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皇姑首府新區未來城有沒有發展?

大山裡查


從一環說起。老長客。玉環花園。北塔小區,鐵路新村家屬樓,金劍大廈,似家賓館。醫大四院。皇姑,東北一環幾十年都在緩慢的發展,遠遠被其他一環甩在身後。直到兩個地產商進駐。金地,華潤。開發了兩個小區,金地悅峰和華潤紫雲府。拉開了首府新區一環開發大幕。

當然,那時候還沒有首府新區這個概念,有的是鴨綠江彩虹夜市一條街。後來奔馳利星行東北展廳地址選擇在老長客土地上。地鐵十號線開工。華潤繼續在鴨綠江東街拿地,紫雲府一期二期,悅裡。好多年的長客樂購終於拆了,以後建華潤萬象匯。但是這一切似乎都是小打小鬧,修修補補。沒有統籌規劃,且發展的速度遠遠不如和平的長白島。渾南的全運板塊。於洪的丁香湖板塊。於洪新城板塊。鐵西的經開區張士板塊甚至北皇姑板塊。為什麼?原因如下

1.沒有可供大規模集中開發的土地。地塊開發沒有時間上的連續性,空間上的延續性。

看看一環鴨綠江街周邊的小區吧,老舊林立,很多房齡20年以上,怎麼動遷?那我們把視野再往北擴一下呢?也還是不太理想。

怡林名門。翰林世家。雷凱。金輝天鵝灣。看起來很好。但是也是僅僅看起來而已。叫好不叫座。當然這幾年還不錯。

富麗陽光,西窯新村,東窯新村。更是暮氣沉沉。這塊地想要開發成大區新區。難上加難。我們再看另一個影響區域發展的因素,教育。

2.首府新區名校缺乏。雖然皇姑區是教育大區,但是名校都在岐山路,寧山路,崇山路,在皇姑的核心區。而且隨著和平長白島和瀋河區七中的擠壓效應,優秀學苗流失,成績有所下降。這個不細說,但是皇姑區的虹橋和43兩所學校還算是第二梯隊,可以成為名校的。

我們回過頭再來看首府新區教育配套,雖然也是屬於皇姑區,雖然人口很密集,奈何居民素質層次不高。都是平均水準以下,這直接導致教育層次水平不高。鴨綠江小學,明華小學。122中學.147中學。沒有一個是名校。所以也根本無法吸引外來高素質人口。沒有良性循環起來。沒有優質學苗,想有好成績?一切免談。

那麼,作為瀋陽市內五區之一的皇姑區,離北站商圈如此之近。又緊靠北陵東門。皇姑其他區域發展又乏力的情況下。皇姑的決策者必然會思考,皇姑區未來在哪裡?還有沒有一塊地能供大規模開發?還能不能再建一個離主城最近的副中心?又究竟用什麼產業來支撐這個區域?

於是首府新區規劃應運而生。鴨綠江街沿線,北二環,西窯鋼材市場,觀音村,上崗子,這一片地,是皇姑乃至瀋陽最後一個離市中心最近的可以大規模集中開發的土地。但是這地塊有很多致命傷。這也是為什麼首府新區概念搞了那麼久遲遲不落地的原因。沒有開發商願意來。而且2014年是瀋陽的樓市低谷。囤的地都沒消化更不要提拿地。

我們看看首府新區究竟有哪些致命傷,沈飛試飛跑道,噪音太大,淨空要求,建築限高。文官殯儀館,風水不好,煞氣嚴重(當然了,我活這麼久,確沒見過煞氣長啥樣。你們誰看見了告訴我)。烈士陵園,嘴上不說,心裡難受。鴨綠江街大車橫行,安全隱患大。西窯鞋園。工廠汙染。地塊緊挨長大鐵路線,道路阻隔,交通不便。

誠然這塊地問題很大。否則也不會在離市內這麼近的地方發展這麼慢。但是生活總是要繼續,城市總是要發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瀋陽到底還是國家中心城市,要政策有政策,要人才有人才,要投資有投資。瀋陽的發展是潮流所向,大勢所趨。所以你最終看到了。

首府新區產業規劃落地,定位雙創產業為支柱產業。管委會加企業模式。全力配合產業落地。

1.皇姑區政府大力招商,阿里,微軟,海爾,大疆等接踵而來。

2.4000元地價,30萬方土地牽手萬科。TOD模式提出。產城融合。

3.皇姑教育局,規劃優質教育落地,四十三中學新校區。規劃小學,南寧幼兒園。

4.國務院瀋陽地鐵六號線批覆。

5.沈飛搬遷開始。

6.文官殯儀館搬遷開始。

現在你看,不利因素少了。高科技企業到來,人口帶來,關鍵是有消費能力的高層次人才來了。優質學校到來,有剛性需求的外來人口就被吸引來了。現在的情況是萬科首府未來城一期二期基本售罄好房一房難求。價格是城建北尚的一倍。

這時候很多人還是後知後覺。

當年初萬科拿地的時候批評萬科腦袋有問題的言論甚囂塵上,彷彿萬科進入了一個大坑。萬科品牌要砸了。當樓盤開盤時候又開始嘲笑買房子那些人,都是外地老倒子進城,都被忽悠了,膽子真大,敢和**做鄰居。所以作為局外人冷眼旁觀,靜心把首府新區這一段歷史回過頭來全部仔細看一遍時候你就會發現很多道理。

1.我們身邊大部分人都是屬於鼠目寸光的。大部分人都是人云亦云的。他們缺乏全局性視野,永遠跟在別人屁股後面亦步亦趨。

2.現在嘲笑買首府新區房子的人和當年嘲笑渾河以南是農村水淹地的是一批人。

可是,一晃十年,看過車水馬龍的金廊沿線,看過人文品質的長白島,看過煥然一新的渾南新城,再環顧自身,依然還是住在20年前老舊小筒子樓裡,穿著跨欄背心,啃著滋味不足雞架,喝高度酒精的老雪,臉紅脖子粗的吹噓著,嘲笑著,沉淪著。新瀋陽離他們越來越遠。

多聽,多看,多問。歷史滾滾向前,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遠見,有準備,有野心的人。

特別喜歡那句話。

你能從一片空白中看到可能嗎?沒有成功先例?還沒有人做過?那就去做第一個行動的人。與其找各種藉口、抱怨自己不行、等待機會垂青,不如“出手即證明”


老虎皮蛋


全季首府看看,屁大點地方就蓋樓?沒有發展,鴨綠江街去一環太堵車,二環高峰期也堵車!要發展,先修路,不把路修好,高架橋修好,怎能發展?難道就得靠學區和地鐵賣房才是真正的發展嗎?首府新區要發展,規劃設計要超前,綠化和高架橋一定要修好,新建小區一定要把停車位配齊,要不多寬的馬路,也是到處都是停車場。去一環要修高架橋,去大東方向多建跨鐵路橋,陵園街去一環方向也要建高架,最好和鴨綠江街高架橋在北塔公園南鐵路上方回合,一可以往崑山路方向二可以去瀋河和大東方向,立體交通網絡四通八達,這才能真正實現首府新區發展,要不一旦大開發,看看堵堵堵,車沒處停,就坑人去了!希望市政府能夠高瞻遠矚


爸爸的希望


肯定有,就聽這名號也差不了,具體因為啥就不知道了,但是有個好招,不知道你認識溫州人不,讓他們過來炒一下就好了。


咱樓我最帥


引入了43中學,相信萬科的區域帶動實力,還是挺有發展的,不過成型也要在幾年後。


雯雯爸爸521


居住在這片,首府新區已設立很多年了,基礎設施建設基本沒有大的改善,投入不大,效率極低,一直比較落後。個人覺得根本配不上“新區”,因為陵園街還有一片平方棚戶區,這在郊區都罕見。“首府”也有些託大,除了靠近北陵公園,和市內其它片區比起來毫無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