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黃家駒和許冠傑哪個才是真正的歌神?

用戶16467506083


關注令狐伯光,帶你瞭解影視娛樂大小事!


悟空裡面無數個問題,都在拿黃家駒對比,對比汪峰,對比崔健,對比羅大佑,對比許冠傑,對比邁克爾.傑克遜。黃家駒確實非常有才華,唱歌,作詞,寫曲等各方面的才華,因為英年早逝被神話也都正常。


但即使如此,總不能因為黃家駒英年早逝,神話到了天下無敵,爆這爆那,完爆整個華語樂壇吧!!!

類似問題本人回答過很多次,比如黃家駒對比崔健那一個。與這個問題基本一樣,兩個人沒有任何可比性。


華語流行音樂,兩岸三地都因為政治背景,歷史環境原因,擁有各自不同的發展歷史和軌跡,尤其擁有一個樂壇鼻祖,或者教父的宗師級人物。


內地流行樂壇,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由於是計劃經濟時期,加上大背景。內地流行的紅歌,民歌和民族音樂一類。當時內地樂壇,基本是沒有流行音樂這一個類型的。在改革開放過後,湧現出一大批學習西方音樂,並且成功融合本土化的音樂人。

其中走得最遠,挖掘最深,影響力最遠的人是以搖滾樂吶喊的崔健,被尊為內地流行樂壇的搖滾教父。


臺灣流行樂壇,則比內地要早很多。但起點也是在70年代了,因為早期5060年代,臺灣非常流行翻唱歐美日韓的歌曲,套曲現象非常嚴重。但後來臺灣因為經濟發展很早,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

臺灣流行樂壇由上到下開始革命,這個事件被稱為“臺灣民歌”運動。民歌運動有很多宗師級音樂人,但其中走得最遠,挖掘最深,影響力最遠的人,是民歌運動中後期,成就最高的羅大佑,羅大佑則被稱臺灣流行樂壇教父。


香港流行樂壇,雖然沒有明顯如臺灣民歌運動的大事件。但香港樂壇在5060年代,經濟飛速發展時期,文化消費卻與臺灣相同。存在大量翻唱歐美歌曲的行為,還有當時香港是流行的是民國上海時期,普通話的流行歌曲。

直到70年代時期,同樣因為經濟發展起來,香港也出了一批音樂人,開始革新香港流行音樂,並且成功將粵語流行音樂,帶入香港流行樂壇的主流,這個人便是許冠傑。許冠傑又被尊為香港流行音樂鼻祖,教父。


所以,兩岸三地如果論到對流行音樂開闢般的影響,臺灣是羅大佑,內地是崔健,香港便是許冠傑。後面香港樂壇湧出的黃家駒,張國榮都是相同。他們雖然影響力很大,但都是受到許冠傑開創後的引領,根本沒有可比性。

時至今日,因為許冠傑歌曲更符合上世紀審美,歌曲沒有那麼流行。黃家駒後期歌曲偏流行樂,又因為英年早逝被神話。黃家駒的歌曲廣為流行,於是便有了網上爆天爆地爆世界的比較,實際兩個人根本沒有可比性,真是可笑。


更多關於許冠傑和黃家駒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