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在格拉納達 (六)

發生這樣的現象是有幾個原因的。

第一,美國因為“門羅主義”,反對列強在美洲的殖民,確實造成了中美洲和南美國家的反感。

但格林納達長期經歷了英法殖民,處於英法的卵翼之下,相對來說受到了保護,所以對“美帝國主義”比較無感。

相反,很多格林納達人在美國石油公司上班,或者依靠美國留學生謀生,對於美國人的大手大腳、善良真誠比較欣賞。

第二,畢曉普及“新寶石運動”不是議會選舉勝利者,而是依靠發動政變上臺的。

如果說開頭幾年畢曉普們的行動綱領還代表了一部分格林納達底層人民的意願,但這也隨著奧斯汀和科爾德發動的二次政變以及槍殺畢曉普,槍殺100多名格林納達老百姓而煙消雲散了。

失去群眾基礎,單純依靠暴力手段來對這個加勒比國家實施統治是無法行穩致遠的。

第三,“新寶石運動”在奪權後實施的廣泛引入外國援助,施行“窮兵黷武”的政策已經脫離了普通格林納達人的實際生活需要。

如前文所述,按“三年軍備計劃”,格林納達將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擴編進入軍隊,為“莫斯科-哈瓦那戰爭公司”的“戰爭輸出”行動服務。

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格林納達人徹底淪為炮灰,被驅趕著用來對付其他東加勒比國家,甚至對非洲國家開戰,是指日可待的事。格林納達普通民眾當然忍無可忍。

因此,格林納達當地人普遍歡迎美軍的出兵。除了成為“帶路黨”,很多格林納達人還在自家房屋牆上粉刷了“感謝美國人”的標語。

民心向背可見一斑,也難怪由古巴顧問和格林納達革命軍組成的對抗力量不堪一擊。至於“游擊戰爭”和“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則根本不可能出現。

美蘇在格拉納達 (六)

格林納達人民寫著:“為了美國和加勒比英雄感謝上帝”。

雖然遭遇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的強烈反對和抗議,雖然美國報紙將出兵格林納達行動形容為“一次無緣無故的侵略”,給人印象是美國的出兵行動遭遇了全面的抵制和普遍的怨恨。

但在後來的民意測試中,有97%的格林納達人認為他們實際上被美國所拯救。

1986年2月,出兵整整一年後,里根對格林納達島進行訪問時,遇到了他就職以來最熱烈的一次歡迎。

與里根在美國國內訪問時頻頻遭遇反對者舉牌抗議不同,格林納達島上將近一半的人口走出家門,向他歡呼致意,高舉“上帝保佑美利堅”的橫幅,感謝“里根爸爸”(條幅上原文就是如此稱呼)和美國軍隊“拯救”格林納達。里根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在我的總統任期內,那也許是我感覺最好的一天。”

雖然格林納達軍事行動是冷戰結束的開始,但今天冷戰雖然結束了,卻不代表“復仇女神”這類軍事幹預行動的結束。

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可以看到蘇聯的繼承者依然將原“加盟共和國”和原“華約國家成員”視為自己的傳統勢力範圍,時不時地直接插手這些國家的國內或國際政策。

比如阻撓東歐國家加入北約、在這些國家裡尋覓親俄代理人,在這些政策均不奏效時,甚至直接出兵,赤裸裸地分裂別國。

比如2008年入侵喬治亞、扶助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分裂勢力,比如在烏克蘭東部頻頻搞事,封鎖刻赤海峽。

結語

前文提及,里根率領美國對抗蘇聯的四點政策,可以簡單地用一句話來加以總結:“以實力爭取和平”。

里根當過演員,長期仇視蘇聯,他對蘇聯簡單而直白的“邪惡國家”的譴責曾一度為他帶來偏執狂和天生白痴的惡名,但人們逐漸發現,昔日被認為似乎“跟著感覺走”的總統有著異乎尋常的閱讀能力和廣泛的涉獵領域,對正治發展道路、經濟、軍事、外交以及國家大戰略都有著獨立的思考,而且很多理念在他當選總統之前就已經定格。

所以,此時的里根不僅注意到了格林納達薩林斯角機場上的這一條在建設中的長達一萬英尺的跑道,他還決心以格林納達事件為契機,向蘇聯人發出一個儘可能強硬的信息,即當他們“武裝和資助恐怖份子並顛覆他國政府時”(《里根回憶錄》中文版第255頁),美國將再也不會袖手旁觀了。美國將以實力而不是一紙空文,去求得和平。

格林納達戰役是一個轉折點,是美國經歷70年代的低潮之後國運逐步提升的開始,也是蘇聯經歷70年代後期之後首次遭遇重大挫折並走向最終覆滅的開始。

里根總統以他的自信,他的詼諧,以及他近乎於偏執的堅持,重塑了美國的偉大。

(完)

歲月悠悠,歷史輪迴,關注分享留下你的記憶!

寫歷史比較敏感,難以把握,防止失聯請關注!

美蘇在格林那達的較量(五)

美蘇在格林那達的較量(四)

美蘇在格林那達的較量(三)

美蘇在格林那達的較量(二)

美蘇在格林那達的較量(一)

蘇聯在79年自衛反擊戰中的表現

二十年前那場沉靜的世界大戰(三)

二十年前那場沉靜的世界大戰(二)

二十年前那場沉靜的世界大戰(一)

他19歲駕機直飛莫斯科 蘇聯3百將軍撤職(組圖)

柏林牆的歷史由來

蘇聯解體到底是災難還是好事?

20世紀最寶貴的間諜 他的情報價值100億美元(圖)

希特勒納粹德國發展簡史(下)

希特勒納粹德國發展簡史(上)

里根是如何“推倒柏林牆”的?誰不同意?(圖)

朝鮮戰爭爆發的第一天發生了什麼?

謊言的代價:《切爾諾貝利》

肯尼迪的敗筆——豬灣事件

帝國墳場:阿富汗

以色列空軍—主宰中東天空的王者!

俄羅斯的版圖擴張歷史

美國對外戰爭簡史

驚魂動魄13天:“古巴導彈危機”揭秘

辮子教授辜鴻銘

血灑南苑的將軍佟麟閣與趙登禹

西南聯大的遷徙之路

文化漢奸:林柏生與胡蘭成(下)

文化漢奸:林柏生與胡蘭成(上)

往期文章(九)

往期文章(八)

往期文章(七)

往期文章(六)

往期文章(五)

往期文章(四)

往期文章(三)

往期文章(二)

往期文章(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