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提升孩子的社交和語言理解能力?

語言表達和社交能力是大多譜系障礙兒童欠缺的一種技能,很多家長為此頭疼不已。由於不可控和未知性,許多星爸星媽們在日常引導、干預時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境而不知所措。今天小編整理了幾位家長生活中給孩子做語言干預時所遇到的問題,加拿大言語語言病理學家——趙晶老師,並一一對相關問題做出了指導性解答,希望能給各位家長帶來一些啟發。

如何有效地提升孩子的社交和語言理解能力?


問 題 一

Q:家長:趙晶老師,您好!我的孩子現在5歲整,上幼兒園中班,她的語言發育基本上是遵循NT孩子的發展規律,在家裡能很好地和我們自由交談、互動,她對很多學科都有著無限的求知慾,很好學。

在幼兒園集體環境下,老師反映,她很喜歡上課,集體活動也能跟隨,就是和同伴之間的互動交談不行。如果是邀請一個同伴來家中,在我的外圍指導和入圍指導下,能跟同伴玩起來,如果是很多的小朋友的情況下,她就不願參與,這裡面也有可能是我不擅長組織多個小朋友的活動,那個場面我hold不住。

基於她現在的情況,有以下問題想請教您:

1.我如何幫助她在集體環境下,增強她和同伴的交流能力?

2.她不願意去孩子比較密集的小廣場上玩,更願意把朋友邀請到家裡玩,這就導致她的社交圈子比較受限,有沒有好的建議讓她“走出去”到外面去鍛鍊同伴之間的交流能力?

3.以她的現狀 ,幼兒園是上整天好還是半天好?如果下午回家的話,我可以和她互動,但那個時段是找不到同齡人玩耍的。

A:趙晶老師:關於第一個問題。若可以把其他的小朋友邀請到家裡,你的孩子跟小朋友互動的可以,建議你可以再另外邀請一個小朋友。如果你希望把她那一點點的社交成功和這個感體驗慢慢地擴充,這裡需要有一點點的變化,不能說你專門只邀請了一個小朋友到家裡玩,孩子跟這個小朋友互動的還可以,就算這件事情她會了,不是這樣的。所以你若發現精心挑選和邀請的那個小朋友,跟你的孩子互動得挺好,那你可以再另邀請一個小朋友到家裡玩,如果也不錯,那你可以再邀請一個不同性格的小朋友看看,這樣才是在進行一個社交地擴充。

如果孩子跟單個的、不同的小朋友都互動得不錯,我們可以試著同時邀請兩個小朋友到家裡,也就是三個小朋友的玩耍日。若你一下子邀請好多個小朋友到家裡玩,當然不行了,因為對你的入圍指導和出圍指導會有一定的阻礙。對邀請過來的這些小朋友,恐怕我們自己都不太瞭解。不管是入圍指導還是出圍指導,你都是要指導孩子的,所以在這個一步步的節奏上地把握需要自己注意。

恐怕你只是請來一個小朋友,孩子跟這個小朋友互動成功了,你覺得她能夠出去跟很多的小朋友一起玩了,但實際上她還是許多小朋友裡面比較不舒服的那個,說明你在家裡邀請小朋友的這個環境裡沒有變化。所以按照我所說的,你把邀請的對象不斷地在變化,從一個變成兩個,甚至三個等。比如你先邀請一個小朋友,孩子跟這個小朋友互動得不錯,然後再邀請兩個(兩個也是由不同的組合邀請到家裡玩),我們可以看看孩子互動得怎麼樣,從而慢慢地給孩子進行擴充,這樣會讓她在一個小團體當中適應,慢慢增強她的社交能力。

如何有效地提升孩子的社交和語言理解能力?

關於第二個問題。至於孩子現在的狀況,她不願意去廣場比較密集的小朋友那裡,我覺得你應該尊重她。因為孩子還沒有到在社交上面能夠那麼自如地去放開自己。在正常的孩子裡,也不是所有的孩子到了這個密集型的小廣場,他都覺得好像很舒適,不是的,我們家小朋友也有,比較喜歡團在家,比較喜歡往家裡宅的那種性格。所以你的孩子如果還沒有到那種比較很舒適、社交很寬廣、很不受限這個程度的時候,你應該尊重她的感受,而不應該去逼迫她“走出去”。

關於第三個問題。我想我沒法回答你,因為我對於國內幼兒園的現狀不太瞭解,不知道他們幼兒園一天的日程是怎麼樣安排的。到底是整天還是半天好?無法給予回答,因為主要取決於幼兒園的日程安排是怎麼樣的,如果幼兒園半天的日程裡面就包括了跟同伴的互動以及集體的活動,那半天也行,但是如果不是這樣子,恐怕你要考慮到給孩子一點機會。因為幼兒園這個環境是孩子比較熟悉的,班級裡面小朋友是基本固定的,所以給孩子一個能和自己認識的小朋友互動的機會。你如果剝奪她這個機會,那也就剝奪了孩子這方面學習的一個場景,所以我覺得你要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日程安排來進行考慮,我這邊對國內幼兒園這些情況不太瞭解,所以我沒法跟你具體的指導。

問 題 二

Q:家長:老師你好,寶寶5歲,在和他的一次溝通中。我說:“你不可以這麼大聲的笑,會吵到別人,你要控制住自己”。然後孩子問我:“媽媽什麼是控制?”我就不會解釋了。

當時,桌上有筷子。我就滾筷子,滾過來滾過去,我說:“我能控制住鉛筆來回滾動”,再然後,我就故意將筷子滾的很遠,我說:“我沒控制住筷子”。但是我不確定,他是否明白。

像這樣的一些關於詞語的解釋的問題,在我的生活當中經常會遇到。孩子問:媽媽這是為什麼,媽媽這個什麼意思,然後我就很困惑,我不知道要怎麼樣來提高他對詞語的理解的能力,包括我們要怎麼做,怎麼解釋能夠讓孩子更明白,因為有的時候我覺得我解釋的很明白,很清楚,但是看他的表情還是不明白的樣子。

老師,就是這一方面的能力是需要通過給他大量的閱讀,還是有其他別的辦法?有的時候他問像“控制”這樣一些詞語。我會查詞語解釋,但是發現解釋的內容孩子更不能理解。

A:趙晶老師:你的這個提問很好,孩子能夠主動去給你提問一個詞的詞義非常好。其實你是借在那個場合,動腦筋想了一個方法去解釋“控制”這個詞。如果你看到孩子還不太明白的時候,你需要在那個點上面繼續搜索,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例子。

如何有效地提升孩子的社交和語言理解能力?

我如果碰到這種情況,會實時地進行搜索,想怎麼樣去解釋。那其實你選一個例子,進行解釋控制,跟“要控制住自己,不要大聲說話”,有一些不一樣。當孩子說:“什麼叫控制?”如果我去解釋,我會直接告訴他:因為我很想大聲地笑,但是我又不能大聲的笑。我會畫給他看,我會畫一個很大的大聲笑的人,人的思想雲裡面是一個好大的“哈、哈、哈”這幾個字,但是因為怕吵到別人,所以在嘴巴上是一個小小的“哈、哈、哈”,並給他指出兩者的區別:“你看!腦子裡面我想的是:哎呀,好大聲,但是我又不能這樣做,就要控制,就是你不讓他這樣做,所以這就是控制”。然後我還會把表情、肢體語言做給他看,讓他去理解。

關於你說這是不是通過大量閱讀來獲得?閱讀,當然沒有在實際情況下,孩子提出來後,當時給他解釋來的形象。所以我覺得你應該利用實際的場景,他問到各種問題的時候,儘可能地去進行解釋,不要擔心你一時間沒解釋明白,因為在生活中還會有很多機會給你提供的,所以你不需要特別擔心。有的時候哪怕是過了之後,你覺得這次解釋的“控制”孩子好像不太明白,也可以在自己做別的事情時想一想,想出一個辦法之後,回過頭再碰到合適的機會去解釋給他聽也可以。

我不太建議你去查字典等等,因為字典裡對詞語解釋的意思是脫離語境的,對於詞義的理解不是一個加分項,而是一個減分項。詞彙其實最好是在語境當中去理解,所以詞典或別的方式不會建議你通過這些方式查詞。

其實閱讀也比不上你在生活當中的解釋,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在生活當中我們儘可能地解釋就可以了,哪怕是過了,覺得解釋不夠好,你平時在洗碗或者做家務時,想到一個主意的時候,可以嘗試著找機會給孩子解釋就可以了。這個年齡,你的孩子如果是在高級課程,我們會講對於這些孩子,往往你對他有一些事情的解釋,哪怕是滯後一點,或者是他下一次機會再出現,都OK的,不用太擔心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