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臨汾永和縣----西漢為狐讘縣

山西臨汾永和縣----西漢為狐讘縣

永和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總面積1219平方公里,總人口6.5萬。永和縣是革命老區、省界邊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棗鄉”稱號。

一、歷史沿革

山西臨汾永和縣----西漢為狐讘縣

西漢時期的狐讘縣

1、西漢置狐讘縣(今縣西南三十五里),屬河東郡。東漢廢。三國魏初復置狐讘縣,屬平陽郡。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廢,2、北齊後主時於其城置永和鎮。北齊武平元年(570年)置臨河郡及臨河縣,屬汾州。隋開皇初廢臨河郡,十八年(598年)改臨河縣為永和縣,屬龍泉郡。

3、唐武德二年(619年)永和縣自狐滻縣故治遷至仙芝谷(即今縣城),六年又分置樓山縣,貞觀元年(627年)並樓山縣入永和縣,屬隰州。北宋、金、元、明、清因之。

4、1914年屬河東道、1927年直屬山西省。

5、1949年屬臨汾專區,1954年屬晉南專區。1958年併入呂梁縣。1961年恢復永和縣,屬晉南專區。1967年屬晉南地區,1970年屬臨汾地區。2000年屬臨汾市。

二、地名來歷

1、古稱歸化縣。當地府尹為避免與涑水縣(今大寧縣)因地界之爭而發生械鬥,望兩縣永遠安寧和好,改歸化縣為永和縣。

2、《元和郡縣誌》講:“永和縣以縣西永和關為名”。古時候的永和關,崖高千仞,威武雄壯,在山崖的上方突兀出一塊巨石,恰如一隻活生生的猛虎,虎頭關因此而得名。西漢後期一位皇帝認為他是青龍,而此關叫白虎,白虎鬥青龍,江山不安寧,所以一句話就“朕將白虎斬,改名永和關”了。

三、風景名勝

山西臨汾永和縣----西漢為狐讘縣

1、文廟大成殿。文廟創建於元至元年間(1841——1868年),現僅存大成殿。大成殿坐北朝南,面寬五間,進深五間,單簷歇山頂。

山西臨汾永和縣----西漢為狐讘縣

2、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位於永和縣閣底鄉東征村,距縣城80餘華里。2005年重新修建的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佔地2500平方米,以“英明決策築輝煌”、“紅軍東征在永和”和“老區人民愛紅軍”為主題分三個展廳。

山西臨汾永和縣----西漢為狐讘縣

3、望海寺。望海寺景區在打石腰鄉境內,寺廟距縣城24公里,位於一個小山包上,佔地近六百平方米,創建年代待考,僅存三個建築。

山西臨汾永和縣----西漢為狐讘縣

4、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黃河東岸永和縣南莊鄉、打石腰鄉、閣底鄉,面積210k㎡,是以黃河干流晉陝大峽谷中五個巨大的河流蛇曲為主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