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專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玩平板電腦,會毀了童年嗎?

大部分人會在每天醒來後的5分鐘內查看他們的手機,之後在當天剩下的時間裡還會再看50次,成年人將手機視為生活必需品。


但想象一下,如果這部手機在三歲小孩的手裡,整個社會是不是都會焦慮起來。父母們非常擔心手機會阻礙孩子們的社交進程,會讓他們越來越少站起來活動,他們認為這會毀了孩子的童年。


但是,我想來反駁這種觀點。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專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我想象的未來是我們樂於見到學齡前的孩子與屏幕進行互動,而這些屏幕能讓孩子更多地活動起來。它們比標準化的考試更能反映出孩子們學到了什麼

我們對孩子和技術的擔憂並不是新事物。50多年前,我們就有過關於一種新興的、占主導地位的媒體的激烈討論——電視。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專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現在不光是電視,孩子們被各種設備包圍。我想來分析一下父母們最常見的三種擔憂,看我們是不是有辦法解決這些擔憂。

1

電子屏幕會讓孩子沉迷其中

有兩位動物學家曾找到公共電視網提出了 “利用攝像頭拍下孩子們玩耍的一幕,比如:扮動物、演蝙蝠等行為。

遊戲開始時,孩子會看到自己在屏幕上長出翅膀的樣子,然後他們會揮動手臂,玩得特別開心。但讓我開心的是,當遊戲結束關掉屏幕之後,孩子們依然在扮蝙蝠。他們在房間裡飛來飛去,左右變向地抓蚊子。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專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他們在遊戲中能學到東西:他們能記住蝙蝠只在夜裡飛行,能記住蝙蝠在睡覺的時候是倒掛著,並且翅膀會收回來。這個遊戲讓孩子們動了起來,不僅如此,當孩子們出門看到鳥兒的時候會想,“鳥兒飛的時候跟我變成蝙蝠的時候有沒有不同呢?”

數字技術促進了具象化學習的發展, 孩子們可以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2

玩遊戲是浪費時間。

會讓孩子們分心,影響學習。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專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遊戲開發者知道可以通過分析後端數據來了解玩家的技能:玩家會在什麼地方暫停;他們會在什麼地方犯錯誤,直到找到正確答案。我們想把這套工具運用在學校教育上。


研究人員讓80名學齡前兒童玩了遊戲,之後對這80名孩子進行了標準化的數學測試。最初的結論是:這些遊戲能幫助孩子們理解一些關鍵的技能。但我們的合作者想要研究得更深入一些。

因為他們專注於數據分析和學生評估,他們想分析遊戲生成的後端數據,看是否能用來預測孩子的數學考試分數。於是他們搭建了一套神經網絡——簡單來說就是訓練計算機使用這些數據,分析結果如下。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專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標準化數學測試的分數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專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計算機預測的分數(黃色部分)

孩子們數學測試的分數和計算機基於遊戲數據對孩子們分數的預測非常相似,尤其是考慮到這些遊戲並不是為了這次評估而設計的。進行研究的團隊認為,這樣的遊戲跟標準化測試相比,能讓我們掌握更多關於孩子認知能力學習的信息。

如果遊戲能減少孩子們坐在教室裡考試的時間,如果遊戲能降低考試帶來的焦慮,如果遊戲能讓老師更直觀地察覺學生,是不是能讓他們更容易地為孩子們制定更加個性化的學習策略呢?

3

電子屏幕讓我和我的孩子疏遠了

讓我們來設想一個場景:你是一名家長,需要不被打斷的25分鐘來準備晚餐。為了做到這一點,你把平板電腦遞給了3歲的孩子。也許這個時候,你會對於自己剛剛的所作所為感到十分愧疚。

但是如果20分鐘後,你的手機上收到一條短信說:“小紅剛剛填對了5個押韻的詞,讓他跟你一起玩這個遊戲吧。你能想到一個跟‘貓’押韻的詞嗎?你會有什麼感覺呢?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專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研究發現,如果父母收到這樣的小提示,他們會覺得自己掌控了一切,他們會為能夠跟孩子們在餐桌上一起玩遊戲而感到高興;而且孩子們也喜歡這樣,他們不僅因為父母知道自己剛剛在玩什麼而感到神奇,還為能跟父母一起玩遊戲而感到開心。

僅僅跟孩子們討論他們使用的媒體,就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


去年夏天,德州理工大學公佈了一項研究結果,證明《小老虎丹尼爾》這檔節目可以促進孩子們的情感成長。但這個研究有一個重要的關鍵點:只有當父母跟孩子討論他們所看的節目時,效果才會最好。僅僅是看節目或者只談不看,效果都不好,兩者結合才是關鍵。

當我讀到這項研究的時候,令我想到:學齡前兒童的父母幾乎很少跟孩子們討論他們在玩什麼或者他們在看什麼。於是我決定跟我4歲的孩子嘗試一下。


我說:“你今天是不是玩了一個汽車的遊戲?” 方方振奮地說:“是呀!你看到我用醃黃瓜做的汽車了嗎?它的後備箱真是很難打開。”那天早上我們聊得很歡,關於這個遊戲多麼有趣,怎麼才能做得更好,一路聊到了他的學校門口。


我並不是想說所有的電子產品對孩子都好,我們有理由擔憂如今的孩子們流連於各種屏幕不能自拔,我們也有理由考慮平衡的問題:怎樣才能讓電子產品融入孩子學習和成長所需要的其他事中?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專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但是當我們一心擔憂的時候,我們忘記了很重要的一點,孩子們跟我們同處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成年人每天看手機超過50次。電子產品已經是孩子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們不願承認這一點,或者我們被擔憂衝昏了頭腦,孩子們就永遠不會明白使用它們的原因和方法。

我們何不對這種媒介多一點期待?我們何不經常跟孩子們討論一下他們看的內容?我們何不多考慮一下這種技術能給孩子們帶來的正面影響?到那時,這些工具的潛力才能得以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