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那些混飯吃的好漢,到底憑什麼上梁山

《水滸傳》中那些混飯吃的好漢,到底憑什麼上梁山

十個指頭有長短之分,人的能力有強弱之別,這是正常。在《水滸傳》梁山這個大集體中,108將裡不乏平庸之輩,更有純屬混飯的角色。不過樑山集團算是知人善用,給廢物們也安排了合適的差事。

01

鐵扇子宋清:從不給領導添麻煩的好親屬

宋江入夥梁山後成了賊王,其家眷必然無法在宋家村安然度日。所以宋江接老父和弟弟宋清一起入夥梁山。

要說宋江宋清這對兄弟,還真是“兄友弟恭”,二人價值觀一致,無論哥哥幹什麼,作弟弟的都是支持。

在柴進莊上,哥哥宋江看上武松的一身好本事,弟弟就幫著一起和武松溝通情感。武松離開柴家莊時,這對哥倆一起搞了個“十八相送”,把武松感動得稀里嘩啦,當即就和宋江結拜了。

《水滸傳》中那些混飯吃的好漢,到底憑什麼上梁山

如此好弟弟,宋江有了新出路,能不提攜嗎?宋江對弟弟的能力很清楚,委任的是安排宴席這種無關痛癢的工作,並且讓他躋身於108將中游之列。這明擺是靠與大領導宋江的血親關係,但誰又能反對?

關於宋清的綽號“鐵扇子”,公認是“廢物”的委婉說法。不過宋清很會做領導親屬,從不為領導抹黑。他為人低調,做事謹慎,不討人嫌。更重要的是他也從沒打著領導的幌子給自己謀私利,沒在領導耳邊煽風點火(鐵扇子嘛,扇不了什麼風),只是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

梁山集團的一項重要福利措施就是“吃肉喝酒”。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隔三差五胡吃海塞,這工作量也夠宋清忙乎的。這涉及到協調廚房、後勤、採購等多個部門的聯動,沒有較強的跨部門溝通能力是做不好的;還有座位安排、桌牌擺放、會場佈置等細節都要完美,才能體現領導意圖;所以宋清沒功勞也有苦勞。

招安後,宋江的結局是“兔死狗烹”,但宋清賺發了。宋江被奸臣毒死,皇帝有些過意不去,讓他“承襲宋江名爵”。

宋清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不愧名字叫“清”),自知無能力,甘願回家務農。因此“上皇憐其孝道,賜錢十萬貫,田三千畝,以贍其家。待有子嗣,朝廷錄用。”連高考都給宋清家孩子開大門了。宋清家庭成分由富農變成了大地主,兒子也通過科舉步入了仕途。

《水滸傳》中那些混飯吃的好漢,到底憑什麼上梁山

02

活閃婆王定六:遇到貴人少奮鬥

王定六算是梁山108將裡的湊數人物。他在梁山當北山酒店副總,乾的是老本行。王定六沒有什麼能耐,上梁山是因遇到貴人張順。

王家本在村裡開酒店。張順被歹人搶劫後,從水裡爬到他家。王父給予了及時救助。張順能捎帶王定六上梁山和王父對梁山集團及宋領導的讚美密不可分。

當王父聽說張順是經過樑山泊而來時,沒有表現出大驚小怪,而是立刻表達了發自內心的崇敬之情:“老丈道:‘他山上宋頭領,不劫來往客人,又不殺害人性命,只是替天行道。’”這是對宋江“替天行道”企業價值觀的高度認同,馬屁拍得自然天成。然後又說:“老漢聽得說:宋江這夥端的仁義,只是救貧濟老,那裡似我這裡草賊?若得他來這裡,百姓都快活,不吃這夥濫汙官吏薅惱!”聽到這裡,張順都感動得由不得要亮出真實身份,連自己跑到建康的前因後果都和盤托出。

王父太會聊天了,他趁機引薦兒子王定六。此時的張順心理已獲得極大的滿足,對王定六毫無亮點的履歷產生了興趣。“小人姓王,排行第六;因為走跳得快,人都喚小人做活閃婆王定六。平生只好赴水使棒,多曾投師,不得傳受,權在江邊賣酒度日。”

說是“走跳得快”,是能走過神行太保戴宗?還是能跳過鼓上蚤時遷?“赴水使棒”都是停留在“喜歡”層面上,實際情況是“不得傳受”(沒學過)。年輕、沒經驗、能力弱,這都不打緊。王家父子在關鍵時刻幫助張順報了仇,張順又是宋江身邊的紅人,遇到貴人自然能順利入夥梁山。要不然就憑王定六那點兒低微的本事,梁山大門都敲不開。

《水滸傳》中那些混飯吃的好漢,到底憑什麼上梁山

03

險道神鬱保四:長得高大也能派上用場

鬱保四是個強盜,仗著“身長一丈,腰闊數圍”,兩次成功奪取梁山的馬匹。在打曾頭市時,鬱保四被梁山策反,當了內應,戴罪立功。

上梁山後,鬱保四唯一的一次表現是在打東平府時,和同樣飯桶的王定六一起去勸降董平。鬱保四自認為認識董平,能跟董平說得上話。結果證明他是個不知彼也不知己的人。這小董一點兒面子都不給,險些斬了他倆。最後還是程太守相勸,保住二人小命,打了二十大棍攆出了城。“兩個回到大寨,哭告宋江說:‘董平那廝無禮,好生眇視大寨!’”一副丟人慘敗相。

鬱保四身材高大倒是他在梁山立足點。領導相中了他這一特點,給了個扛帥旗的差事。帥旗關乎梁山形象,還能鼓舞士氣,你說重要不重要?所以扛大旗者自身也得具備威懾力,像王定六、王矮虎這種身材,肯定幹不成。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劉櫻姝 製作:吃硬盤吧、發達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