這······

拓跋燾:你這一米八的大高個,長的又帥,我妹妹始平公主溫柔又尊貴,你們倆挺般配,朕今天就將妹妹許配給你,封你為會稽公,如何?

赫連昌:謝陛下,一切聽陛下的。

拓跋燾:這就好,咱們現在互相的大舅哥,親上加親,你就不要想著回去了。

我是郝連昌,拓跋燾這傢伙是不放心我才把妹妹嫁給我的,以後有機會我還是要跑。

公元434年閏三月十一日,赫連昌背叛北魏,向西逃走。閏三月十三日,北魏河西邊哨將領抓住並殺了他。核實赫連昌謀反的事實後,拓跋燾下令將他所有的兄弟全部誅殺。

好像娶妹妹嫁妹妹上癮似的,喜歡給人當小舅子和大舅哥的拓跋燾,公元433年,將妹妹武威公主嫁給沮渠牧犍,納沮渠牧犍之妹興平公主為昭儀,公元434年,將西海公主嫁給柔然可汗吳提,並納其妹為夫人,公元450年,拓跋燾親征劉宋,在勝利形勢下,他主動遣使求和、請婚,這次他倒沒有要求要妹妹,而是請求給孫子和親。雖然拓跋燾聯姻並不是純正,但也並不妨礙他創作短暫的休憩時機。

拓跋燾:我不僅南征北戰,我還要當你大舅哥,你有幾個妹妹?

我是誅殺皇帝記錄保持者

宦官,中國歷史無法遺漏的人群,北魏有一個宦官保持著中國歷史上誅殺皇帝最多的記錄者,他便是拓跋燾的寵臣宗愛。像大多數太監一樣,宗愛出身貧寒,沒念過幾天書,整天遊手好閒,尋釁滋事,被處以宮刑,不知如何混進了皇宮,還被拓跋燾看中,成了貼身太監,後官至中常侍,也就是傳說中的"太監大總管"。

拓跋燾:我不僅南征北戰,我還要當你大舅哥,你有幾個妹妹?

北魏有一項制度就是太子監國,拓跋燾也是這麼過來的,所以在他出徵的時候他就令自己的兒子太子拓跋晃監國,他是十分信任兒子的,但他擔心"太子"這個位置,於是就派宦官宗愛協助太子,說是協助其實就是監視。宗愛則是拿著雞毛當令箭的主,處處刁難太子,太子倒沒什麼,可太子的兩個心腹卻跟宗愛爭鋒相對。等到拓跋燾回來,宗愛就經常在皇帝面前給這兩個心腹說閒話,穿小鞋,關鍵這兩個心腹屁股也不乾淨,經常為非作歹,而且拓跋燾也聽聞到兩人的一些劣跡,於是盛怒之下,將二人斬首於平城。太子拓跋晃是個敏感的人,以為父親是要對自己動手,於是驚懼而死。拓跋燾非常傷心,厚葬兒子,諡號"景穆太子"。

嚇死了下任皇帝,宗愛也內心惶恐,於是他下定決心幹了件天下人都不敢幹的事——誅殺皇帝。公元452年,宗愛控制禁軍,秘密殺害了拓跋燾,這位雄才大略,統一北方的君主就這樣離開了人世,享年44歲。

長子拓跋晃死了,二子拓跋伏羅幾年前就去世了,皇三子拓跋翰成了即位人選,不得不說拓跋燾還是有幾個好兒子的,拓跋翰文武雙全,深得民心。宗愛知道這樣一位君主,是不可能容忍奸臣當道的,於是,他控制赫連皇后,對,就是赫連昌的大妹,以皇后詔命南安王拓跋餘即位,誅殺了拓跋翰。拓跋餘倒是非常好控制,當上皇帝的拓跋餘驕奢淫逸,一個多月就把皇宮庫銀花了個乾淨,對百姓災情也不問不顧。宗愛意識到這是個扶不起的阿斗,而拓跋餘好像也意識到宗愛要動他,於是他準備先下手為強,可惜,事情敗露,宗愛先發制人,暗殺了拓跋餘。兩位皇帝死了,兩個繼承人也死了,朝中大臣醒悟了,再任由這個閹人宦官當道,下一個死的該是自己了。於是羽林郎中劉尼、太子少傅遊雅、殿中尚書源賀、尚書陸麗和長孫渴侯等五人密謀,由遊雅、源賀、長孫渴侯控制了禁衛軍,又由陸麗和劉尼出城迎接十二歲的皇孫拓跋濬,拓跋濬一人宮,劉尼就率禁衛軍趕往東廟,抓住了躲在那裡的宗愛及其黨羽,手起刀落,悉數斬殺,並夷宗愛三族。

殺皇帝記錄保持者也終將被誅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