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冠傑的嗓子怎麼樣?

懷緬過去常陶醉


許冠傑是香港70年代中文歌壇的領袖人物,其影響力一直延續到80年代,這個毋庸置疑。他的唱片《半斤八兩》與譚詠麟《愛的根源》、張學友《愛火花》都創造過“買到要搶”的熱潮。

可是他的地位高就意味著他的演唱功力強嗎?

很多在論壇上大談特談香港歌手水準的人,我非常懷疑他們真正聽過幾首80年代,甚至是更早的歌手的歌曲。

一個歌手走紅有許多原因,很多時候,演唱功力僅僅是一個,甚至並非最重要的因素,這樣的例子很多,我就不必一一列舉,引來口水了吧。許冠傑為什麼走紅?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引領了粵語歌的潮流,而他之所以能引領粵語歌的潮流,不是他高音高,低音地,中音婉轉,也不是他氣息夠強,甚至更不是因為他能演繹多種風格的歌曲。

原因就在於他把粵語小調和西洋音樂結合起來,換句話說,讓粵語歌“雅”起來和“洋”起來。

許冠傑是大學生,文化水平夠高,品味也很好。多年組band的經驗使得他對西洋流行音樂非常熟悉。加上他和他的團隊有不同尋常的潮流觸覺(這一點非常重要),能夠敏銳地覺察到大眾的訴求點,並用音樂表達出來。他的地位和貢獻,如果要比的話,我想到的是美國的bob dylan和臺灣的羅大佑,很奇怪的是,這兩個人的演唱功力都just so so。

如果想評價許冠傑的演唱,我覺得他的風格更偏民謠一些(注意,是偏民謠,不是唱民謠),對技巧的追求很少,與同時期的關正傑、羅文還有鄭少秋相比,他更加本色演唱。在香港的巨星中,他應該是最本色演唱的人,如果想感受他和其他更重視技巧的歌手的比較,可以去下他那張《sam&friends》,或者直接聽裡面最有名的《沉默是金》,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和張國榮在演唱功力上的差別。





命裡缺金


許冠傑嗓子怎麼樣不做評價,但是許冠傑將粵語流行音樂搬上了主流音樂層次。


星空47281197


許冠傑因受聲音限制,聽起來就無唱功了,他唱口水快歌還好聽一些,但他唱慢歌無法比同期的羅文林子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