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已成為青少年第二大死亡原因,背後的緣由引人深思

大部分人似乎是通過不斷髮生的悲劇而被動的認識和了解抑鬱症。

不斷髮生的慘劇使抑鬱症被冠以“生命收割機”的名頭,人們越來越重視抑鬱症和了解到抑鬱症的“威力”。

全球有超過3億的抑鬱症患者,而在我國,抑鬱症患病率已達到2.1%。

更觸目驚心的數據顯示,青少年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是抑鬱症。

抑鬱症已成為青少年第二大死亡原因,背後的緣由引人深思

大部分家長很難把抑鬱症同活潑開朗的青少年聯繫在一起,但研究顯示,抑鬱症正在呈現年輕化趨勢。

青少年患抑鬱症有一定的生理因素:該年齡段的青少年正是快速發育的階段,內部情感兩極化,情緒起伏大,矛盾性的心態導致青少年出現叛逆期。

隨著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突然高漲,青少年內向體驗更深刻,情感生活越來越重要,世界觀開始形成,交友範圍開始縮小,並且開始重視人際關係

被孤立、被嘲笑、被排擠、被冷落、被校園暴力的青少年更容易形成封閉、沉默寡言的性格,因為人際關係的失衡和缺乏社會支持而患上抑鬱症。

在該階段最重要的是學業,中考、高考、父母望子成龍的期望、同學間彼此的各項競爭、環境適應能力差都是抑鬱症的導火索。

就像《小歡喜》裡面的宋倩對英子的嚴厲管教,最後英子不堪忍受患上抑鬱症。

當父母給予的壓力和期望超過了孩子的心理承受水平,孩子長期的忍受和不良情緒的堆積,就會形成抑鬱症

不可忽視的因素是家庭環境,原生家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父母頻繁爭吵、缺乏父母關愛和照顧的環境中成長的青少年會比在充滿父母關愛環境中長大的青少年更易患上抑鬱症。

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依戀,當父母陪伴和教養時間較少,孩子的安全感大幅度下降,內心更敏感和孤獨。

青少年價值觀的不完善以及心智的不成熟性,讓青少年在遇到抑鬱症時,會採取極端的自殺行為。

抑鬱症已成為青少年第二大死亡原因,背後的緣由引人深思

抑鬱症看似悄無聲息,但它依然是有跡可循。

若是發現青少年有以下跡象,家長們要注意了:

1、與父母對著幹,表現為生活雜亂無章、亂扔衣物,甚至逃學、夜不歸宿、離家出走;

2、身體不適,表現為食慾不振、體重下降快、常常出現乏力感;

3、睡眠障礙,表現為睡眠障礙、失眠、易被驚醒等;

4、安全感低、常常出現嚴重的負罪感和無用感,經常有消極想法和消極情感;

5、精神運動性阻滯,表現為行動遲緩、整日無精打采、對任何事提不起興趣;

這些是青少年抑鬱症的跡象判斷,若這些現象持續時間長,家長還需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及時診斷治療。

很多患有抑鬱症的青少年的家長因為對抑鬱症的瞭解甚少,而錯過了孩子最佳的治療時間。

抑鬱症已成為青少年第二大死亡原因,背後的緣由引人深思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訴求和想法是不可理喻甚至無理取鬧的。

當孩子的訴求一次次的被忽視後,慢慢的就封閉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不願意和父母傾訴

就像那句話:“沒人覺得我病了,他們只是覺得我想太多了。”

當自己的心事無處可說、無人理解時,患有抑鬱症的青少年因為缺乏理解和支持,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和嘲笑,最後選擇走上絕路。

當患有抑鬱症的青少年找你傾訴時,不要打著各種“為你好的”理由去規勸他們,他們需要的僅僅是你的聆聽和理解

因為你的態度和評價對他們來說很重要,你的一句負面評價可能會讓他們跌入絕境,你的一句鼓勵可能是把他們從泥潭中拉出來的援手。

理解和陪伴的同時,鼓勵抑鬱症青少年進行體育運動、多參與有益身心的社會活動。

幫助抑鬱症患者培養積極心態,關注積極的方面,將注意力從消極的地方轉移開

瞭解和學習關於抑鬱症的知識、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緩,社會、學校、家庭都應該要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讓青少年健康成長,遠離抑鬱症!

文章作者簡介:諮詢師尤可,專注於青少年心理,用文字剖析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心理。

#關注精神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