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這樣的父母,養出的孩子大多“情商低”,別怨旁人

文|小魚奶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要想在社會上吃得開,光有高智商是遠遠不夠的,有時候情商更能決定成敗。

情商高的人在和他人相處時,都會給人以舒服的感覺,因而也通常更受歡迎,在哪個圈子裡都能過得不錯。

但情商高並不完全取決於先天,與父母從小耳濡目染的教育也有很大關聯。

李玫瑾教授也曾經傳達過這樣的觀點:如果父母是非分明,那麼孩子的情商也會比較高;如果父母整天只知道怨天尤人,全身都散發著負面能量,那孩子的情商也不會高到哪去,怨不得他人。

家長們不妨好好自我反省,對照一下,不要耽誤了孩子的教育,還不自知。

李玫瑾:這樣的父母,養出的孩子大多“情商低”,別怨旁人


​低情商的孩子,基本都有這樣的父母

小周的兒子今年8歲,這個年齡的男孩子,照常理來說都是外向活潑的,常常成群結隊地跑呀跳呀,可小周的兒子卻顯得十分孤僻。

根據班主任老師的說法,是因為這孩子平時不會說話,常常不考慮其他小朋友的感受,總出言傷人,因而被孤立了,換言之就是情商低。

李玫瑾:這樣的父母,養出的孩子大多“情商低”,別怨旁人

聽丈夫的點撥,小周才反應到可能是自己的問題。平時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不開心的事,她總是喜歡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脾氣也比較暴躁。

小周自己也一直知道這一點,但就是改不了。如今發現兒子身上存在類似的問題,十分自責,覺得自己這脾氣和想法真是應該改一改。

生活的壓力,已經把她打磨得活生生像個怨婦,想到自己平常生活中嚼的那些舌根,如今都深深烙印在孩子的腦海裡,小周這回真的下定決心要往好的方向改正了。

以身作則的道理誰都懂,但真正成為孩子好榜樣的父母卻沒有幾個。

這也給所有父母敲響了警鐘,培養孩子要先嚴格要求自己。如果孩子出現了情商低的情況,一定要先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哪些缺點,並及時改正。

李玫瑾:這樣的父母,養出的孩子大多“情商低”,別怨旁人


​提高孩子的情商,家長要常說這幾句話

1)“寶寶,你怎麼了?”

培養孩子的情商,要先從教他認識和處理負面情緒做起。

李玫瑾:這樣的父母,養出的孩子大多“情商低”,別怨旁人

對此,父母要充分傾聽、接納和認可,發洩是解決負面情緒最常見的方式。家長不要先著急指責或打罵,不妨先用平等的語氣問孩子:寶寶你怎麼啦?是不是不太開心?

給孩子表達難過的機會,也會讓他儘快從消極的情緒中走出來,養成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2)“如果你是……會怎麼樣?”

原本答應了兒子週末去遊樂園玩,但媽媽工作上臨時有事,只好向孩子承諾下星期再去。可孩子還是生氣了,賭氣不吃午飯。

於是,媽媽便問他:如果你是媽媽,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樣呢?

孩子換位思考了一番,覺得自己生氣實在不應該,便主動向媽媽認錯了。

這樣的方式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他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是高情商必備的一種品質。

3)“沒關係”

家長一定要養成孩子樂觀的生活心態,讓他在遇到困難時懂得說沒關係。

李玫瑾:這樣的父母,養出的孩子大多“情商低”,別怨旁人

​不要因一次失敗而一蹶不振,學會主動歸納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並再次勇敢挑戰,才是情商高、並獲得成功的鑰匙。

總而言之,家庭教育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

情商也好,為人處世的方法也罷,家長如果想讓孩子朝優秀的方向發展,就一定不能雙標。既然嚴於待人,也一定要嚴於律己,真正做到自己考慮他人的感受、樂觀積極,孩子的情商才會越來越高。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