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首日家裡暖氣熱了沒

11月1日,我市集中供熱第一天。市熱力集團公司集中供熱全網處於平衡調節期,全網的溫度、壓力仍處於調節平衡階段。供熱首日,絕大多數集中供熱用戶感受到了暖流入戶,但也有管網積氣、庭院管網破裂等原因,導致不少用戶家的暖氣還不熱。

1 來暖氣了

“家裡有老有小的,天冷了,沒有暖氣可受不了。”1日9時許,家住青年宮宿舍的陳大媽抱著2歲的小外孫,看著牆上的溫度儀顯示21℃,高興地說:“今年的供暖來得早,10月25日,我們家的暖氣就熱了。”15時許,市熱力集團二供暖總調負責人說:“最近天氣還比較暖和,今年二電廠比較給力,現在一次網的溫度達到80℃,供熱參數達到供暖要求。”16時許,二供暖青年宮熱力站,溫度儀顯示,二次網的出水溫度35℃,回水溫度32℃。該熱力站站長師震坤說:“如果庭院管網和入戶管網順暢,現在的供熱參數應該能保證用戶的室溫達到18℃左右的標準。”師站長介紹,該站供暖系統10月22日開始暖管,24日、25日,轄區多數用戶就已經感覺到暖流入戶。其間,個別庭院管網出現跑水故障,經過及時搶修,破裂管網已修復,11月1日前,暖氣已如期入戶。

2 擴網549萬平方米

今年市熱力集團擴網549萬平方米,總供熱面積達1.55億平方米以上,佔全市城區供熱面積的72%,覆蓋全市較大單位4146個,123萬餘戶居民,333萬餘人,一次供熱管網達1303公里,熱力站達到1610餘座。同時,市熱力集團還承擔市第二熱力有限責任公司、市再生能源供熱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機械廠、太原城北熱力有限公司的供熱負荷。今冬主要依靠13個熱源實施供熱,其中燃煤熱電廠熱源6個(太古、二電、瑞光、國錦、太鋼、西山),燃氣熱電廠熱源2個(嘉節、華能),燃氣調峰熱源廠4個(東山、小店、晉源、城南),燃煤調峰熱源廠1個(城西)。

為解決嚴寒期供熱能力不足的問題,積極應對極寒天氣,該公司還建有59個分佈式燃氣調峰熱源,總供熱能力近800萬平方米。

3 系統運行平穩

10月31日晚間,該公司的13個熱源系統全部進入正式供熱狀態,全面升溫升壓。

“11月1日15時,古交興能電廠供熱機組的出廠溫度和流量分別為85℃,2萬噸/小時;經中繼能源電站換熱後,熱源進入市區一次網的溫度和流量分別為75℃、2.3萬噸/小時……目前的供熱參數滿足供熱需求。”太古供熱項目負責人介紹,今年太古供熱項目承擔的供熱面積為6800萬平方米。早在10月23日,太古供熱系統就啟動試運行。古交興能電廠6臺供熱機組,現已啟動4臺機組,根據氣溫變化、供熱需求的增加,還將適時增開另外2臺機組。

4 提前試供熱

市熱力集團公司個別供熱系統於10月23日提前暖管升溫,提前進入試供熱階段,全系統在10月24日至25日全部暖管升溫開展試供熱,所以,今年大多數集中供熱用戶在11月1日之前就已感受到了暖流入戶。

該公司不計成本提前試供熱,就是為了將溫暖儘早送到千家萬戶,體現了黨和政府對百姓冷暖的關注,體現了熱力人的使命擔當。正式供熱開始後,該公司將繼續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全力做好供熱保障工作,讓百姓溫暖過冬。

5 暖氣不熱找熱力站

“管網積氣,需要排氣,排氣時只要看見有涼水排出便可停止,切不可看見是涼水還一直排,這樣會造成管網過度失水,影響供熱效果。”11月1日,12319熱線和12349熱線工作人員,頻繁向反映暖氣不暖的客戶講解操作辦法。

市熱力集團公司負責人介紹,對於用戶反映暖氣不熱的問題,管網積氣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有庭院管網破裂跑水、閥門未打開、管網堵塞不暢等原因。對此,可參考小區醒目位置張貼的“正確用熱溫馨提示牌”的信息,或根據所在小區或熱力站懸掛的“暖心便民服務公示牌”的信息,與相關熱力站站長聯繫反映。

供熱初期,集中供熱全網系統至少要經歷為期一週的平衡調節期。在此期間,由於突發的熱力站停電、管網破漏事故,以及庭院管網積氣未排等各種原因,用戶家中出現暖氣不暖等問題,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本報記者 郝曉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